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设计一个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实现对果蝇求偶行为的自动识别.在对图片规范化的基础上,提取图像局部二元模式统计特征与沃尔什特征获得果蝇求偶图像纹理几何特征.通过基于特征选择的集成学习来构建一个强分类器,实现对果蝇求偶行为的检测;采用十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验证,检测结果优于传统的图像处理分割算法.基于特征选择快速选择性集成,效率高于传统集成方法,基于特征选择集成学习识别昆虫的复杂纹理是可行的.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来识别果蝇行为谱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行为筛查,这将有助于基因和神经回路控制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2.
小麦花叶病毒(wheat mosaic virus,WMoV)是严重危害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种传病毒,在我国尚无发生,具有重要检疫意义.本研究利用引物WMoV-283F/R全国首次检测出玉米种子中的WMoV,成功扩增出了两个不同典型毒株NP序列,并分析其序列特征.根据WMoV-RNA3、WMoV-RNA3A和WMo...  相似文献   
43.
山农圣杂3号由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农业大学联合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棉新品种,亲本组合为中221选系01167×9408。该品种已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7006。山农圣杂3号属转双价抗虫基因杂交棉花品种,其抗虫性在2006年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为进一步提高该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现将其中后期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4.
山农圣杂3号是由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农业大学联合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转双价抗虫基因杂交棉新品种,亲本组合为中221选系01167×9408.  相似文献   
45.
优质高产濉科系列大豆品种选育的经验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科技企业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1992年开始涉足大豆杂交育种,25a育成审定10个品种,集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于一身。其中,国审2个(濉科998,濉科8号),安徽省审9个(濉科928、濉科998、濉科8号、濉科9号、濉科12、濉科15、濉科20、濉科23和圣豆30),湖北省审1个(圣豆27);濉科8号和12通过河南省引种备案。申请植物品种权10个,获得授权4个。在安徽省育成审定品种的单位中,位列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阜阳市农科院之后,居第三位。育种过程中,纪永民创新团队不断修正育种目标,优化杂交育种方式,目测评分选择优势株(品)系,注重良种良法配套。优化组合设计,搭建"产学研、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的研发平台,锁定4个配合力高的亲本:郑59、郑90007和徐豆12、中黄13;SSR标记辅助选择,创造两条育种路径。  相似文献   
46.
长糯麦1号是长江大学利以三亲本聚合杂交,经过多年多世代的改良系普法选择育成,于2020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多年大田试验表现出产量高、综合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主要品质指标达到糯性小麦品质标准,适于湖北省全省种植。本文介绍了长糯麦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7.
鲁棉研28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培育的抗虫棉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麦棉套种区试,2004年完成黄河流域麦棉套种生产试验;2005年获得国家基因安全应用证书.该品种已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48.
外来生物入侵是导致原生物种衰竭、物种多样性减少和遗传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其中,有不少外来物种主要通过船只压舱水和随船木制包装箱携带这两种方式入侵新的环境。为了明确抵达我国的外来生物与海运船舶进港次数是否有关联,本文采用了Stata 15软件,选取126个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以2007年-2017年到达我国各港口并被截获出有害生物的船舶进港次数为研究对象,先证明了截获有害生物的船舶进港次数与我国的进口贸易量呈线性正相关,再以贸易引力模型为基本模型,将船舶所属的贸易国与我国每年的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GDP)、地理距离、当年的汇率、是否有共同语言、是否相邻、是否是沿海国家等因素作为变量因子,建立模型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阐明了两国间的“汇率”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十分显著地负向影响由海运产生的生物入侵发生频次和入侵的风险。其结果可为今后由海运产生的生物入侵预测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为发掘赤霉病的抗性种质资源和抗性基因,本研究分别以苏麦3号、扬麦158、扬麦15和安农8455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赤霉病对照品种,于2016-2017和2017-2018连续2年对来自江苏的59份小麦品种(系)采用单花滴注接种法进行田间赤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 Fhb1 Fhb2 Fhb4 Fhb5 QFhs.crc-2DL 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检测,并对赤霉病表现为稳定中抗及以上水平品种(系)的千粒重、株高、穗粒数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59份供试小麦品种(系)中,19份在两个年度均表现为中抗。分子标记检测发现,9份小麦品种(系)仅携带 Fhb1 ,平均病小穗率为22.21%;10份小麦品种(系)仅携带 QFhs.crc-2DL ,平均病小穗率为27.82%;携带 Fhb2 Fhb4 Fhb5 基因的品种(系)较少。镇麦12号、宁麦1529、宁麦27、镇麦13322、宁麦17110、镇麦13、宁麦17108和宁麦17396的赤霉病抗性和综合农艺性状均较好,可以作为小麦抗赤霉病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0.
杀雄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花药蛋白质组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固相pH梯度SDS聚丙烯酰胺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杀雄剂SQ-1处理和未处理的小麦单核期、二核期花药总蛋白进行了分离,通过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通过PDQuest 2DE图像分析软件的分析,在等电点(pI)4~7之间可识别约500个以上较为清晰的蛋白质点,处理和对照各时期蛋白质在等电点5~6,分子量20~40kD之间相对较集中;检测到单核期差异点43个,二核期差异点45个,并计算出了各差异点的分子量和等电点。其中11个点在处理材料的单核期缺失而在对照中表达,7个在处理中表达而在对照中缺失,14个点表达量在处理中明显减弱,而另外11个明显增强;在二核期45个差异点中,有13个在处理中缺失而在对照中表达,7个在处理中表达而在对照中不表达,12个表达量在处理中明显减弱而另外13个明显增强。经SQ-1处理后在单核期和二核期A-Z3(26.8/5.7)和C-Z5(26.8/5.7)点均缺失。点A-L10(26.8/5.9)在单核期处理的表达量下调,而到了二核期完全缺失C-Z6(26.9/5.9)点。通过双向电泳技术获得的这些差异蛋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花药发育的各个途径,因此,处理和对照图谱中表现出的差异蛋白很可能与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