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大豆斑粉象甲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王植杏,王华弟李方许杨廉伟(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杭州310004)(浙江临海市植保站)(浙江天台县植保站)大豆斑粉象甲EugnathusdistinctusRoelofs,据文献记载浙江省仅为零星发生。随着近年春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32.
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动态与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秆潜蝇为中国南方山区和半山区水稻的主要害虫。通过2000—2005年的调查试验研究,初步探明水稻稻秆潜蝇种群发生规律、影响因子与为害损失,研究提出了以成虫盛发至卵孵盛期为防治适期,秧田平均每百株有卵10粒,株危害率1%以上,大田平均每丛水稻有卵1粒,株危害率3%~5%的防治指标;明确稻秆潜蝇卵为均匀分布,幼虫为聚集型分布,建立了序贯抽样、简易“查定”和GIS监测预警技术,组建了包括数据库管理、逐步回归预测、种群动态模拟的计算机系统;改进稻秆潜蝇测报办法,提出“狠治一代压基数,巧治二代保丰收”的防治新策略及其适用的农业、物理、化学防治技术,初步形成适于中国南方特点的水稻稻秆潜蝇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控制技术体系,生产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3.
中华稻蝗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浙江地区中华稻蝗生态习性、发生消长规律与影响因子,并以此为依据,对药剂防治等多种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中华稻蝗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主要为害早稻和单播单季晚稻,以水稻分蘖期至破口抽穗期受害重,成虫单体日食叶面积平均为6.26±1.08cm2;初步探明了中华稻蝗产卵习性和生殖力,雌成虫每头平均产卵3.5±1.2块,产卵量35.1±11.86粒;生境、药治、天敌、气象等因子综合影响其种群消长,其中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是中华稻蝗上升的主要原因。大田防治以2~3龄蝗蝻为适期,锐劲特、三唑磷防治效果在90%以上;提出了“挑治为主、普治为辅、巧治低龄”的治蝗新策略和综合防治技术,在浙江水稻主产区的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中华稻蝗发生为害,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4.
农田鼠害测报与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35.
根据1998-2003年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测定了杂交水稻不同组合、不同生育期的发病率,以及秧苗期与大田期的侵染机率,分析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前后作发病率关系:M=1.6822m 0.1049,以及株发病率(M%)与产量损失率(Y%)的关系:Y=0.9776M-0.1935;阐述了灰飞虱不同虫量(X)与发病率和产量损失率(Y%)的关系:秧苗期为Y1=12.1841X1-1.0784,大田前期为Y2=4.5159X2-0.4620。在拟定经济允许损失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杂交水稻秧苗2-5叶期和大田初期为防治适期,并制定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策略性防治指标为前作穗期防治的黑条矮缩痛株发病率1.0%,制定秧苗期防治指标为带毒灰飞虱0.15只/0.11m2、大田初期防治指标为带毒灰飞虱4000只/667m2(百丛带毒灰飞虱20只)。经应用验证,与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6.
2005年浙江省晚稻褐飞虱暴发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浙江省晚稻遭受严重的病虫灾害,特别是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褐飞虱大暴发,基数高,来势凶,并出现抗药性等新情况,给晚稻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防治及时得力,植保系统严密监测,准确预报,农户大力防治,危害基本得到控制,挽回粮食损失185.5万t。  相似文献   
37.
油菜菌核病发生流行与气象因素关系及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菌核病是中国油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明确气象因素与发病间的关系,提高预测能力,利用嘉兴市1980-2010年的气象因子与油菜菌核病田间实际发生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月下旬-4月上旬降雨量、4月上旬的雨日数与病害呈极显著正相关,4月中旬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气温对油菜菌核病影响较小。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利用降雨量、雨日、日照、气温等气象因子组建了6个病害预测模型,历史回测检验结果:模型5和模型6发病程度(级)拟合程度高,预测能力强,适宜于嘉兴本地乃至浙北地区。  相似文献   
38.
灰飞虱在玉米田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监测预报与持续控制水平,应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Iwao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浙西北玉米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灰飞虱在玉米田以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当m<1.8072头/株时,其聚集是由某种环境因素(如气候、生育期、长势等)所引起的;当m≥1.8072头/株时,其聚集是由灰飞虱本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模型。研究结果为田间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采用6种常用杀鼠剂进行田间和室内药效综合测试,结果表明:农田在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下,防效最好为氯敌鼠钠盐,其次为溴鼠灵和溴敌隆,再次为杀鼠醚、生物猫和敌鼠钠盐;农舍在以褐家鼠为优势种下,防效最好为溴鼠隆和氯敌鼠钠盐,其次为溴敌隆;城镇室内在以小家鼠为优势种下,防效最好为溴敌隆、其次为溴鼠隆和氯敌鼠钠盐。取得了田间害鼠日摄食量和死亡时间观察资料。在农田中等鼠密度下,每666.7 m2投饵量为:溴鼠隆75 g、氯敌鼠钠盐75 g、溴敌隆150 g、生物猫170 g、杀鼠醚200 g、敌鼠钠盐250 g。  相似文献   
40.
水稻播种期与灰飞虱虫量及条纹叶枯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Virus ,RSV)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的一种重要的水稻病毒病[1].近年来,在浙北地区发生为害加重[2],仅嘉兴市2007年发病面积就达1.76万hm2,对当地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胁.为此,笔者于2006~2007年间开展了水稻播种期与条纹叶枯病发生关系的试验,以期为改进防控该病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