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解中国东北虎源猫免疫缺陷病毒(FIV)的感染情况,采集海林市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东北虎全血样本50份,通过套式PCR对样本进行FIV pol基因扩增,并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再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检测出1只虎为FIV阳性,其pol基因与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0.0%~99.8%和...  相似文献   
52.
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是含有某种病毒的一个或多个结构蛋白的空心颗粒,没有病毒核酸,不能自主复制,在形态上与真正病毒粒子相同或相似,俗称伪病毒、假病毒.VLPs有3个突出的优势:第一,以化学交联或基冈工程的方法对其表面进一步修饰和改造;第二,VLPs可包裹分子质量及电荷适中的核酸或非核酸分子;第三,多数病毒的VLPs在真核表达系统及少数病毒的VLPs在原核表达系统巾都能够有效地实现自我组装.  相似文献   
53.
桑树的蒸腾作用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是桑树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和水分供应的敏感时期 ,需合理的灌溉。调查测定桑树在夏季的平均蒸腾强度T(H2 O) =1 0 6 4 2mmol/m2 ·s。研究桑树的蒸腾作用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降雨、地面蒸发量和日照等 6种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 ,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桑树的蒸腾作用与 5种气象因子的全回归模型、优化回归模型和多项式多元回归模型 ,经F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分析结果表明 :日地面蒸发量对桑树蒸腾强度影响最大 ,其次为日最高气温 ;日照和降雨是通过影响地面蒸发量而影响桑树蒸腾强度的。  相似文献   
54.
脂肪组织主要有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两种类型;WAT储存能量,BAT通过特异性表达解耦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消耗能量产热。与BAT不同,WAT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寒冷刺激下,呈现褐色脂肪表型、获得褐色脂肪的产热活性("褐色化")。根据对冷刺激组(6℃)和对照组(28℃)小鼠的肩胛区褐色脂肪组织(iBAT)和皮下白色脂肪组织(sWAT)的RNA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出1个差异明显的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6030408B16Rik)。通过qRT-PCR检测lncRNA-6030408B16Rik在野生型小鼠的脾脏、肌肉、肾脏、十二指肠、大脑、肝脏、sWAT和iBAT中的表达;24只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成冷刺激组(6℃)和对照组(28℃),两组小鼠分别在6和28℃环境下处理10 d,分别采集两组的iBAT和sWAT;并分离出生1 d的野生型小鼠褐色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收集0、1、3、5 d的细胞,检测UCP1基因和lncRNA-6030408B16Rik在分化过程中的时空表达。qRT-PCR结果显示iBAT和sWAT中lncRNA-6030408B16Rik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冷刺激组iBAT中lncRNA-6030408B16Rik的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冷刺激组sWAT中lncRNA-6030408B16Rik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的过程中,lncRNA-6030408B16Rik的表达量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lncRNA-6030408B16Rik在脂肪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lncRNA-6030408B16Rik可能对白色脂肪组织"褐色化"及褐色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5.
五合一叶面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大白菜苗期、连坐期和结球期施用不同浓度(0.1%、0.2%、0.3%)的钙、硼、镁、锌、铁五合一叶面肥,以喷施等量等次清水为对照,研究五合一叶面肥对大白菜生长、品质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施用不同浓度的五合一叶面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施用浓度0.1%、0.2%、0.3%五合一叶面肥的白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0.31%3、0.33%、0.46%;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19、1.200、.96 mg/g;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0.2050、.220、0.105 mg/g。该肥浓度为0.2%时,大白菜的产量、品质及生理特性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并且优于其他处理。[结论]施用五合一叶面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以浓度0.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6.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1型菌毛fiml基因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鸡O2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1型菌毛fimI基因进行了扩增并与国外同源菌株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核苷酸同源性达98.42%,预测氨基酸顺序同源性达98.92%.fimI基因的预测氨基酸序列中仅第46位氨基酸由ALA变为THR,第76位氨基酸由SER变为ALA,其余核苷酸的变化未影v向氨基酸的翻译.推测,这种改变是由分离株的差异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7.
观察绿脓杆菌的G+B+C三个血清型制备的灭活疫苗大规模接种后的速发接种反应及保护性效果观察.用绿脓杆菌G+B+C三个血清型制备的疫苗以小鼠和水貂为实验室观察组,同时设定阴性对照,观察疫苗免疫后的速发接种反应;在养殖场,选择常年因绿脓杆菌引起的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养殖户,采用预防免疫和发病期紧急预防接种两种方式,并回访保护效果.在实验室对水貂和小鼠皮下接种疫苗,接种后7~21 d观察接种部位和解剖小鼠检查病理学变化,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反应.从2012年和2013年共制备的5个批次14万头份的疫苗,在对临床推广应用的回访中,只有一个养殖户少量水貂出现接种部位化脓,经查是由于注射部位的肌肉吸收性降低而引起,对预防接种的10万头份中,接种后没有发生绿脓杆菌引起的出血性肺炎,在对4万头份的由于绿脓杆菌引起出血性肺炎的紧急接种中,在5~10 d达到控制本病的目的.结论:G+B+C三个血清型绿脓杆菌疫苗速发接种反应发生率低,预后良好,无论是预防接种还是发病后紧急接种,均具有较好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