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温度和时间对水稻潜根线虫回收率的影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spp.)为水稻根内寄生,影响根系对水分相养分的吸收,使水稻地上部分表现缺素症状,导致水稻产量下降。在国内,水稻潜根线虫病尚属近年发现的一种水稻新病害,在南方诸省稻区广泛发生,作者从1984年开始从事此病的研究,发现以贝曼漏斗法分离水稻潜根线虫,其回收率与分离时的温度及分离时间关系甚为密切.  相似文献   
62.
啤酒大麦新品种伊大麦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大麦1号属二棱皮大麦,生育期115~120d,株高90~95cm,穗长方形,千粒重45g左右。蛋白质含量11%,3d发芽率96%,5d发芽率97%,水敏感性16%。伊大麦1号高抗条纹病,抗黑穗病、网斑病和根腐叶斑病,适宜在伊犁州大麦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63.
25%谷芽春可湿性粉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25%谷芽春(丙草胺 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谷芽春杀草谱广,除草效果优良,对催芽播种芽谷安全,增产效果明显。以播种后2~3d为理想施药时期。播种后2d以25%谷芽春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5.0g/667m2配水30kg均匀喷雾,药后20d总草株防效为93.4%~96.9%,鲜重防效为91.7%~97.2%,收获时较不施药区增产24.1%~30.7%。  相似文献   
64.
农药制剂中助剂安全性探讨及管理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农药助剂的发展历史和种类进行了介绍,举例说明了制剂中的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常用助剂对人畜的危害情况,并对国外在助剂的种类和使用量方面的相应限定和管理措施进行了简述。并提出正确评价农药助剂的安全性,规范其应用,以便更好的保护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65.
三元复配除草剂对稗草和鳢肠的室内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测定了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乙草胺及其三元复配组合对稗草和鳢肠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乙草胺以20:1:3、33.4:3.6:3比例复配对稗草、鳢肠的生长抑制及鲜重抑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可作为拟开发产品的候选配方.  相似文献   
66.
该文旨在研究20%氰氟草酯WP对水稻直播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控效果和应用安全性,为水稻直播田草害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在大田试验中采取4种浓度的20%氰氟草酯WP和100 g/L氰氟草酯EC对水稻直播田千金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测定,且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20%氰氟草酯WP对水稻直播田千金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90~150 g/hm2对千金子防效在90.7%以上,对禾本科杂草的综合防效均在86.7%以上,与对照药剂100 g/L氰氟草酯EC基本一致.且20%氰氟草酯WP对直播田水稻高度安全,施药后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0.18%~11.22%.20%氰氟草酯WP可作为水稻直播田防除千金子的特效药剂,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脂联素(APN)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LVD)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是否存在LVD分为NON-LVD组68例和LVD组5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vaspin、APN水平,并测定各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相关指标,分析血清vaspin、APN水平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并分析T2DM伴LVD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NON-LVD组、LVD组患者WHR、FBG、HbA1c、TG、FINS、HOMA-IR、TC、hs-CRP、ABI等呈升高趋势,血清vaspin、APN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aspin、APN与ABI呈正相关,而与FBG、HbA1c、TG、hs-CRP和HOMA-IR呈负相关,且血清APN与vaspin呈明显正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vaspin、APN、HbA1c、HOMA-IR是T2DM伴L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vaspin、APN水平降低是T2DM患者L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监测T2DM伴LV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8.
王义成  陆勇 《蔬菜》2013,(1):31-33
大棚西瓜病害的种类较多,从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及病毒性病害这3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病毒病等病害的发生为害症状,并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