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介绍了关于简单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比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一个适用于各种类型简单离子晶体的一般公式,具有简便直观,易掌握之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不同利用方式对鸭茅生物量和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割草场鸭茅生物量和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天然割草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盆栽试验,以割草场鸭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未处理、春季放牧+割草、春季放牧+割草+秋季放牧、割草+秋季放牧、割草,5种不同利用方式下鸭茅生物量和植株生长性状的变化.[结果]不同利用方式对叶量、叶长和叶宽的影响较显著(P<0.05);不同利用方式中割草+放牧利用下分蘖数和地下部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地上部生物量与生长高度和茎宽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利用方式对鸭茅生物量和植株生长性状都有影响,割草+放牧的利用方式比较适合当地以鸭茅为主的禾草+杂类草的割草场草甸草地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羔羊放牧加补饲育肥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昭苏马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生产方式下,对羔羊进行放牧加补饲育肥技术试验和初步经济效益分析.[方法]选取当地哈萨克羊春羔150只,利用放牧和圈舍补饲育肥的方法.[结果]在育肥试验53 d内,羔羊生长良好,体重平均增长7.13 kg,平均胴体重可达19.47 kg,平均屠宰率可达50.1;;育肥试验总收入为11 250元,育肥纯收入为13 515元,成本利润率为13.7;,平均每只羔羊可获利90.1元.[结论]通过50 ~60 d放牧加补饲育肥,即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广大牧区推广该技术是牧民增收、提高生活水平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4.
苜蓿叶象甲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苜蓿叶象甲第1代自然种群数量动态规律的研究,组建了自然种群生命表,存活曲线属于PriceA型,曲线显示种群数量减少最大的阶段是生命早期卵至二龄期。决定因子Leroux r^2分析法表明,三龄期的大风、四龄被寄生、蛹期和二龄的感病是影响种群年度间数量变动的关键因子。种群的内禀增殖力为0.15,周限增长率为1.15,趋势控制指数IPC为11.92.单 雌平均产卵量307.56粒,经过一个世代种群的净增殖力为4.75。Leslie转移矩阵预测第二代成虫数量将是第一代的3.68~5.00倍。  相似文献   
15.
有机合成中WITTIG反应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tig试剂是有机合成中非常有价值的试剂,对Wittig试剂的制备、Wittig反应有机合成上的重要应用及其它的改进方法做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6.
昭苏马场不同垂直带草地类型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昭苏马场的不同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地下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表现为总的“T”字形趋势下的锯齿状分布,主要分布在010 cm的草皮层中,而且不同的草地类型,其地下生物量也不同;各草地类型的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不大,而地下生物量变化明显,但其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亚高山草甸>山前冲积扇草甸>中山草甸>丘陵草甸>丘陵草原>丘陵草甸草原>河滩阶地草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变草地畜牧业传统的四季放牧生产方式,实行暖季放牧、冷季舍饲,为牧区生产方式转变提供示范.[方法]通过对试验户的草地资源利用、人工饲草生产、饲养成本、繁殖成活率、羊单位利润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暧季放牧、冷季舍饲生产模式和四季放牧模式下生产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结果]冷季舍饲试验羊的饲养成本高于四季放牧对照羊,但冷季舍饲提高了牲畜的个体生产能力和羔羊的繁殖成活率,试验羊单位利润为183.07元,高出对照羊41.82元.[结论]通过实行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生产效率更高,经济效益显著,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在牧区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呼图壁小海子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种植年限的苜蓿制种田和打草田进行大田定期定点调查苜蓿白粉病和霜霉病发生动态,初步对比分析了这几个因子与病害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一年的新疆大叶苜蓿前期较感霜霉病,而后期则表现与种植三年的新疆大叶对苜蓿霜霉病的抗病性没有明显差异;新牧1号与新疆大叶间抗病性差异显著;作为打草田,相同或不同品种此两种病害的发生并不因种植年限增加而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9.
旨在通过研究NF-κB、Nrf2/HO-1通路来揭示艾纳香油(Blumea balsamifera(L.)DC Oil,BBO)发挥抗炎效果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试验分为空白组、LPS模型组、BBO组(低、中、高剂量)、BBO阴性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采用Hoechst 33342和PI双染检测BBO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ELISA和分光光度法检测BBO对LPS诱导巨噬细胞后分泌IL-1β、TNF-α、PGE2、LTB4、NO含量及iNOS活力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BBO对TNF-α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BO对NF-κB及Nrf2/HO-1信号通路关键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BBO在80 μg·mL-1剂量范围内可以扭转LPS导致的巨噬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凋亡发生;与LPS模型组相比,BBO 60~80 μg·mL-1剂量下可以极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细胞炎性因子和炎症介质IL-1β、TNF-α、PGE2、LTB4、NO的分泌及iNOS活力(P<0.01),并极显著抑制LPS导致的细胞IL-1β、TNF-α mRNA表达(P<0.01);同时,BBO 60~80 μg·mL-1剂量下极显著下调LPS导致的COX-2、5-LOX、p-IKKα、p-P65、p-IκB-α、胞质Nrf2蛋白表达(P<0.01),极显著促进HO-1、核Nrf2蛋白表达(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结果提示,艾纳香油有良好的抑制细胞炎性和抗凋亡效果,其可能通过抑制NF-p-IκBB通路中关键蛋白磷酸化和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促进Nrf2/HO-1通路中主要抗炎基因表达最终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有效遏制有害杂草轮叶马先蒿(Pedicularis verticillata L.)在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的大面积发生.[方法]综合2006和2007年的单项除草剂化学防除效果,2008年选用2,4-D丁酯和二钾四氯钠盐2种药剂进行化学防除对比试验.[结果]不同时期不同浓度的药剂对轮叶马先蒿的防除效果不同;喷施2种药剂,防除有害杂草轮叶马先蒿的最佳时期均为盛花期;2,4-D丁酯的喷施对禾本科盖度有一定的影响,而二钾四氯钠盐的喷施对禾本科牧草没有影响.[结论]二钾四氯钠盐为灭杀轮叶马先蒿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