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10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81.
Kiss基因(Kisspeptin)及其受体Kissr基因(Kiss receptor)组成的系统参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调节,在脊椎动物青春期启动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组织切片技术观察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卵巢和精巢的不同分期,进一步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比较了团头鲂Kiss2和Kiss2r基因在雌、雄性腺不同时期对应的脑、垂体、性腺组织中的表达量。组织切片观察明确鉴别出团头鲂卵巢和精巢发育Ⅰ期至Ⅵ期的性腺组织结构,基因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Kiss2/Kiss2r系统主要是通过增加团头鲂卵巢发育Ⅱ期时脑和垂体的表达量以及Ⅲ期精巢的表达量来发挥生殖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2.
中国胭脂鱼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血凝素、秋水仙素活体注射和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了中国胭脂鱼(Myxiocyprinus asiaticus)的染色体核型和Ag-NORs显带;并以中国胭脂鱼血细胞为样本,鸡血细胞DNA含量为标准(2.50 pg),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中国胭脂鱼的 DNA 含量.结果表明:(1)中国胭脂鱼染色体数目2n=100,核型公式为10 m+4 sm+12 st+74 t, NF=114,未观察到次缢痕及随体,亦未发现有性染色体.(2)中国胭脂鱼染色体具有1对Ag-NORs,位于第1对染色体短臂上,间期核中Ag-NORs的数目为1~2个,未见Ag-NORs的联合现象.(3)PI和DAPI作为荧光染料,得出中国胭脂鱼DNA含量分别为5.50±0.24 pg和6.16±0.03 pg.(4)中国胭脂鱼为四倍体,在特定的分类阶元中属于较原始的鱼类.  相似文献   
183.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七水硫酸锌(Zn SO4·7H2O)为Zn源,分别配制成7种Zn含量(7.4 mg/kg、20.3 mg/kg、32.1 mg/kg、51.0 mg/kg、84.4 mg/kg、169.7 mg/kg、332.4 mg/kg)的半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3.6±0.1)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12周,考察Zn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Zn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Zn含量增加,团头鲂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全鱼Zn含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饲料Zn含量对团头鲂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Zn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含量,而对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中Zn含量的增加,团头鲂肝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肝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折线回归分析表明,团头鲂幼鱼(体重3.6~26.7 g)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Zn需要量为32.6 mg/kg,获得最大鱼体Zn含量时Zn的需要量为47.6 mg/kg。本研究旨在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中Zn的需要量,为配制团头鲂高效环保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4.
为明确四川凉山烟区不同海拔高度对烟叶生长以及烤后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种YKS-9为供试品种,在四川凉山1 800、2 000、2 200 m三种海拔高度处进行试验,研究海拔高度对YKS-9农艺性状、烤后烟叶品质、鲜烟叶超微结构和叶片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2 000 m高度处的烟株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品质较好,2 200 m高度处农艺性状及烤后烟叶品质最差;随着海拔升高,烟叶细胞内液泡体积增大,细胞内产生更多、更小的线粒体,且叶绿体内淀粉粒数目增多、体积增大,但叶绿体片层数和垛叠程度减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间共筛选出102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其中多数糖类(D-半乳糖酸、D-甘露糖、D-阿洛糖、D-塔格糖)、部分氨基酸类(L-天门冬氨酸、L-瓜氨酸、L-苏氨酸、D-脯氨酸、2,3-二羟基-3-甲基丁酸、丙氨酸)、莽草酸代谢相关物质(L-苯丙氨酸、莽草酸、奎尼酸)相对含量均随海拔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而嘌呤代谢物质(鸟苷、腺嘌呤)以及苯丙烷代谢相关物质(山奈酚、芸香苷、绿原酸)相对含量随海拔升高急剧上升。整体而言,在四川凉山烟区海拔2 000 m处种植烤烟最为适宜,1 800 ...  相似文献   
185.
为了解鱼类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的转录调控原理及其免疫作用机制,构建5个团头鲂il-6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IL-6P),以PGL3-basic质粒作为阴性对照,将它们分别与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进鲤EPC细胞,并用100ng/mL的LPS诱导转染过重组载体的细胞,24h后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质粒转染组PGL3-IL-6P-0、PGL3-IL-6P-1、PGL3-IL-6P-2、PGL3-IL-6P-3与PGL3-IL-6P-4的荧光素酶活性均明显升高,其中PGL3-IL-6P-4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最高,表明该启动子缺失体(-379至+34)包含il-6的核心启动子。用LPS刺激转染过重组载体的细胞后发现,与未经LPS刺激的对照组相比,仅PGL3-IL-6P-4组的活性明显增强,而其余缺失体的活性则没有显著变化,这进一步表明PGL3-IL-6P-4缺失体包含核心启动子区,并推测该核心启动子区域存在的潜在转录因子NF-κB与C/EBPβ等可能是响应LPS刺激的重要作用元件。  相似文献   
186.
187.
为了明确恩施州烤烟质量风格特征,采集恩施州烟区代表性烟叶样品进行感官评价,系统分析了恩施州烤烟的风格特征和品质特征。结果表明,恩施州烤烟整体香型以中间香型为主,少部分具有浓香型特征,可细分为中间香、中偏浓和浓偏中3种类型。恩施州烤烟香韵具有较明显的正甜香、甘草香、木香和坚果香特征,另外稍有焦香和辛香。恩施州烤烟香气状态以悬浮为主,稍有飘逸和沉溢。恩施州烤烟杂气以木质气、青杂气、枯焦气为主,少有土腥气和生青气。综合分析,恩施州烤烟香韵突出、香气丰富而悬浮,具有典型的中间香型质量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8.
以常见的几种叶类蔬菜为例,分析不同烹调工艺下菜品的营养成分,并与原料中的成分相比较,进而研究烹调工艺对菜品营养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9.
环棱螺育种时,往往会出现部分个体体质量数据缺失的情况。为尽可能利用育种性能优异的所有个体的信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来自5个地理群体(阳澄湖、江阴、官莲湖、洪湖和仙桃)的784个环棱螺的4个形态学指标(包括壳高、壳宽、壳口高和壳口宽)和体质量数据进行训练,再使用太湖群体的261个环棱螺的相应数据进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测试,建立了用于环棱螺体质量缺失值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微山湖群体的201个环棱螺缺失的体质量进行预测,并比较该方法与另外2种缺失值预测方法(即预测均数匹配法和随机森林预测法)的决定系数。结果显示,研究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环棱螺体质量缺失值预测的决定系数为0.96,明显高于预测均数匹配法(0.87)和随机森林预测法(0.85)的决定系数。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用于环棱螺体质量缺失值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0.
<正>魁蚶俗称大毛蚶、赤贝、血贝等。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翼足亚纲、蚶目、蚶科、蚶属。其贝壳大而坚厚,左右两壳相等,呈斜卵圆形,极膨胀。壳顶膨胀突出,放射肋宽,平滑无明显结节,约42~48条,以43条者为多。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及朝鲜沿海,生活在3~50 m水深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足丝强韧,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