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氯化苦及其复配剂对甘薯地进行了土壤消毒,结果表明,其对甘薯茎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100%,对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均超过87%;消毒处理技术能显著提高甘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增产率达329%,总薯产量增产率达82.74%。  相似文献   
12.
为摸清绿色防控技术在北京地区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调研了解了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小麦田的应用情况和农户需求。在调研结果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为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北京地区果园主要害虫,开展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工作,推广了适合北京郊区果园的"果园生草+理化诱控+天敌释放+生物农药"的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大桃和苹果等果园,蛀果害虫防治效果达到83.3%,蛀果率可控制在1%以下,建立了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的技术推广模式,有效解决了北京地区果园害虫为害严重、化学药剂防效不理想及由此产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北京地区药用植物的种植情况和主要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安全用药情况和植保设备使用情况,指出了北京药用植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如政策引导力度不够、科技服务力量不足、基础技术研究欠缺等问题,并提出了尽快制定北京市药用植物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建立强有力的植保科技服务体系、及时集成精准高效的病虫害解决方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甘薯病害发生种类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北京市主要甘薯种植区(大兴、密云区)病虫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的病害种类有甘薯茎线虫病、甘薯黑斑病、甘薯病毒病和甘薯根腐病等,根腐病在甘薯定植后60~70d、病毒病在甘薯定植后75~80d,发病最重。  相似文献   
16.
正一、北京市鲜食玉米现状玉米是北京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公顷。其中,2003-2007年鲜食玉米播种面积增长最快,从1300公顷发展到了8000公顷。2008年以后,因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鲜食玉米随着玉米播种面积减少也逐年减少,近几年基本维持在大约2000公顷。鲜食玉米也称水果玉米,包括甜玉米和糯玉米,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既可作为主食,也可入菜,深受市民喜爱。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在密云、房山、顺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近年来玉米大斑病在北京市的发生特点,着重分析了2012、2014年重发生原因,提出了种植抗病品种、清洁田园、合理密植、加强健身栽培、适期开展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菌株FB是1株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具有高毒力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本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大质粒电泳、总蛋白SDS-PAGE及菌株生长特征观察的方式研究了菌株FB特征,克隆得到了基因cry1Ia、cry1Ea、cry1Ab、cry2Ab和vip3Aa全长,依据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得到了1个cry8基因部分片段,首次在Bt菌株中同时发现基因cry1类和cry8类,这五种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基因序列相比,最高相似性分别为99%、98%、99%、100%、99%,而cry8半长基因与已知基因仅为63%。生测结果表明,蛋白Cry1Ia、Cry1Ea和Cry1Ab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高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以菜青虫、甜菜夜蛾、小菜蛾幼虫为防治对象,采用喷雾法,研究了4种生物源杀虫剂、2种化学杀虫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 000倍液、15%茚虫威乳油2 900倍液、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倍液、5%桉油精可溶液剂400倍液处理的效果较好,药后1 d防效均达68%以上,药后7 d防效均达90%以上。上述处理可交替轮换使用,以防治北京花椰菜田的主要鳞翅目害虫。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土壤消毒药剂对甘薯2种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能同时防治甘薯根腐病和茎线虫病的高效药剂,选择98%棉隆微粒剂等5种土壤消毒药剂,研究其对2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8%棉隆微粒剂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46.23%;其他药剂的防效为-5.92%~29.08%。土病消可湿性粉剂对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87.79%;其他药剂处理的病薯率和病情指数与土病消可湿性粉剂处理差异不显著,防效为56.67%~80.35%。收获期测产表明,98%棉隆微粒剂对甘薯的增产效果最好,产量为23 491.80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5.33%;其他药剂处理较对照增产-31.59%~20.77%。建议生产上选择98%棉隆微粒剂,于甘薯定植前施用,以降低根腐病和茎线虫病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