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正>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告了一系列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一倍多 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大幅度提高了个人、个体工商户和销售农产品的个体工商户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 其中,销售货物的增值税起征点幅度将由  相似文献   
92.
随着畜牧行业"禁抗"的落实,寻找合适的"替抗"饲料添加剂已然成为行业内的重要探索方向.单宁是一种植物源性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在过去,由于过量摄入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甚至产生一定的生理毒性,故其一直被归类为抗营养因子.但由于单宁的多酚属性,在适当的摄入量下,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和抗氧...  相似文献   
93.
四种抗生素对共培养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霞  宫相忠  高伟  沈世军  王吉  张静 《水产学报》2018,42(12):1906-1915
为抑制或消除萱藻丝状体扩增阶段出现的膨胀色球藻,本研究探讨了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四环素和红霉素4种抗生素对共培养的萱藻丝状体和膨胀色球藻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为50和100 mg/L的头孢噻肟钠均显著抑制膨胀色球藻的生长,进而保证萱藻丝状体正常生长与发育;浓度为50~1 000 mg/L的阿莫西林对膨胀色球藻和萱藻丝状体均无抑制作用,阿莫西林不适于去除共培养体系中的膨胀色球藻;浓度为100和200 mg/L的四环素对膨胀色球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此浓度下萱藻丝状体细胞质萎缩,生长状况较差;浓度为0.10~1.00 mg/L的红霉素对膨胀色球藻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当其浓度超过0.50 mg/L时,萱藻丝状体的生长亦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鸡胚致死孤儿病毒CELO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实现该病毒在鸡胚及禽源性生物制品中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CELO L5纤突1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线性、特异性、精密性、灵敏度进行考察.运用建立的方法对40份SPF鸡胚尿囊液和16株流感疫苗主种子批毒种进行CELO检测.结果:建立的荧光定量PCR其最佳线性范围为1x109~1x104拷贝/μl,R2值达0.99以上,特异性良好,与其他种属的腺病毒及流感病毒间均无交叉反应,灵敏度为102拷贝/μl;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0份SPF鸡胚尿囊液和16株流感毒种结果为阴性.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鸡胚致死孤儿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为鸡胚及禽源性生物制品中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
萱藻丝状体对无机碳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吉  宫相忠  高伟  罗伟  夏云捷  张红霞 《水产学报》2017,41(9):1400-1406
应用pH漂移技术和pH电极法并结合相关抑制剂对萱藻丝状体无机碳的利用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不同浓度CO_2对萱藻丝状体碳酸酐酶(CA)的影响。结果显示,(1)萱藻丝状体pH补偿点为9.21,CO_2补偿点为0.74μmol/L。抑制剂乙酰唑胺(AZ,acetazolamide)对萱藻丝状体pH补偿点无显著影响,作用的前3个小时对无机碳的利用量无抑制作用。抑制剂乙氧苯丙噻唑磺胺(EZ,ethoxyzolamide)和钒酸盐(Van)使萱藻丝状体的pH补偿点均下降到8.82,2种抑制剂作用的前3个小时对无机碳利用量的抑制率分别为55.93%和56.72%。自然条件下萱藻丝状体以游离CO_2和HCO_3~-作为无机碳源,且HCO_3~-的利用依赖于ATP酶和胞内CA。(2)0.35%、0.70%和1.20%的CO_2使萱藻丝状体胞内CA活性分别降低6.29%、17.44%和27.15%,CO_2浓度越高对萱藻丝状体胞内CA活性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96.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机制。但从禽流感疫情大规模频发流行事件中,也暴露出我国养殖业和动物防疫的薄弱环节。1行业面临的现状1.1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孙子兵法-军争篇》指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草则亡,无委积则亡。一个缺乏有效后勤供应的军队,无可置疑地将会失去战斗能力。而我们的基层动物防疫组织——乡镇畜牧兽医站,由于历史原因,其办公及人员工资等一直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执行的是自收自支管理体制。近几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还首当其冲地“合、并、撤”。可想而知,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因体制原因,就如一只无辎重…  相似文献   
97.
为分析两种脂肪供能条件下3种不同油脂饮食对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沉积及其巨噬细胞分型的影响,90只C57BL/6 J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低脂猪油(Lar-10%)、低脂菜籽油(Rap-10%)、低脂橄榄油(Oli-10%)、高脂猪油(Lar-30%)、高脂菜籽油(Rap-30%)和高脂橄榄油(Oli-30%),16周后解剖取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并对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11c和CD206)荧光双染,并通过ELISA检测其含量。结果表明:1)在低脂饮食条件下,三种油脂对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重量、脂肪细胞横截面积、腹股沟皮下脂肪ROS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脂肪供能水平的提高,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沉积显著增加(P<0.05),在高脂饮食条件下,Lar-30%组的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重量显著高于Rap-30%和Oli-30%组(P<0.05),并且相对于其他两组,Oli-30%组小鼠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中ROS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3)高脂饮食会增加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标记物CD11c和CD206的含量,但摄入橄榄油的小鼠CD206/CD11c比值显著高于摄入猪油和菜籽油的小鼠(P<0.05)。综上,降低脂肪供能水平能有效减少脂肪沉积,且与摄入猪油和菜籽油相比,摄入橄榄油可能通过增加CD206/CD11c比值,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减少脂肪组织中ROS的产生,降低炎症,从而减少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索纳米孔测序技术在动物传染病病原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集1只发生腹泻实验兔的肝脏和脾脏进行核酸提取、建库和纳米孔测序分析,同时对该腹泻的实验兔分别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腹泻相关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纳米孔测序方法运行3 h后,获得1.9 GB的数据量,检出756 521条序列,平均序列长度为2 549.9个碱基。根据对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引起实验兔腹泻的病原可能为大肠杆菌。对同批送检的6只实验兔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在实验兔的心脏血样品、肝脏、肺脏和回盲部内容物中只分离到了大肠杆菌。对腹泻相关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6只送检的兔均为兔轮状病毒阴性。本研究采用纳米孔测序技术对发生腹泻的实验兔进行诊断,其结果与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获得的结果相符合,表明纳米孔技术在动物传染病病原快速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母羊的生殖应激主要包括母羊主动应激、母羊被动应激以及胎羊宫内应激。适当的生殖应激是正常发情、维持妊娠、发动分娩、顺利哺乳的重要生理基础。但长期或过度的生殖应激,将引起母羊代谢紊乱、免疫功能损害、生殖障碍以及胎羊或羔羊发育受阻等,这一系列能造成母体健康损害的疾病和临床表现,被定义为“母羊生殖应激综合征”。本文对母羊生殖应激及母羊生殖应激综合征进行了定义,并对生殖应激理论的综合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为预防和治疗生殖疾病(如妊娠期毒血症、产后乏力、子宫内膜炎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