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河口区斑节对虾淡化养殖塘溶氧收支平衡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了1997年与1998年河口区斑节对虾淡化养殖塘生态系中溶氧收支平衡状况。表层水水柱毛产氧量均大于或显著大于水呼吸耗氧量,底层水毛产氧量却显著小于水呼吸耗氧量,呈现常有的"氧债"现象。在池塘氧耗因子中,水呼吸是最大的溶解氧消耗者,占水柱总耗氧量的70%以上;其次是底泥耗氧量,约占20%;虾呼吸耗氧量所占比例较小,但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明显上升。斑节对虾塘平均补偿深度(B)和平均透明度(P)之比(B/P)与通常鱼池所具有的比值(1.5~2.5)相比偏低,为1.42±0.53。说明池塘深层的产氧能力受到限制。斑节对虾淡化养殖塘溶氧处于支大于收的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巢湖柘皋河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柘皋河为对象,研究了巢湖东半湖入湖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自流域上游至下游共布设13个监测点(编号S1~S13),调查分析表层沉积物中V、Cr、Ni、Cu、Zn、Cd和Pb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柘皋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CdCuNiPbVZnCr,其中Cu和Cd在部分河段污染较重,最高含量分别达到173.78 mg·kg~(-1)和1.11 mg·kg~(-1)。自流域上游至下游,各重金属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柘皋河上游河段的重金属污染最轻,其内梅罗综合指数为0.33,处于安全范围;下游污染加重,内梅罗综合指数达到1.67,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进行风险评估后发现:所调查的7种重金属中Cd和Cu存在较高的环境风险,特别是在流域下游风险值提高;流域下游的重金属综合生态危害指数RI大于300,具有强生态危害等级,下游段应是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靠近柘皋河入巢湖河口的S12点是重金属累积的"汇"和"拐点",再往下游的河口地段因受到河湖水文-水质交换的影响其重金属含量反而极速下降。分析认为,流域农业面源和下游的水产养殖活动是柘皋河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沉积物粒径分级结果显示,重金属在河道中自上而下的迁移和累积与水中粘粒的随波逐流和在靠近河口地段发生较明显的沉降密切相关。对柘皋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释放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巢湖柘皋河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与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淡化养殖设计了3种水质管理模式(各设2个水塘):(1)全封闭式,将纳水河水注入池后不再换水,仅靠降雨淡化盐度;(2)半封闭式,初始水均取自经贮水塘沉淀、曝晒数日的河口水,水深为池深的80%,待幼虾全长至4cm时,据水质状况添加河水;(3)逐步加淡水递降盐度方式,幼虾长至4cm时,每隔1-2d添加2-5cm河水,水满时排出部分水,日均降盐度百分比为0.2%-1.6%,幼虾长至8-10cm时,池水最终盐度可降至淡水范围(S≥0.55)。结果显示,3种方法养殖均获成功,单产为2340-2557kg/hm^2;方法(1)塘的成活率最高,为66.4%-67.3%,盐度降率为12.3%-16.4%,主要离子总量降率为10.9%-19.0%;方法(2)因只添加少量河水,盐度降率仅为32.2%-48.3%,主要离子总量降率为39%-64%;方法(3)的水质类型始终为海水型(ClⅢ^Na),盐度降率52.8%-93.2%,主要离子总量降率为50%-96%。各淡化塘全周期有效氮总量较低,平均为0.21-0.50mg/L,其中NH3-Nt含量占66%以上,DO均呈过饱和状态(109%-198%),pH与COD较高,分别为8.79-9.25与16.55-24.21mg/L。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河口区斑节对虾(Penaeus mortodon)三种淡化养殖模式,在全封闭、半封闭与逐添换淡水的三种水质管理方式下,养殖管理的关键技术为:虾苗放养前需经6d以上淡化驯养至养殖池水盐度,待幼虾体长至4cm时,按日-均降盐度1.2%~1.6%的速率,逐步添加淡水,缓慢递降池水盐度,幼虾体长至8~l0cm时,幼虾可在近淡水(S≥0.55)水中养殖,但虾塘水质类型始终保持为海水类型(ClⅢ^Na);养殖周期内,池水处于高溶解氧状态。试验结果显示,在71~90d养殖周期内,斑节对虾生长良好,起捕虾体长为11.0~13.0cm,产量达到2310.0~2557.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