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根系分泌物及其作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综合论述了根系分泌物的种类、数量;特别是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养分的活化及吸收、异株克生的关系,以及与土壤固氮微生物及连作障碍的关系。并提出了根系分泌物与土壤腐殖质的关系是今后根际生态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2.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谷子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云  马尧  牟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41-10642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谷子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矮壮素(25和50mg/L)和缩节胺(50和100 mg/L)对谷子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生育时期50 mg/L矮壮素作用最大,100 mg/L缩节胺次之。高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成熟期矮化作用最大,低浓度的在拔节期矮化作用最大。矮壮素对谷子茎粗的作用好于缩节胺。生长延缓剂在拔节期对茎粗的作用最明显。施用矮壮素和缩节胺的谷子平均产量为2 831.52、887.5 kg/hm2。施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后,谷子穗重、穗粒重增加1~2 g;施用矮壮素谷子千粒重增加。[结论]随着生长延缓剂浓度的提高,矮化作用越强,且矮壮素矮化效应高于缩节胺。施用生长延缓剂,谷子产量提高700~900 kg/hm2,缩节胺增产作用较矮壮素好。  相似文献   
33.
试验研究了蓖麻、黑豆间作对黑豆主要害虫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防除大豆蚜虫和大豆食心虫有明显效果,但因品种不同,防虫效果有差异。中熟品种“吉黑豆2号”比早熟品种“吉黑豆l号”抗大豆蚜虫和大豆食心虫。蓖麻与抗虫性较差的品种“吉黑豆l号”间作,单株蚜虫头数比清种下降61.5%;蓖麻与抗虫性较强的品种“吉黑豆2号”间作,单株蚜虫头数、比清种下降32.4%。蓖麻与2个黑豆品种间作,均以蓖麻与黑豆间作行比2:4处理防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4.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荞麦品种赤峰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水平对植株生长及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的百粒重和平均结实率随种植密度增大呈递增趋势。荞麦的落粒率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荞麦的落粒率与总粒重、有效株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荞麦的结实率与荞麦各农艺指标、落粒率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从降低落粒率角度看,荞麦的适宜密度在30万株/hm2。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蓖麻与黑豆间作对黑豆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蓖麻与黑豆间作行比1∶4、1∶6、2∶4、2∶6和黑豆清种(对照)5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蓖麻与黑豆间作黑豆冠层光照强度、叶片胞内CO_2浓度和冠层叶片蒸腾速率分别比对照清种黑豆下降40.8%、30.5%和12.5%。间作黑豆平均单株实粒数比清种下降,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间作黑豆百粒重下降,其中间作行比1∶4和2∶4两处理黑豆百粒重与清种黑豆间差异达显著。间作黑豆各处理与对照清种黑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间作行比2∶6处理黑豆产量显著高于行比1∶6和2∶4处理,行比1∶4处理黑豆产量显著高于行比2∶4处理。  相似文献   
36.
西洋参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中对西洋参及其提取物、分离物等的药理作用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全同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