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篇
林业   2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2篇
  5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以分子病毒学课程为例,开展了互联网思维下生物学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通过构建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体系、训练研究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水平和训练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提升了生物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说明该模式是提高生物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2.
以生物制品学为依托,研究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制订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和评价体系,培养了协同创新型人才的人文素质和科研创新精神,最终提升了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日本产红豆杉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毒活性测试。[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高压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红豆杉枝叶的氯仿层萃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7-epi-taxol、7-epi-cepharomannine、decinnam oyltaxinine J、2-deacetoxydecinnam oyltaxinine J,前2个化合物显示出较强的抗癌活性。[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日本产红豆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4.
为开发昆虫几丁质资源,扩大其应用范围,本试验采用酸碱法从烘干的黄粉虫幼虫体内提取几丁质粗品,再经碱处理得到壳聚糖,壳聚糖经过适宜的温度和过氧化氢浓度处理后得到水溶性的低聚糖。黄粉虫水溶性低聚糖的浓度为0.06~0.3 mg.mL~(-1)对大肠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效果。浓度为0.12、0.18、0.24、0.3 mg.mL~(-1)抑制作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浓度为0.06 mg.mL~(-1)达到显著水平。利用黄粉虫提取的水溶性低聚糖,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在一定浓度下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以寒地稻田优势害虫水稻负泥虫为研究对象,选取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提取次生物质,检测了其对水稻负泥虫的驱避作用、拒食作用和产卵驱避作用。结果表明,感虫品种‘稻花香2号’的挥发性物质和非挥发性物质对水稻负泥虫的驱避性弱于‘绥粳4号’;虫害胁迫植株产生的次生物质对水稻负泥虫成虫的驱避性最强,而健康植株的驱避性最弱。两种水稻品种次生物质对水稻负泥虫幼虫和成虫的拒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抗虫品种的拒食率高于感虫品种。水稻负泥虫成虫在两种水稻品种次生物质作用下,平均卵量与对照相比均减少,但是感虫水稻品种相对比抗虫水稻品种的选择性产卵驱避率低。由此可见,水稻不同品种之间的次生物质的组分和含量不同,导致了昆虫行为反应有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抗感水稻品种次生物质的组分、含量及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以桑黄为试材,利用粗木屑、细木屑、小麦秸秆、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秸秆和大豆秸秆7种主料对桑黄进行培养,采用单纯型格子法进行混料设计,筛选以粗木屑、油菜秸秆和大豆秸秆为主料的配方,对菌丝生长速率、漆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以及酸性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胞外酶活性与菌丝生长速率之间的相关性,优化适合桑黄生长的配方,以期为桑黄培养配方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各胞外酶活性大小有不同的影响,且酶活性大小与菌丝生长速率之间的偶联性较差。优化得出适合桑黄生长的配方为粗木屑41.5%、油菜秸秆41.9%、大豆秸秆16.6%、麦麸20%、蔗糖1%、碳酸钙1%。  相似文献   
27.
王丽艳  荆瑞勇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1):108-109,113
N2O是仅次于CO2和CH4的第三种温室气体,改性尿素是减少农田N2O排放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室内瓶培养试验,研究几种改性尿素对旱田和稻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旱田土壤含水量较低(23%)时,NI(尿素 硝化抑制剂)的N2O减排效果最好,其次为FL(尿素 HQ DCD)。当旱田土壤含水量较高(34%)时,FL的N2O减排效果最好,其次为NI。当稻田土壤处于淹水状态时,MEI(包被尿素)的N2O减排效果最好,其次为FL。结果对农田选用优良改性尿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为加快芥菜品种选育的进程。以芥菜种子为外植体进行芥菜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植株的分化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诱导芥菜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 NAA0.1mg/L 6-BA3mg/L,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数量最多,质量也最好;最适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 NAA0.1mg/L 6-BA1mg/L,分化率达到100%,平均分化苗数为3.5株。  相似文献   
29.
黄瓜是设施蔬菜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为此,以黄瓜温室产出与投入比的最大值作为温室环境控制的目标进行决策,为温室作物生长提供经济适宜的环境参数和生长条件。同时,重点研究了温室内黄瓜生长的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对成本的影响规律和温室环境系统最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试验指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试验因素主次排列为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其较优组合是温度为31℃、相对湿度为85%、光照强度为16klx。  相似文献   
30.
根据田间系统调查把稻田节肢动物群落按营养和取食关系划分为三个营养层(基位物种、中位物种、顶位物种)和不同的功能集团,在物种、功能集团和营养层三个组织层次水平上分析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三类稻田中,施生物药剂稻田的生态稳定性最好,自然稻田的生态稳定性好于施化学药剂稻田的生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