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17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阿勒泰羊的抗寒性能与其肥硕的尾脂(臀脂)高度相关。试验旨在通过检测影响脂肪沉积相关基因THRSP、CEBPα、PRKAG3和SREBF1的组织表达模式,期望寻找到影响阿勒泰羊臀脂沉积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阐明绵羊臀脂沉积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参考。采集3只3岁健康阿勒泰母羊心、肝、脾、肺、肾、肌肉、皮下脂肪、尾脂8个组织,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上述基因在以上各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HRSP和CEBPα基因在阿勒泰羊肝、皮下脂肪和尾脂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暗示此2个基因可能与脂肪的生成密切相关。PRKAG3基因在脂肪合成组织中低表达(P0.01),提示其可能与脂肪的分解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阿勒泰羊臀脂消长的生物学现象提供了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旨在阐明Toll样受体6(TLR6)基因的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乳房炎抗性之间的关系.采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检测208头荷斯坦母牛TLR6基因多态性,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钵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关系.结果发现,TLR6基因mRNA序列中存在T853A、G855A、G1793A、C1859A、G1934A和A1980G 6个多态位点,其中T853A突变使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谷氨酸,G855A突变使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胺,A1980G突变使异亮氨酸变为缬氨酸.T853A和G855A突变位点经SSCP检测发现3种基因型AA、AB和BB,其频率分别为0.308、0.490和0.202;X~2检验表明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BB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AB和AA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AB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G1793A突变位点经BsiY 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CC和CD,其频率分别为0.332和0.668;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CC和CD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C1859A突变位点经BstX 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EE和EF,其频率分别为0.178和0.822;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EE和EF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G1934A突变位点经BsiY 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GG和GH,其频率分别为0.356和0.644;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GG和GH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A1980G突变位点经Bcl Ⅰ酶切产生3种基因型II、IJ和JJ,其频率分别为0.260、0.567和0.173,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JJ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IJ和II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IJ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II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对于奶牛乳房炎抗性,BB和JJ是有利基因型,AA和II是不利基因型.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TLR6基因T853A和G855A突变位点的B等位基因以及A1980G突变位点的J等位基因是提高奶牛乳房炎抗性的2个潜在的DNA标记.  相似文献   
33.
设计5对引物P1~P5,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210头荷斯坦母牛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PRKDC)基因部分序列的多态性.结果发现P2扩增的外显子区域存在G34126A 1个突变位点,导致丝氨酸变为天冬酰胺;P3的扩增产物存在C77353T、T77384G、C77406T和77 408bp处C缺失4个突变位点.P2扩增产物经SSCP分析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186、0.433和0.381;P3扩增片段经SSCP分析有CC、CD、DD、CE和DE 5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786、0.129、0.009、0.067和O.009.用最小二乘法分析PRKDC基因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P2扩增产物多态位点,AA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显著低于AB和BB基因型所对应的值(均为P<0.05),AB和BB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对乳房炎抗性,AA是最有利基因型,BB是最不利基因型;对于P3扩增产物多态位点,CC、CD、DD、CE和DE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PRKDC基因G34126A多态位点的A等位基因是提高奶牛乳房炎抗性的一个潜在的DNA标记.  相似文献   
34.
根据牛AA-NAT基因DNA序列和绵羊该基因mRNA序列,设计5对引物(P1~P5),每对引物分别扩增随机选取的8只小尾寒羊,PCR产物克隆测序,序列拼接获得小尾寒羊AA-NAT的DNA序列,总长为2 138 bp。序列比对发现P3的扩增产物中存在C617T的沉默突变。根据获得的小尾寒羊AA-NAT基因的DNA序列设计引物P6,利用PCR-RFLP技术分别在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小尾寒羊、白杜泊)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滩羊、萨福克和特克塞尔)中检测该位点的多态性。结果发现引物P6扩增片段在滩羊、萨福克和特克塞尔中均检测到CC、CT和TT 3种基因型,在小尾寒羊和白杜泊中只检测到CC和CT 2种基因型;该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分布在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小尾寒羊CC和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4和0.76,CC型母羊平均产羔数比CT型多0.48只(P<0.01)。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AA-NAT基因617位点与绵羊的常年发情可能存在一定关联,C等位基因可能是提高绵羊产羔数的一个潜在有效的标记。  相似文献   
35.
桥粒芯糖蛋白4(desmoglein 4,DSG4)是最近发现的桥粒钙黏素家族的新成员,它是毛囊角化细胞间黏附的重要介质,参与调控毛囊从增殖到分化的转化过程.目前,在小鼠体中发现的桥粒芯糖蛋白基因家族包括DSG1、DSG2、DSG3、DSG4、DSG5、DSG6,其中DSG5和DSG6亦称为DSG1-β和DSG1-γ,被认为与DSG1同源,但在人和大鼠基因组中却不存在.DSG4基因突变能导致人、小鼠和大鼠出现毛发稀少症.文章综述了DSG4基因的结构、定位、表达,DSG4的蛋白质属性及DSG4基因突变与哺乳动物的毛发变异.  相似文献   
36.
试验旨在对西藏山羊常染色体的选择信号进行筛选,发掘重要的种质特性基因。基于西藏山羊、新疆山羊和太行山羊群体的Illumina 50K芯片分型数据,通过过滤等位基因频率较低和未定位的变异位点,得到高质量的SNPs标记;通过计算遗传分化系数(Fst)来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同时对群体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系统进化树构建以确定其群体结构;借助Di和XP-EHH两种不同的方法,以前5%为阈值,通过SNPs注释得到西藏山羊基因组受选择基因,并利用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库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3个群体中共鉴定出48 358个SNPs标记,3个群体有相近的遗传距离(Fst<0.05),西藏山羊的遗传分化程度(Fst=0.0376)明显高于新疆山羊(Fst=0.0256)、太行山羊(Fst=0.0257),表明西藏山羊群体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通过选择信号分析,在西藏山羊群体中共筛选到36个受到较强选择的位点和211个候选基因,其中EGFR、AKT1、PDHBPFKP等基因与高海拔适应性相关。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嘌呤代谢通路、代谢途径和HIF-1信号通路等。利用基因组SNP标记可以更全面地揭示西藏山羊高海拔适应性的选择进展,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7.
采用PCR-SSCP和测序技术检测促黄体素β亚基基因5′调控区和3个外显子序列在小尾寒羊、多赛特羊、萨福克羊和乌珠穆沁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多态性与小尾寒羊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引物P2、P4和P5扩增片段均存在多态性。引物P2对应的突变[A(-424)G、T(-271)C]以及引物P4对应的突变[G(-6)A]均会引起调控区结合因子的显著变化。对于P2座位,AA型小尾寒羊产羔数显著高于其余基因型,其余基因型之间小尾寒羊产羔数差异均不显著;对于P4和P5座位,各基因型之间小尾寒羊产羔数差异均不显著。由此推断该基因5′调控区序列A(-424)G和T(-271)C的单碱基突变可能是提高小尾寒羊产羔数潜在的有效标记。  相似文献   
38.
为分析二氢嘧啶脱氢酶(DPYD)和神经导航因子3(NAV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山羊产羔性能的关联性,通过MassARRAY?SNP分型技术对DPYD基因和NAV3基因的4个候选位点进行分型,探究其在云上黑山羊、济宁青山羊、辽宁绒山羊3个群体中的遗传学特征,并统计其与云上黑山羊的产羔性能(产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  相似文献   
39.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绵羊品种PTGR1基因g.11877208A>C位点、PTGIS基因g.77175697C>T位点和g.77175798G>A位点多态分布差异及这3个位点与小尾寒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为鉴定绵羊高繁殖力相关的分子标记提供助力.根据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利用Sequenom MassARRAY誖SNP技术对多...  相似文献   
40.
山羊生长分化因子9基因FecTT突变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 GDF9)基因FecTT突变在济宁青山羊、贵州白山羊、大足黑山羊、陕南白山羊、古蔺马羊、马头山羊、波尔山羊、成都麻羊、萨能奶山羊、文登奶山羊、板角山羊、金堂黑山羊、关中奶山羊、川东白山羊、安哥拉山羊、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等17个山羊品种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17个山羊品种中都未检测到FecTT突变,提示,GDF9基因影响Thoka绵羊高繁殖力的FecTT突变对以上17个山羊品种的繁殖力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