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35篇
  2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水稻籼粳分类体系的初步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8重组自交系(RIL)为研究对象,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94对及籼粳特异性28对共122对SSR引物对群体进行标记分析,对与籼粳分类相关的程氏指数各性状进行QTL分析,找出与程氏指数各性状连锁的34对标记,运用这34对标记及28对籼粳特异性标记进行群体籼粳血缘测定,探讨引物类型对分类的影响;并按在每条染色体上均匀选取大约3,5,8对引物共计34,65,90对引物进行群体籼粳血缘测定,探讨引物数量对分类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方法都将群体划分为以偏粳到粳类型居多的连续分布,籼及偏籼呈极少数.按血缘来源为50%的界限进行籼粳划分对比发现28对籼粳特异标记及34对与程氏指数连锁标记与总122对标记的相符度分别为96%和90%,均匀选取34,65,90对引物与总122对标记的相符度分别为91%,97%和99%,28对籼粳特异标记及65对均匀选取标记与122对标记的分类结果相符度均在95%以上,用较少的引物即可以对群体的籼粳血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2.
播种期对粳型超级稻产量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沈农265为研究对象,通过播种期和插秧密度2项处理,对群体叶面积指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推迟播种期会显著降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从而使产量受到影响,增加插秧密度可增加有效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叶面积指数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播种过晚会因缩短生殖生长的时间而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73.
选用水稻直立穗型品种辽粳5号和弯曲穗型品种丰锦配制辽粳5号/丰锦组合,通过对P1、P2、F1、F2、B1和B2的颈穗弯曲度和穗角的调查,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了粳稻穗直立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直立穗型性状的遗传无论是从颈穗弯曲度评价,还是利用穗角评价都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式.且两对主基因间都存在互作.从F2估计,颈穗弯曲度在辽粳5号/丰锦组合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8.41%,穗角在该组合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9.04%.  相似文献   
74.
用SSR标记评估东北三省水稻推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53个SSR标记和24个表型性状分析东北三省107个水稻推广品种,探讨东北水稻推广品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不同育成年代、省份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互补性。结果表明,表型遗传多样性高于DNA水平,年代间表型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地区间无明显相似性。东北水稻推广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狭窄,随着时间推移增加的新等位基因多于消失的旧等位基因数。三省水稻推广品种遗传多样性呈现黑龙江>吉林>辽宁的趋势,但由于地区间频繁引种,东北水稻品种在区域上的遗传分化已不明显,其差异主要来源于品种间的基因型差异。不同省份存在较多的互补等位变异,最多的在黑龙江和辽宁之间。不同省份和不同年代间分别拥有各自特有和特缺的等位变异。参试品种可分为5个类群,每一类群均有两个以上年代(省份)品种分布。  相似文献   
75.
在应用水稻株型设计系统(Rice Plant Type Design System,RPTDS)进行虚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在非自然群体中进行的田间实验以及穗重模型,对超级稻沈农265的田间配置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序群体产量水平受田间配置方式影响较小,在沈阳及其周边地区最优配置方式为南北行向,35 cm×14.3 cm行株距,理论穗重3.32 g;中下部叶片对穗重贡献率高的配置方式理论穗重较高;有序群体的产量水平高于无序群体。因此可通过重塑株型,使光能在群体中相对均匀分布,进而通过促进中下部叶片光合能力的提高而提升产量水平。其中,倒三叶的形态、位置在株型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77.
水稻直立穗型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嘉宇  徐正进  张世春 《种子》2005,24(8):58-61
穗部性状差异常常是引起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米质差异的主要原因,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穗部性状间及其与其它性状关系的研究,对于穗型缺乏深入的研究.鉴于穗型与群体的构成和产量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稻不同穗型品种间的主要研究结果,围绕穗型,从遗传、群体生态条件、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穗型在水稻超高产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袁媛  唐亮  王嘉宇  徐正进 《种子》2008,27(2):1-7
以北方杂交粳稻所衍生的两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试验材料,对其叶型性状进行了分析,探究北方粳稻叶型特征及最优叶型模式.结果表明,两群体高产和超高产类型总体的叶型为上部叶片直立,下部叶片披散,剑叶的角度略大于下部叶片的角度.超高产类型的倒二叶基角一般为13~14°,张角在13~16°之间,而倒三叶的基角为17°左右,张角20°左右,倒四叶的叶角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79.
功能性材料生物炭的农田应用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功能性材料,生物炭在应对耕地质量退化、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等问题上表现出了独特的作用.综述了生物炭的理化特性及其在农田应用的效应和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扼要地分析了生物炭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难点和研究方向,以期为生物炭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0.
以直立穗型品种辽粳5号和弯曲穗型品种丰锦及其杂交衍生的4个RILs株系为试验材料,研究水稻穗不同部位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穗型水稻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的差异主要由中、下部二次枝梗籽粒差异较大引起的,特别是下部二次枝梗籽粒精米率较低是直立穗型品种碾磨品质明显低于弯曲穗型品种的主要原因。不同穗型品种穗内不同部位籽粒的外观品质差异较小,只有粒长和粒宽比表现为弯曲穗型大于直立穗型。蒸煮和食味品质在不同穗型间差异不明显,穗上不同部位籽粒间蛋白质的含量差异较小,直链淀粉的含量表现为一次枝梗籽粒小于二次枝梗籽粒,食味值表现为一次枝梗籽粒中部的要好于上部和下部,二次枝梗籽粒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