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71.
本研究旨在探讨Pb、Cd联合暴露对蛋鸡肝、肾组织中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采用饮水对120只40周龄海兰褐蛋鸡进行铅(100 mg Pb/L)、镉(50 mg Cd/L)单独和联合(100 mg Pb/L+50 mg Cd/L)暴露8周。结果表明,铅、镉联合暴露对蛋鸡肝脏中铜、铁、锌、硒的影响呈协同效应,对锰的影响不明显;对肾脏中锰的影响呈协同效应,而对铜、铁、锌、硒呈一定的拮抗效应。铅镉在肝脏和肾脏中与微量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铅镉暴露引起家禽肝、肾中微量元素代谢紊乱可能是铅、镉毒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2.
由盐生植物根际土中分离得到含ACC脱氨酶的PGPR(植物根际促生菌)嗜麦寡养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研究其在中性盐与碱性盐条件下对高粱种子萌发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从30、60、90、120 mmol/L的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PGPR处理对高粱种子在各项萌发参数上均有显著促生效果。其中接菌的高粱种子的胚芽、胚根比未接菌的要长,长势更好;接菌的比不接菌的根冠比高,说明促生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植株根部的营养吸收。据此可推测,含ACC脱氨酶的植物促生菌可缓解混合盐胁迫(中性盐与碱性盐)对高粱植株的抑制作用,提高高粱抗盐性,从而促进高粱种子的萌发力。  相似文献   
73.
转基因植物的花粉特性研究是进行遗传改良和转基因生态风险评价的一项基础工作。对7~8年生转Cp TI基因‘嘎拉’苹果花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苹果花粉在大小、形态和表面纹饰等方面与对照花粉没有明显差别;转基因苹果花粉中畸形花粉多;供试的13个株系中12个株系的花药中花粉量显著低于对照,6个株系的花粉离体萌发率显著降低;测定了3个转基因株系的花粉生活力,其中2个株系显著低于对照。转基因‘嘎拉’苹果花粉人工授粉至普通‘富士’苹果柱头上能正常萌发,但中后期花粉管伸长较慢,花粉管到达胚珠的时间比对照延后约8 h。花器不同发育阶段内源激素测定表明,转基因株系各时期GA3含量均低于对照,而ABA含量在花蕾期低于对照,在气球期和平展期高于对照。对花药和花粉发育过程显微观察发现,转基因株系花药的结构及其发育正常,而花粉囊壁绒毡层的延迟分解影响了花粉发育可能是其花粉数量少、育性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对其进一步进行选育和综合评价提供理论参考,试验测定了4、8、12周龄矮小型溧阳鸡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性状,并对体重与体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周龄时,公鸡的大多数体重、体尺性状均极显著或显著大于母鸡(P0.01或P0.05);体重与体斜长、胸深、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体斜长与龙骨长、胫长、胫围之间,胸宽与胸深、髋宽之间,胸深与髋宽、胫围之间,龙骨长与胫长、胫围之间,胫长与胫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与胸宽之间,胸宽与胫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5.
叶酸作为重要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对动物的新组织生成、胎儿的生长发育、乳腺发育以及乳蛋白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围产期奶牛由于经历产犊和泌乳,对叶酸的需求较大,叶酸不足会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本试验以163头1~2胎围产期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研究奶牛围产期添加包被叶酸后对早期产奶性能的影响。首先对奶牛产后三次测定的DHI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奶牛围产期添加包被叶酸对早期主要产奶性能产生有利影响,产后第1次、第2次测定,B组奶牛(每500kg体重120mg叶酸)产奶量及乳蛋白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P<0.05);B组奶牛的群内级别指数(WHI)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组,并且产后第2次、第3次测定WHI均高于100,说明该组的牛只生产水平高于群体生产水平。综上,围产期奶牛饲喂120mg叶酸(500kg体重)有利于提高泌乳早期的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76.
研究旨在确定羽色形成的关键候选基因,为筛查鹅羽色的控制基因提供有用信息。利用1月龄和2月龄灰、白羽朗德鹅皮肤样品(n=12),通过定量PCR测定MLANA、TYRP1、MC1R、ASIP和SLC45A2基因的m RNA表达量。从血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测序检测MLANA和TYRP1基因上游序列的核酸多态性。结果显示:在1月龄样品中,ASIP基因表达量在灰、白羽间无显著差异,而其他基因的表达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白羽低于灰羽。2月龄时,MC1R和SLC45A2基因的表达量在羽色间无显著差异,但白羽中的ASI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灰羽(P0.05)。与1月龄相一致,白羽中MLANA和TYRP1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灰羽(P0.05)。此外,MLANA和TYRP1的上游调控序列中并未发现核酸多态性。结果表明:MLANA和TYRP1基因所在的信号通路对鹅灰、白羽形成至关重要,白羽的TYRP1表达缺失可能受αMSH/MC1R分支以外的其他信号通路分支影响。  相似文献   
77.
在规模化养殖模式下,畜禽在生长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面对各种不利因素,导致体内产生氧化应激,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畜禽体内存在多种抗氧化因子来应对氧化应激。其中,帕金森相关蛋白7(Parkinson’s Disease-Associated Protein 7,PARK7)基因是细胞氧化应激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PARK7通过自身半胱氨酸的氧化水平感受氧化应激信号,并通过Nrf2、ERK1/2和PI3K/Akt等途径促进抗氧化酶的生成,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本文对PARK7基因在氧化应激中的调控作用和通路进行综述,将有助于畜禽氧化应激的调节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78.
79.
本文调查分析绿塘河湿地公园驳岸破坏及水体受污染原因,调查结果表明:(1)公园部分驳岸处理方式僵直,以传统的工程措施处理手法为主,阻碍水土交换,导致湖岸水生植被分布锐减;(2)驳岸植被植物群落层次不明显,其自然抵御能力低,导致驳岸生态结构有所破坏;(3)驳岸局部水体呈褐色或浅绿色,有些带有些许白色泡沫。总结该公园水体驳岸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湿地公园后续更新完善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0.
1羔羊舍饲育肥前准备(1)做好育肥前的准备工作。羔羊断奶,离开母羊,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转移到新的环境和新的饲料条件下,势必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为减弱这种影响,转出之前,应先集中,暂停给水给草,空腹一夜,第2天早晨称重后运出。装车运出速度要快,尽量减少耽搁。(2)羔羊进入育肥圈后的2~3周是关键时期,死亡损失最大。羔羊转运出来之前,如果已有补饲习惯,可以降低损失率。进入育肥圈后,应减少惊扰,给羔羊充分休息,开始1~2d只喂一些易消化的干草。保证羔羊饮水,任何时间都不宜断水。要让羔羊多饮水,最好用流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