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林业   32篇
  1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川陕革命老区大巴山区拥有优良乡土竹种资源和生产绿色食品的山地立体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竹林经营类型转换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竹业发展的根本。山地立体生态环境是竹林类型分布和资源培植配置的主导因素,是大巴山笋竹产业发展的优势潜力。在分析大巴山区竹资源基础与笋用开发潜力的基础上,围绕周年产笋的区域基地建设进行了笋用竹资源培植配置设计,涉及11个竹种,3种培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2.
麻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四川引种麻竹笋用林产笋的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引种麻竹笋用林的鲜笋产量在造林第4年可达21.3 t.hm-2.a-1。麻竹不同竹丛之间产笋数量和鲜笋产量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影响麻竹单体鲜笋重量(W)的因素依次为笋壁厚度(Dp)、高(H)、基径(D)和高径比(PHD),且麻竹单体鲜笋重量可用回归式W=-1.29 0.685Dp 0.0359H-0.07PHD描述,复相关系数r=0.718,达极显著相关水平。麻竹笋用林栽培技术要点有:种苗和造林地选择、科学施肥、合理采笋及留养母竹、扒土晒目等。  相似文献   
23.
运用变异系数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四川两个引种试验地点刚火松树龄1 a~3 a生的高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与作为对照的当地乡土树种马尾松相比较,刚火松1 a生高生长在川北的广元市元坝区和川南的泸州市泸县2个试验地点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泸县刚火松2 a生和3 a生高生长极显著大于元坝,但与泸县马尾松相比较未显露出杂种优势。元坝刚火松2 a生和3 a生高生长比马尾松分别大73.3%和62.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分析比较了刚火松和马尾松在两个试验地点的年净高增长趋势。讨论了近30年来中国引种刚火松在河北、辽宁、山东、河南、江苏、四川等地的生长表现。  相似文献   
24.
水花生也叫空心莲子草,是多年生杂草。水花生生命力旺盛,再生能力极强,其根、茎有较强的生长力,一方面机械、人工不能完全防除,另一方面用草甘膦、农达、水花生净等除草剂作化学防除,只能对地上部分有效,对水里和土里部分难以有效,并且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25.
湿加松F_2子代一年生苗高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宜宾市珙县、广元市元坝区进行了湿加松Pee×Pch (Pinuselliottiivar .elliottii×P .caribaeavar .hondurensis)F2 子代育苗试验。结果表明 :3个地点的平均苗高分别为 33 12cm、2 5 4 2cm、2 1 0 3cm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呈现随海拔和主要气象因子的渐变变异趋势 ,海拔越低、年均温和≥ 10℃积温越高、年降水量越大、无霜期越长 ,平均苗高越大且变异系数越小。初步认为湿加松在四川引种的适宜条件为 :海拔 5 0 0m左右 ,年均温≥ 17 0℃ ,≥ 10℃积温 5 6 0 0℃以上 ,年降水量 115 0mm左右 ,无霜期≥ 32 0d。  相似文献   
26.
引种湿加松苗期生长表现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湿加松是湿地松(Pinuselliottii)和加勒比松(Pinuscaribeaea)的杂交种。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湿加松(Pee×Pch=Pinuselliottiivar.elliottii×caribeaeavar.hondurensis)F2子代一年生实生苗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生长优势,其平均苗高34 8cm,比湿地松和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大74%;平均地径0 48cm,比马尾松大52%;3种松树的根系生长表现无显著差异,但湿加松地下部分鲜重显著大于马尾松,地上部分鲜重极显著大于湿地松和马尾松。四川省引种湿加松宜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27.
在联邦德国,有8个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的机构,其中4个全国性研究所侧重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另4个地区性研究机构则致力于育种实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研究工作中重视国内、国际协作.着重介绍了种源试验、种子园、杂交育种、抗性育种、无性繁殖方法及生物技术应用这几个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应用同功酶分析技术研究挪威云杉天然群体的地理遗传变异、欧州赤松种子园的交配系统、以及空气污染对林木的遗传影响,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果.挪威云杉扦插繁殖及杨树组织培养已在生产上推广.几个树种的基因转移试验也取得了初步进展.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加强生物技术应用的研究,加速育种成果的推广.  相似文献   
28.
粗枝云杉天然林优树性状变异及选择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7个天然林林分中初选优树的22个性状资料,分析了性状在林分间的变异情况,并定性地指出各目的性状在林分、个体间的选择效果,运用综全坐标评定法,确定了参选林分的选择潜力,并对75株初选优树给予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29.
四川桤木天然群体果实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四川桤木现有天然群体表型变弄程度和变异规律,对四川桤木天然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7个群体果实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揭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果实表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四川桤木果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阃和群体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的变幅为13.22%-49.23%,均值为37.12%,群体间变异(37.12%)小于群体内变异(62.88%);果实表型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泸定(16.53%)、广元(15.69%)、名山(15.58%)、珙县(15.15%)、甘洛(13.26%)、金堂(13.05%)、丹棱(9.58%),其中泸定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较大,为16.53%,说明其表型多样性最丰富,而丹棱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为9.58%,说明表型多样性最低;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四川桤未天然群体可分为4类.  相似文献   
30.
柳杉纯林改造后林分空间结构变化预测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和开敞度参数对柳杉林间伐前后空间结构的变化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间伐后柳杉周围的同种树种相对减少,柳杉的混交度增加;而杉木的混交度变化则相反.柳杉和杉木的大小比数都有所增加,其中杉木最为明显.在角尺度方面,间伐前后林木的分布格局均为均匀分布.开敞度则由于间伐后林木间距的增大而得以提高.由此可见,在人工择伐作业后,单木的优势地位、树种的空间隔离程度,以及所占生存空间的大小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这有利于培育大径级材和乡土树种的侵入.而林木分布格局的调整则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