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水温为14.0~8.0℃、盐度为31~32和pH为7.5的条件下,将初始体质量为1.30~1.68 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饲养在塑料水槽(40 L)中,投喂蛋氨酸硒添加量分别为0、0.2、0.4、0.6、0.8、1.0 mg/kg的饲料60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放15头仿刺参。试验结束后饥饿24h,测定仿刺参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SGR),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体壁干物质和肠干物质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组仿刺参的成活率为100%;当蛋氨酸硒添加量为0.6 mg/kg时,仿刺参幼参的SGR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硒添加量为1.0 mg/kg时,仿刺参幼参的SGR值最小;当硒添加量为0.6 mg/kg时,仿刺参对饲料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仿刺参体壁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当硒添加量为0.4 mg/kg时,蛋白质含量最高;当硒添加量为0.6 mg/kg时,幼参肠中的硒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当硒添加量为0.4 mg/kg时,幼参体壁中的硒含量最高,其次为0.6 mg/kg硒组;除硒添加量为1.0 mg/kg外,各试验组仿刺参体腔液中的SOD、CA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量分别为0.8 mg/kg和0.4 mg/kg时达到最高,其次是0.6 mg/kg组;各试验组仿刺参ACP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硒添加量为0.4 mg/kg时达到最高。研究表明,仿刺参幼参饲料中蛋氨酸硒的适宜添加量为0.4~0.6 mg/kg。  相似文献   
72.
七彩神仙鱼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彩神仙鱼(Symphysoden aequifasciata)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丽鱼科(Cichlidae)、索有“热带鱼之王”的美誉。七彩神仙鱼栖息在南美洲亚马逊河和委内瑞拉等热带地区水域,根据不同的色彩花纹分为黑格尔七彩神仙,棕色七彩神仙,绿七彩神仙,蓝七彩神仙四个品系,后来经过人们不断的杂交,选育和改良,在原有色彩,  相似文献   
73.
用放在海水池塘中的8个陆基围隔(50m×50m×18m),研究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与不同密度海湾扇贝(Argopecteniradians)投饵混养的放养方式、生产力和极限放养量。对虾体长(285±016)cm,扇贝壳长(110±012)cm,放养密度分别为60尾/m2和0,15,45,75粒/m2,用投饵和施肥(鸡粪和化肥)饲养。结果表明,扇贝密度为0和15粒/m2时,对虾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混养(扇贝15粒/m2)时对虾的出塘体长、体重和产量分别比单养高25%,38%和65%;当扇贝密度高于15粒/m2时,对虾的平均体长、体重和产量随扇贝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扇贝密度为15和75粒/m2时,其产量由470kg/hm2增至1236kg/hm2;当扇贝密度高时,去壳后湿重占体重的百分数从(4284±344)%降至(3788±426)%。扇贝的极限放养量为600~800kg/hm2,适宜放养密度为10~15粒/m2。  相似文献   
74.
益生菌作为生物控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抗微生物药物已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使用益生菌控制病原菌已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益生菌主要包括乳酸细菌、弧菌属、芽孢杆菌属及假单胞菌属,应用于鱼、虾、蟹、软体动物的养殖和饵料生物的培养。文中作者分析了益生菌的可能作用机理,介绍了益生菌筛选的基本原理,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5.
淡水特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与配合饲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淡水特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与配合饲料王吉桥(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大连116023)1蛋白质和氨基酸1.1甲壳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cnbergii)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依发育阶段、环境条件和饲养方式等变化在14%~38.5%之...  相似文献   
76.
研究单螺杆挤压鱿肝脏虾饲料的生产工艺,并对研制的鱿肝脏虾饲料进行感官鉴定与饲养试验,对饲料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饲料蛋白质含量均达到了配方设计的要求(39.5%以上),满足南美白对虾对饲料蛋白质的营养需求,脂肪含量为5.98%~14.29%,其中添加鱿肝脏的饲料脂肪含量较添加鱿肝脏粉的高。感官检验结果表明当单螺杆挤压出口温度为70℃,原料水分含量为30%时,研制的饲料表面质地致密光洁,未出现裂痕。所有单螺杆挤压生产的鱿肝脏虾饲料均匀,水中稳定性好,添加鱿肝脏的虾饲料与添加鱿肝脏粉的饲料,南美白对虾的体重增长较快,尤以鱿肝脏添加量为12.47%的饲料最佳。  相似文献   
77.
人工渔礁建设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渔礁是人为地在水域中设置构造物,改善水生生物栖息环境,为海洋经济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达到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物质量的目的。在人口迅速增长,科技迅猛发展,海洋渔业资源衰减,环境恶化的形势下,人工渔礁建设,作为一种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的综合措施,具有诱人的利润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将会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78.
综述了水温、盐度、溶氧量、饵料和化学物质等环境因子对鲍附着和变态影响的资料,为提高鲍育苗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在棉粕、面粉、发酵鸡粪、海泥、鼠尾藻(Sargassum thanbergii)粉、绿菜粉、鱼粉和蛋壳粉等为主要原料的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1.0%黄原胶、1.5%瓜尔豆胶、2.0%k-卡拉胶、1.0%黄原胶+瓜尔豆胶(3:7)或1.5%黄原胶+k-卡拉胶(3:7),以不添加黏合剂的基础饵料作对照,喂养平均体重(0.51±0.04)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并测定了饵料的散失率、饵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海参的增重率。15d的饲养试验表明:摄食添加1.0%黄原胶+瓜尔豆胶(3:7)饵料的仿刺参生长较快,对饵料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消化率高,在水中散失率低,16h的散失率为(15.0±2.5)%。  相似文献   
80.
水环境中低浓度溴氰菊酯的降解规律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用于水环境中溴氰菊酯的痕量提取及检测。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6.92%,变异系数小于3.75%,溴氰菊酯在0.02~10μg·L-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大于0.9960,最低检测浓度为0.02μg·L-1。利用该方法分别测定了溴氰菊酯在灭菌淡水、灭菌淡水底泥、天然淡水、天然淡水底泥、灭菌海水、灭菌海水底泥、天然海水、天然海水底泥中的降解动态,建立了其在各样品中的降解方程。各方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Ct=C0e-kt,半衰期分别为5.99、1.60、5.28、1.31、4.29、2.10、4.45、1.34d。研究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在水体中的消除半衰期均少于6d,底泥、pH、微生物对其降解都有一定影响,其中底泥吸附是加快溴氰菊酯降解的最主要因素,pH值越高溴氰菊酯降解半衰期越短,微生物的作用也加快了溴氰菊酯在水体中的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