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林地土壤微生物是衡量森林系统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要素之一,其群落结构和活性变化能直接反映出土壤环境的健康状况和质量。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的种类组成、分布规律,以及林地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的相关性,为揭示林地生态系统中各主要生态因子的平衡状况及不同树种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科学营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贵州猪 鸡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贵州省动物源性大肠杆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流行情况,从贵州省5个地区147个规模养殖场采集猪肛门拭子、鸡泄殖腔拭子2469份,分离得到1 928株大肠杆菌,应用PCR方法和基因测序检测大肠杆菌qnrA、qnrB、qnrS、qnrD、qepA和aae(6′)Ib-c,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6种PMQR基因的总检测率为60.72%,qnrA、qnrB、qnrS、qnrD、qepA及aac(6′)Ib-cr的检出率分别为9.54%(184/1928)、12.03%(232/1928)、22.04%(425/1928)、4.36%(84/1928)、3.42%(66/1928)和30.65%(591/1928),且细菌同时携带多个基因的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水貂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提出对该病的防治首先要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对症治疗,定期消毒、灭鼠,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4.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以牛、猪和绵羊等偶蹄的家畜及野生的动物为主要感染对象的多种偶蹄动物的高度接触性病毒传染病,因其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并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在世界范围内的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发达国家针对口蹄疫主要的防控技术手段是依靠其严厉的检疫制度,凭借强有力的财政扶持,迅速处理病畜和易感群体。而我国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5.
产业选择、利益机制与精准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产业扶贫,必须选准产业,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了一套包括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产业基础、市场潜力、脱贫能力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在内的产业选择指标体系,采用打分法对备选产业进行打分,根据得分高低筛选扶贫产业。分析了扶贫产业开发中的利益分享主体、利益分享形式,并构建了产业精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从利益联结和协调保障2个方面确保贫困户在扶贫产业开发中持续受益。提出了切实推动扶贫产业精准选择、保障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实施,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造血"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一起炭疽疫情处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且结合兽医专业理论知识,对炭疽病的防控措施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畜牧主管部门和养殖户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7.
以移动网络的便利性为切入点,阐述传统农业科普方式转变的必要性,结合大美广西农业科普社区网站建设实践,分析了农业科普网站、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动漫视频与文本结合、手机移动端站点设计和匹配型农业科普社区志愿者服务等创新服务模式,以期探索适应时代潮流的科普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28.
对广西现代林业科技园优良树种展示区的灰木莲8年生(G1)和灰木莲45年生(G2)的0~20cm土层一年四季的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木莲幼林(G1)与成熟林(G2)的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有明显的差异。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数量的季节变化,G1均为夏>冬>秋>春,而G2是秋>冬>夏>春。真菌数量上无论是G1或G2均是秋季最多而冬季最少。放线菌数量的季节变化是,G1:春季>冬季>秋季>夏季,G2: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对两种林地不同季节的微生物而言,春秋冬季的细菌>放线菌>真菌,夏季则是细菌>真菌>放线菌。土壤蛋白酶活性表现为:G1,春>夏>秋>冬;G2,秋>春>夏>冬,而G1和G2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冬>夏>秋>春。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2018—2020年呼伦贝尔市边境4个旗市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检测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了解掌握呼伦贝尔边境地区小反刍兽疫流行情况。2018—2020年春季、秋季共6次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呼伦贝尔边境地区小反刍兽疫免疫合格率为80.7%、78.8%、82.1%、82.9%、98.3%和97.7%,病原学检测阳性率均为0%。2018—2020年呼伦贝尔边境4个旗市小反刍兽疫免疫效果较好,总体能够达到国家要求,2020年免疫效果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连续3年病原学检测结果均未发现阳性样品,结合临床无疑似病例,判断3年来呼伦贝尔市边境地区小反刍兽疫防控策略有效,各项防控措施到位,对境外疫情传入起到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118个枣品种叶片、枣头、二次枝、枣吊、花等表型性状的调查研究,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明确各品种间的表型变异丰富度及遗传多样性。变异分析表明:各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94%~63.34%,平均变异系数为20.60%,各器官变异大小为花表型性状>叶片表型性状>枣头表型性状>枣吊表型性状>二次枝表型性状。在叶片描述型性状多样性分析中发现Shannon-wiener指数为0.76~1.70,Simpson指数为0.32~0.61,大小与Shannon-wiener指数排列一致,顺序为叶基形状>叶尖形状>叶片形状>叶缘形状>叶片光泽 >叶片颜色>叶片状态。相关性分析中得出多对极显著性相关关系,较为清晰地体现出各器官和各组织间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得出6个主成分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75.64%,说明该6个主成分能够代表118个枣品种的大部分信息;结合主成分特征向量绝对值大小发现叶片长、宽、叶面积、二次枝长节间度、枣吊叶片数、花序花朵数、花序数对枣种质资源具有较强的描述能力,可以作为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聚类分析将现有种质分为6个大类,同一类别共性明显,不同类别差异较大,除第6类山东大柿饼外其余类别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