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13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王俐媛  王坚  李雪枫  赵元辰  许超 《草地学报》2022,30(11):3018-3025
为探究根系分泌物在牧草与杂草种间相互干扰中的作用,采用营养液水培和土壤盆栽法研究‘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Sw. ‘Reyan No.2’)和鬼针草(Bidens pilosa L.)根系分泌物对彼此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植株体接触情况下,柱花草根系分泌物对鬼针草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而鬼针草根系分泌物对柱花草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柱花草和鬼针草在根系不完全接触时的根长、根体积、生物量均高于根系自由接触(P<0.05),根系无接触时二者的根长、分枝数、生物量也均高于根系自由接触(P<0.05);竞争效应分析发现,根系不完全接触时柱花草的竞争能力强于鬼针草,而根系自由接触时竞争能力弱于鬼针草。说明土培伴生生长时柱花草根系分泌物也可以抑制鬼针草的生长,但鬼针草能通过增强地上部竞争能力来抵御柱花草根系分泌物的化感干扰,二者的种间关系是资源竞争和化感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52.
[目的] 探讨自然降雨条件下甘蔗种植方式(宿根和新植)对坡地的土壤侵蚀及氮素流失特征的影响,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和甘蔗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基于径流小区原位观测试验,以10°赤红壤植蔗坡地为研究对象,设置甘蔗宿根和新植两种种植方式,测定自然降雨条件下坡面径流、侵蚀量及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量,获得自然降雨条件下宿根蔗和新植蔗坡地土壤侵蚀特征和氮素流失的特征。 [结果] ①2021年5-10月宿根蔗和新植蔗地分别发生侵蚀性降雨40场和43场,累计侵蚀性降雨981.8 mm和1 013.0 mm。蔗地径流、侵蚀量及氮素流失量均集中在6月,径流和侵蚀泥沙中硝态氮和铵态氮主要随地表径流流失,占径流侵蚀氮素流失总量的96.0%以上;径流中的氮流失以硝态氮为主(>70.0%),而侵蚀泥沙中则以铵态氮流失为主(>80.0%)。宿根蔗坡面径流、侵蚀量较新植蔗减少了31.8%和83.5%,径流中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量减少了56.7%和51.9%,侵蚀泥沙中则减少了85.4%和60.2%。 ②次降雨条件下,蔗地坡面径流、侵蚀和氮素流失随降雨量波动变化,宿根蔗和新植蔗地的径流、侵蚀量及氮素流失量主要发生在2021年6月3-24日降雨中,且整体上均表现为宿根蔗小于新植蔗。随着甘蔗的生长,蔗地坡面径流、侵蚀及其携带氮素流失量均逐渐减小。 ③最大30 min降雨强度(I30)和降雨量是影响蔗地径流中和侵蚀泥沙中氮素流失的主要因子;最大60 min降雨强度(I60)和I30分别是影响宿根蔗和新植蔗坡面径流侵蚀的最主要降雨因子。 [结论] 蔗地坡面土壤径流、侵蚀泥沙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以地表径流中的硝态氮流失为主;与新植蔗相比,宿根蔗在甘蔗苗期和分蘖期可以有效降低坡面径流侵蚀及氮素流失,伸长后期二者差异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253.
为探究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americana)青贮饲料中优质乳酸菌的主要种类及其性质,本研究以‘热研4号’王草为对象,用传统微生物培养、生理生化特征分析与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王草青贮饲料上附着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筛选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王草青贮饲料中分离得到了117株乳酸菌,能在8 h内快速繁殖和产酸,没有迟滞期,培养24 h可使发酵液pH值降至3.89~4.22的菌株有4株,它们分别为戊糖片球菌(K1和K2)、乳酸片球菌(K3)和粪肠球菌(K4);但只有K1,K2和K4这3株菌株在培养基的NaCl浓度为3.5%和7.5%,pH值为3.5~8.0,15~45℃的环境中均能良好生长,均能利用至少8种碳源;其中K4菌株不但能利用15种碳源,还能耐受50℃高温。综合以上考虑,本试验筛选出的戊糖片球菌(K1,K2)和粪肠球菌(K4)具有成为王草青贮饲料生产使用的优质乳酸菌添加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