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以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和杜梨(Pyrus betulifolia Bunge)果实以及嫁接在3种砧木上的砂梨品种‘丰水’果实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了3种砧木果实与接穗品种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和含量变化特点,探讨了砧木对接穗品种果实中有机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砧木和接穗品种果实中有机酸种类上并无显著差异,均含有草酸、奎宁酸、苹果酸、莽草酸和柠檬酸等5种有机酸,不同砧木对接穗品种‘丰水’梨果实中有机酸代谢具有调控作用,杜梨可以降低‘丰水’梨果实中柠檬酸的含量,导致苹果酸含量与柠檬酸含量的比值升高,从而提高果实的品质,梨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变化与砧木种类有关,特别是当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时,将梨果实有机酸代谢类型分为苹果酸优势型和柠檬酸优势型的分类方法难以应用。  相似文献   
32.
为评估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状态及空间分异态势,选取山东省章丘市为研究区,系统采集425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铬(Cr)元素含量,采用描述性统计特征评估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富集状态;获取与土壤采样同期的Landsat-8 OLI遥感数据,将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要素作为自变量,测定的土壤Cr元素含量为因变量,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土壤重金属空间模拟模型,完成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预测和空间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r含量均值高出土壤元素背景值37.22%,但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表明土壤中Cr的富集在可管控范围内;随机森林算法支持的空间模拟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度,精度系数R2和RMSE值分别为0.87和7.19,优于普通克里格法(R2=0.66,RMSE=13.15)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模拟。  相似文献   
33.
水合物颗粒间粘附力是影响水合物聚集体尺寸及其宏观流动特征的主要因素,明确粘附力变化规律及机理对防止水合物堵管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微机械力(Micromechanical Force,MMF)实验装置可从微观角度直接测定粘附力,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水合物粘附行为研究仪器。综述了目前基于MMF的水合物颗粒间粘附力实验研究进展,讨论了温度、颗粒间接触时间、添加剂及原油中天然组分等因素对粘附力的影响,深入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缺乏准液层特性研究、毛细液桥固化过程描述不完善、阻聚剂与原油中天然组分间协同作用鲜有涉及等问题,并从MMF与原子力显微镜及原位拉曼光谱相结合、MMF与宏观流动实验相结合等方面对未来水合物颗粒间粘附力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水合物粘附理论继续深化提供思路。(图6,参51)  相似文献   
34.
为探明减氮配施缓释氮肥对棉田土壤酶活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减氮、配施不同比例缓释氮肥对棉花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无机氮含量、氮肥利用率及棉花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新陆早64号"棉花品种,设置2种施氮方式,分别为常规全施尿素(T2)和缓释氮肥与尿素不同比例配施(US),配施处理按照施氮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不减氮U0.8S0.2(T3)、U0.6S0.4(T4),减氮20% U0.6S0.2(T5)、U0.4S0.4(T6),减氮40% U0.4S0.2(T7)、U0.2S0.4(T8),不施氮肥(T1)为对照,共8个处理。对棉花不同生育期内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无机氮含量及成熟期棉花氮素含量和产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计算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与常规全施尿素相比,配施缓释氮肥能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含量,其中,以缓释氮肥与尿素4∶6配施(T4)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最大,较常规全施尿素(T2)在棉花苗期、蕾期、花期、铃期和吐絮期分别提高了14.07%,11.05%,7.58%,6.22%,6.65%;T4处理的土壤全氮在花期显著高于常规全施尿素(T2)处理,达到1.24 g/kg。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T5、T6)处理各生育时期的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铵硝态氮含量与常规全施尿素(T2)间无显著差异,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T5、T6)处理成熟期土壤脲酶活性与硝态氮含量较不减氮T4处理分别减少了28.20%,26.40%和11.13%,8.32%。此外,减氮20%(T5、T6)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全施尿素(T2)处理,分别为62.09%和62.43%,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常规全施尿素(T2)间无显著差异。综上,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T5、T6)处理与常规全施尿素(T2)处理相比土壤酶活性、无机氮含量及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T2处理,可以确保棉花全生育期的氮素供给,避免[JP]氮素的大量浪费,达到棉花高产及氮肥高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