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1.
滴灌小麦根系生理特性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管栽滴灌根区水分控制试验,研究不同滴灌条件下,春小麦根系生理特性、垂直分布变化及其产量构成等。结果表明:①孕穗~灌浆初期是滴灌春小麦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期根系的总根质量和总根长、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达最大值。②土壤水分过少,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脯氨酸含量虽有所增加,但后期下降过快,根系过早衰亡;水分过多,影响根系吸收面积增加,根系活力下降,植株贪青晚熟,经济生产效率低;适宜水分(田间饱和质量含水量的70%~75%)处理能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及生理功能提高,产量最高。通过滴灌控制小麦根区水分状况,可以实现以水调根,促进小麦高产形成并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地区氮素运筹方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征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施氮量、施氮时期及比例,为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新春6号和宁2038为材料,采用小区栽培试验开展研究。设置4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1(104.5 kg/hm2)、N2(207.0 kg/hm2)和N3(310.5 kg/hm2),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4个施氮时期:R1 (100%基肥)、R2 (60%基肥+40%拔节肥)、(R3 4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和R4 (2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20%灌浆肥)。【结果】两品种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运量、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转运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以N3R4处理最大,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均以N3R3处理最大,新春6号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以N3R4处理最大,宁2038以N3R3处理最大。在施氮量相同时,R3处理的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最大;在施氮时期及比例相同的条件下,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以N3最高,但与N2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施氮量为310.5 kg/hm2、施氮时期及比例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4∶4∶2和基肥∶拔节肥∶孕穗肥∶灌浆肥=2∶4∶2∶2时,两品种均可获得较高产量,新春6号达1.21~1.26 g/株(折合产量8 511.78~8 930.72 kg/hm2),宁2038达1.09~1.12 g/株(折合产量8 190.62~8 362.59 kg/hm2)。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不同浓度复配封顶剂飞喷对棉花的封顶效果,结果表明,高浓度处理的株高、株宽、果台数、主茎节间数、平均LAI较中浓度减少了2.76%、5.89%、6.37%、7.77%、0.61%,较低浓度处理减少了11.85%、9.78%、16.94%、18.68%、6.25%,其平均SPAD值和单叶Pn较中浓度增加了6.49%、4.46%,较低浓度处理增加了12.47%、17.51%;低药剂浓度处理的茎、叶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中、高浓度处理,其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及最终产量明显低于中、高浓度处理,且中浓度与高浓度处理差异不显著。无人机喷施甲哌鎓水剂1 200~1 500 mL/hm2+烯效唑300~375 g/hm2+油酸甲酯40~47.5 mL/hm2,可有效控制株型,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5.
水氮耦合对滴灌冬小麦氮素吸收、 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南疆滴灌冬小麦氮素吸收和利用特征,为揭示滴灌冬小麦氮素高效利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以新冬22号为材料,开展水氮裂区设计试验,滴施纯氮为主区,设N1(138 kg/hm2)、N2(207 kg/hm2)、N3(276 kg/hm2)和N0(对照,不施氮肥)4个水平;滴水量为副区,在统一冬灌900 m3/hm2的基础上,起身期以后设W1(1 800 m3/hm2)、W2(3 150 m3/hm2)、W3(4 500 m3/hm2)3个滴灌水平,共12个处理。【结果】 (1)适当增加水氮供应量有利于提高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其中N3W2、N3W3、N2W2和N2W3处理的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开花前是氮素积累量的主要时期,其平均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78.28%,拔节-扬花期是氮素吸收速率高峰期,并以N3W2、N2W3和N2W2处理最高,分别达6.38、5.81和5.01 kg/(hm2·d)。(3)各器官氮素转运量及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大小为叶片>茎鞘>颖壳+穗轴;N3W2和N2W3处理的营养器官氮素转移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158.34和147.49 kg/hm2;N3W2、N2W2和N2W3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15.73%、15.41%和14.18%及1 475.94、1 256.97和1 217.78 kg/hm2。(4)滴灌冬小麦的产量构成及水、氮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水氮耦合效应,N3W2、N2W3和N2W2处理的产量较高,其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也最大。【结论】 207~276 kg/hm2的施氮量和3 150~4 500 m3/hm2的春季滴水量是该地区较合适的水氮供应范围,当施氮量为275.08 kg/hm2和滴水量为4 457.89 m3/hm2包括冬灌900 m3/hm2时,产量可达最大为8 558.73 kg/hm2。  相似文献   
16.
张迪  王冀川  陈慧  黄振江  孙婷 《玉米科学》2018,26(5):58-64,70
在小区试验条件下,以新玉9号和中糯301为材料,设6个种植密度(13.5万、11.25万、9万、6.75万、4.5万和2.25万株/hm2),测定其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分析密度对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并建立积温变量的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结果表明,南疆夏玉米前期干物质积累速度快、积累量较高而后期积累速度慢、积累量较少。种植密度越大,干物质积累的最大增长速率越大,但其高值维持的时间越短,不利于子粒灌浆。中糯301较新玉9号对种植密度反应敏感,分别在9万株/hm~2和11.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建立了基于归一化的苗后积温为变量的相对DMA预测的Richards方程:y=1.052 1/(1+e~(1.075 7-6.222 5x))~(1/0.089 0),R~2=0.991 4,模拟准确度为0.967 6~1.022 7,精确度在0.965 0**~0.993 8**,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山  王冀川  徐雅丽  韩秀峰  徐翠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151-5153,5240
[目的]为春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春小麦品种新春22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不同的控水处理(亏缺滴灌、适量滴灌和充分滴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特性。[结果]春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增长速率高峰期出现在挑旗期,直线增长期出现在拔节-抽穗期。土壤水分亏缺造成小麦总干物质积累缓慢,个体营养体弱小,干物质分配以茎秆为中心;土壤水分过量造成小麦营养生长过旺,茎秆和穗部发育不良,产量降低;适量土壤水分处理小麦个体生长稳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产量结构优化,水分利用效率(WUE)较高。[结论]适量滴灌可协调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小麦增产。  相似文献   
18.
水氮耦合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运转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的水氮效应。[方法]以新春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的灌水、施氮处理,对小麦植株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进行研究。[结果]春小麦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呈"S"形变化,积累速率最大时期在拔节期—灌浆期。总干质量积累较大的处理为W_3N_2、W_2N_2、W_2N_3和W_3N_1,分别达15.16、14.63、13.25和13.19 t/hm~2。生育期内,N2处理的总干物质量、茎秆和穗器官干物质平均转移率分别为14.06 t/hm~2、45.34%和30.83%,而成熟期内W2处理的相应值分别为13.47 t/hm~2、31.14%和60.80%,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各因素的总干物质积累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氮耦合、水分、氮素,对穗部干物质影响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氮耦合、氮素、水分。[结论]水氮耦合调控效应是调节滴灌春小麦生长的主要因素,生产中,采用中氮适水策略,保证生育前期的充足水分、中后期的适当氮素水平是促进春小麦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南疆棉区雹灾频频发生 ,且发生时期变化莫测 ,由于缺乏对不同时期雹灾棉花生产潜力的了解 ,致使生产上确定补救措施时 ,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本文根据 2 0 0 0年农三师 5 0团灾后详细调查资料 ,对棉花不同时期遭受雹灾的产量补偿潜力做了初步探讨 ,以便为棉花灾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1调查方法1 .1 雹灾情况。 2 0 0 0年 5月 1 2日、6月 6日、1 9日、7月 2日农三师 5 0团连续 4次遭受冰雹袭击 ,累计受灾面积达 1 3 5 0 hm2 以上 ,其中 5月 1 2日和 7月 2日灾情较重 ,下雹时间均超过 5分钟以上 ,平均雹径 0 .6 cm,雹粒密集 ,7月 2日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和提炼加工番茄养分需求和肥料管理的最新研究资料, 在综合考虑土壤理化性质、产量目标、品种特性等影响因子的基础上, 根据养分平衡原理和养分需求规律, 建立了具有系统性和时空适用性的加工番茄养分运筹动态知识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精确定量不同环境条件和产量目标下的氮磷钾养分需求总量及其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分配比例。利用不同生态点、品种、土壤类型和产量目标等资料对养分运筹知识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决策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