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80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0篇
  82篇
综合类   25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创制新的木霉菌突变株,为筛选新的抑草类化合物奠定基础。通过REMI插入突变技术,以Trichoderma atrovirideT23为出发菌,进行了REMI转化子构建。对得到的转化子进行了PCR检测,分别利用抗潮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基因为引物进行特异性扩增,并对发酵产物细分为分生孢子、超声波PBS法破碎孢子和发酵液,分别对稗草生长的生物活性进行测试。获得了18个转化子,通过继代培养和PCR扩增,证明线性pV2质粒DNA已成功插入木霉菌基因组。从REMI创制的木霉菌突变株库中,筛选出8株有抑草活性转化子(TaA2、TaB3T、aB7、TaE2、TaE8T、aH8、TaJ6和TaJ9),其发酵液具有抑制稗草的活性,并对水稻生长安全。经测试发酵产物对稗草生长的生物活性,获得了具有抑草活性及稳定性均理想的转化子TaB3。REMI方法所创造的转化子可较高效地筛选出具有抑草功能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42.
中华松针蚧在林冠空间的种群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受害油松林进行了大面积调查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林冠垂直空间上,中华松针蚧种群数量依次为中层〉下层〉上层,中层与上层、下层与上层间的虫量差异达显著和显著水平,在水平方向上,东、西、南、北4个方面间的虫量分布无明显变化规律,其差异不显著;在轮枝的主、侧向的枝间,种群变化与虫期有关,在雌成虫和三龄若虫期,主枝上的虫十分显著也主于侧枝上的虫量,在二龄若虫期,侧枝的虫量与占微弱优势,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3.
宁夏六盘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贮水与入渗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评价六盘山不同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本文对六盘山7种森林类型林地土壤的贮水和入渗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纯林林地的土壤饱和贮水量依次为5 151.867 t/hm3,4 798.500 t/hm3,4 632.533 t/hm3;不同混交林林地的土壤饱和贮水量依次为6 261.542 t/hm3,5 380.267 t/hm3,5 254.222 t/hm3,5 019.700 t/hm3;土壤贮水量随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变化的差异不显著,土壤持水率随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变化的差异极显著。不同纯林林地的土壤初渗速率依次为7.18mm/m in,9.06mm/m in,13.77mm/m in;稳渗速率依次为0.70mm/m in,2.04mm/m in,2.15mm/m in;不同混交林林地的土壤初渗速率为9.32mm/m in,8.20mm/m in,6.94mm/m in,3.38mm/m in;稳渗速率为2.74mm/m in,1.22mm/m in,2.50mm/m in,1.42mm/m in;土壤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随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变化的差异不显著,土壤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随土壤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变化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从康氏木霉T30的cDNA中克隆了PLA2基因,然后用PLA2敲除突变株为材料在玉米接弯孢霉叶斑病菌的条件下研究此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敲除突变株P82(ΔPLA2)所分泌的胞外几丁质酶和β-1,3-半乳糖苷酶的酶活要比野生型低。玉米接种弯孢霉叶斑病菌条件下,突变株的生防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好的诱抗作用。此基因大肠杆菌表达产物在离体玉米叶片上同对照相比产生更大的叶斑。PLA2基因在木霉对抗弯孢霉叶斑病菌同玉米互作可能是一种负调控方式,要对此基因与玉米的非亲和互作还需对此基因互补进行功能验证。  相似文献   
45.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土壤呼吸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呼吸释放的CO2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全球碳循环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作者对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习林场内天然次生栎林、马尾松人工林、毛竹林、板栗经济林和农田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和各种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大于马尾松林、栎林和毛竹林;板栗经济林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大于毛竹林和马尾松林;其他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土壤呼吸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②在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马尾松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显著小于农田、板栗经济林和毛竹林;农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显著大于栎林;其他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③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温度(尤其是5cm深土壤温度)、土壤全钙含量、土壤全磷含量以及土壤碳氮比有显著相关关系;而与土壤全碳、全氮、土壤pH值等因子相关性不大.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全钙含量、土壤全磷含量有显著相关关系;而与土壤pH值、土壤湿度等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还表明:森林变为农田可能潜在地增加土壤CO2的释放;该地区土壤中磷的含量和有效性可能是限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6.
小麦新品种陕22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王兵,董一洪,王亚伦,李明喜,胡正军(连云港市农业局222000)(灌云县农业局)陕229小麦是陕西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该所的“7853”与“80356”杂交,经过冬季温室加代选育而成的.我市从1990年引...  相似文献   
47.
2011年2月,徐州市某小型羊场27只山羊发生疑似羊螨病病例。经实地调查,该羊场环境较差,圈舍阴暗潮湿,饲养密度较大。共引进山羊200只,因其它原因已死亡8只,现有的192只为不同时间引进,来自不同地区,个体差异较大。使用的羊圈是借来的,新建羊场尚未竣工,春节前已发现部分羊到处蹭痒,经采取涂抹方法驱虱,未能见效,个别羊...  相似文献   
48.
孙莉  王兵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6):136-137
介绍芸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茬与整地、种子处理、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9.
大气氮沉降的增加可能会通过草地群落进而影响坡面流水动力特性。选取黄土高原典型地带性草本白羊草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施氮处理(0,2.5,5,10 g/(m2·a),以N计,下同)模拟氮沉降,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探究土壤有效氮升高对白羊草群落季节变化及坡面流水动力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施氮可有效增加白羊草盖度,促进藻结皮的生长,但会抑制苔藓结皮的发育。施氮使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和曼宁糙率系数分别降低了68.6%~71.5%和44.7%~47.4%;平均流速加快了32.0%~44.0%,径流深减小了25.1%~28.7%,同时,使径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显著增加,过水断面单位能减少。随着季节变化,9月白羊草群落坡面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和曼宁糙率系数分别较6—8月显著增加了220.2%~496.9%和79.5%~139.4%,平均流速减缓了23.5%~29.7%,径流深增加了36.4%~66.9%,径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均显著降低,过水断面单位能增加。降雨强度对坡面流特征也存在显著影响。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坡面流阻力减小,进而导致流速、径流深及水流功率增加。草地具有良好的调控坡面流的作用,然而大气氮沉降的增加可能会加剧草地群落坡面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50.
不同香型、基因型烤烟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香型、基因型烤烟致香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差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烤烟品种K326和云烟87烟叶的香味物质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烟区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含量差异较大,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贵州四川河南;不同基因型烤烟中的致香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河南烟区云烟87略大于K326,贵州烟区K326远高于云烟87,四川会理烟区云烟87高于K326,四川会东烟区K326高于云烟87。采用雷达分析法对烤烟感官质量的综合评定认为,四川、贵州烟区烟叶感官质量较好,河南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