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4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53篇
  36篇
综合类   24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7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71.
王军  王佳 《绿化与生活》2022,(12):44-45
<正>双秀公园位于西城区北三环中路,占地面积6.2公顷,建于1984年,是北京市政府向国庆35周年献礼的重点工程之一。园内由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两部分组成,是北京市唯一一座有日本风格的园林建筑,以水秀山清著称,包括日式“翠石园”和中式“荟芳园”,中式园林典雅俊秀,日式园林山清水秀,故取名“双秀”。园中多以绿色植物为主,青翠靓丽,植被茂密,亭、廊、桥建设娇小玲珑,主体突出一个“秀”字。  相似文献   
572.
为了研究引起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叶枯病的病原菌种类,通过对内蒙大兴安岭林区落叶松发病的植株进行症状观察,室内分离与培养引起落叶松叶枯、枝枯病害的病原菌,提取病原菌总基因组DNA,并对其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扩增,ITS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与KX082926(Sydowia polyspora)相似度达到99%,结合病害症状及菌落形态分析,证明引起落叶松病害的病原菌为松生茎点霉(Sydowia polyspora)。试验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0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毒力方程计算出半数效应浓度,从小到大依次为苯醚甲环唑(0.001 06 mg/L)、咪鲜胺(0.001 42 mg/L)、多菌灵(0.021 90 mg/L)、腈菌唑(0.075 45 mg/L)、甲基硫菌灵(0.254 50 mg/L)、咯菌腈(0.335 10 mg/L)、代森锰锌(1.017 98 mg/L)、三唑酮(1.213 80 mg/L)、代森锌(15.958 80 mg/L)、百菌清(5...  相似文献   
573.
为探究仿树形喷杆喷雾机施药管内部液流运动情况,利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了喷头模型,并通过压力-流量关系验证了喷头模型的准确性;绘制施药管路模型并对不同结构的竖直施药管仿真,分析了喷杆放置倾角、喷口数量、喷杆长度和喷口位置等对管路内部压力的影响效果。仿真试验数据表明:在单喷管上喷口数量较少、喷杆趋近水平放置、喷口均布于喷杆末端时,施药管内部压降小,压力稳定。利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BD试验对施药管转角处压降进行分析表明:施药管内径对转角压降的影响呈极显著相关(P<0.01),转角角度、转角半径对转角压降呈显著相关(0.01相似文献   
574.
王佳  郑淑晶  李阳  胡德  冷向阳  王淑敏 《特产研究》2023,(1):142-146+151
本研究建立乌头汤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检测条件如下,流动相10 mmol/L磷酸二氢铵,磷酸调pH为2.1-乙腈,色谱柱Waters XSelect C18(4.6 mm 250 mm,5μm),检测波长210 nm和235 nm,柱温35℃,流速1 mL/min。结果表明,该方法下,各物质间分离度良好,与阴性对照品相比较均无干扰,符合方法学考察中各项指标要求。HPLC方法可有效分离乌头汤中12种不同结构类型成分,稳定高效,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乌头汤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与此同时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等毒性成分一并纳入检测范围,以确保用药安全,可为今后乌头汤新药开发及生产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5.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青贮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可以提高青贮玉米幼苗抗旱性的菌株,开展盆栽试验,将分离自西鄂尔多斯荒漠强旱生孑遗植物四合木、沙冬青、绵刺等植物根系的8株内生真菌和1株内生真菌模式种印度梨形孢,以灌根的方式分别接种到青贮玉米幼苗根系,镜检侵染率后,采用PEG6000模拟重度干旱胁迫培养2周,测定青贮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并计算抗旱系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内生真菌对青贮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能侵入青贮玉米根系形成共生,但侵染率存在差异;在未接菌(E-)组的非胁迫和胁迫植株之间,地上部分鲜重、叶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根体积、根表面积、根鲜重、根干重、根干物质含量、Pro含量、MDA含量、CAT活性、SOD活性、POD活性等13个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基于13个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只有Am04、Tm36、Tm02、印度梨形孢等4株内生真菌可提高青贮玉米幼苗抗旱性,并以菌株Am04最优;而Pm53、Tm30、Pm38、Pm06、Pm57等5株内生真菌并未提高青贮玉米幼苗抗旱性;且侵染率和大多数抗旱性生理指标之间无相关性。因此,不同内生真菌对青贮玉米幼苗抗旱性具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菌株Am04较其他菌株更有利于提高青贮玉米幼苗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576.
首先构造了一种基于等距节点的样条拟插值方法.这种新样条拟插值方法具有常数再生性.然后将其应用于计算定积分,得到了一类新的数值积分法.数值试验表明,这种数值积分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577.
缓冲装置对苹果跌落冲击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苹果采后分选及装箱过程存在跌落损伤的问题,对减缓苹果跌落冲击的参数组合进行研究。以缓冲材料、缓冲厚度和跌落高度为影响因素,以撞击力和损伤体积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响应面试验获取最优缓冲参数组合。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缓冲材料对苹果的缓冲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珍珠棉>假草坪>硅橡胶>气泡膜;当缓冲厚度分别为3、5、8、10和12 mm时,随着缓冲厚度的增大,苹果跌落撞击力及损伤体积逐渐减小;当跌落高度分别为10、20、30、50和70 mm时,随着跌落高度的增大,苹果跌落撞击力及损伤体积逐渐增大。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缓冲参数组合为,缓冲材料珍珠棉,缓冲厚度12 mm,跌落高度10 cm,此时撞击力为2.61 N,损伤体积为8.52 mm3;对最优缓冲参数组合进行试验验证,结果的绝对误差均小于5%,优化缓冲参数组合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78.
本研究旨在对江苏某牧场引发犊牛呼吸道综合征的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及耐药情况。首先对引起犊牛呼吸道症状致犊牛死亡案例进行剖检,发现肺脏肿大,肺门淋巴结肿胀、出血,肺部形成多处结节,然后取肺门淋巴结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进行16S rRNA扩增、测序分析、血清型鉴定和耐药性分析。质谱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属于同一亚群,其序列与已经发布的CQ2、CQ7菌株同源性较近。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林可霉素耐药,对其余13种常用抗生素具有高度敏感性。以上结果表明,引发该牧场犊牛肺炎的病原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且与国内报道的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较高,提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在国内牧场具有较广泛的流行性。本研究为犊牛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学调查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病学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79.
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作为科技支撑“三农”主战场的“生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锋队,需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强化担当、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文章以农业农村部某科研单位为例,分析了其开展青年科技工作者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阐述了其提升青年科技人才政治理论素养的实践探索,并得出加强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理论武装是为了更好地激发活力、增强动力,要在科研工作实践中不断推动青年理论武装向纵深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80.
本研究旨在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检查探究不同症状髌骨内脱(medial patellar luxation, MPL)犬的解剖结构差异,同时对比CT和X线技术的一致性和优缺点。选用患有髌骨内脱和健康的小型犬后肢共34条,根据症状分为正常组(n=9)、MPL无症状组(n=9)、MPL有症状组(n=16),进行CT检查,通过CT图像测量滑车沟深度/髌骨厚度、髌韧带长度/髌骨长度、解剖性股骨远端解剖轴外侧角(anatomic latero-distal femoral angle, aLDFA)、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mechanical latero-distal femoral angle, mLDFA)、股骨近端解剖轴外侧角(anatomic latero-proximal femoral angle, aLPFA)、股骨近端机械轴外侧角(mechanical latero-proximal femoral angle, mLPFA)及股骨颈干角(femoral inclination angle, FIA),并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此外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