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分析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出临泉县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62.
黄瓜及土壤中异菌脲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异菌脲在黄瓜和土壤中残留量检测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将黄瓜和土壤样品经乙腈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收集淋洗液浓缩至干,正己烷定容,通过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器(GCECD)测定,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黄瓜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6.6%~106.2%,变异系数为5.5%~7.7%,最低检出浓度为1.7μg/kg;土壤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6%~105.7%,变异系数为1.5%~8.6%,最低检出浓度为1.4μg/kg。该方法灵敏、准确、精密,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63.
杨静  牛艳  吴燕  赵子丹  刘霞  苟春林 《保鲜与加工》2021,21(10):108-112
建立了水稻糙米、稻壳和稻杆中噁唑酰草胺及代谢物HPMFPA、HFMPA、6-CBO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乙腈为提取剂,PSA和C18为分散剂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噁唑酰草胺及代谢物在0.01~0.5 mg·kg-1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0.1%~108.8%,相对标准偏差为1.8%~11.9%.在储藏温度-18℃、储藏时间为32周的试验期间,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降解率均小于30%.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且灵敏度高,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检测分析方法.储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在水稻样品中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4.
太原市主要园林植物春季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太原市园林植物春季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效应,选取了6类34种园林植物,通过定量计算,对其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估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效应最强的为乔木的泡桐、小乔木的卫矛、灌木的珍珠梅、绿篱灌木的小叶女贞、地被的苜蓿、藤本的山荞麦;单位叶面积降温增湿效应最强的为乔木的泡桐、小乔木的卫矛、灌木的榆叶梅、绿篱灌木的小叶女贞、地被的苜蓿、藤本的山荞麦。对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能力进行分类评价,共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分为同等级的植物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效应相近,在园林配置中可互换。结果可为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日本的沙地利用技术与研究情况简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充分了解日本海岸沙地治理历史与开发利用方法,笔者以技术研修的形式,在充分参阅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日本沙地资源的分布、治沙历史、主要治沙技术、沙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情况,以及日本在治沙技术领域的现有科研能力、治沙外援策略(以宁夏为例)等进行了介绍。日本的沙丘利用经历了由自然危害到单纯治理、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的变迁过程,并以沙为媒,使其成为国际援外舞台上重要的政治手段之一。这一变害为利、变废为宝的方式值得中国人深入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66.
67.
在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方面的破坏,这是目前国内农业所面临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又不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在山西省已经是农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就影响到了该省农业的发展。经过研究,山西省要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的具有循环作用的农业经济。笔者分析了清徐县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引入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提出有利于促进清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与建议,在发展农业水平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对农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8.
牛艳  吴燕  杨静  姜瑞  王晓菁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5):1022-1024
为了研究烯酰吗啉农药在葡萄上的残留量,并进行风险状况分析。本研究开展了烯酰吗啉在葡萄上残留消解规律及最终残留实验,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了烯酰吗啉在葡萄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对葡萄中残留风险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烯酰吗啉在葡萄中的半衰期为10.8~18.2 d;制剂2 133~3 200倍液,施药2~3次,最终残留量为0.01~4.5 mg·kg-1,安全间隔期14 d,慢性膳食摄入风险为29%。综上所述,烯酰吗啉在葡萄上的残留量是可控的,属于低风险状态。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苹果及土壤中戊唑醇残留的方法。[方法]苹果及土壤试样经乙腈提取、加氯化钠盐析分层、分取一定体积的有机相浓缩、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氮吹浓缩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测定其戊唑醇含量。[结果]戊唑醇在0.05~5.00 m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8 9,检出限为10.0μg/kg;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9%~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1.4%~9.4%。[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苹果和土壤中戊唑醇农药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