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本文以“模型制作”课为例,对“互动-实践”这一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教学效果表明:经过两学年的教学实践,采用“互动-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取得了双赢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耕作与水肥耦合对冷凉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的耕作方式和水、肥管理组合模式,以吉宏6号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各组合模式下的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及生育期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深耕+常规施肥+常流水灌溉模式(T1)、深耕+减施氮肥+耐冷灌溉模式(T2)与深耕+增施氮肥+耐冷灌溉模式(T3)水...  相似文献   
33.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爆破装置,可用于木材微爆破处理.其原理是用高压气体给木材加压,当木材内外压力平衡时,利用快速排气活塞将高压气体释放,使木材内部的气体快速排出,实现微爆破.该装置提高了木材的通透性能,为木材改良处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4.
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比较了短翅材小蠹[Xylosandrus brevis(Eichhoff)]和两色材小蠹[Xylosandrus disclor(Blandford)]成虫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2种雌成虫体均为圆柱形,前胸背板均无刻点区。雌成虫鞘翅截面沟间部在倒伏的茸毛丛中。短翅材小蠹竖立着1列鳞片,而两色材小蠹则是有1列较粗长的茸毛。短翅材小蠹雄成虫体长明显长于两色材小蠹,前者体圆柱形,前胸背板前面部分两侧上翘,前胸背板有纵中线,鞘翅形成截面,而后者体扁平,前胸背板无纵中线,鞘翅形成斜面。2个种雌成虫非常相似,不易区别,而雄成虫则形态差异较大,较易区别。  相似文献   
35.
为配合宁波保国寺大殿保护和未来修缮的需要,对保国寺大殿古建筑主要木构件木材进行了属种鉴定。采用切片、光学电子显微镜拍照、宏观和微观特征分析等方法,对287个试样进行了属种鉴定。结果表明:保国寺大殿的木构件共有9个属种,分别是杉木属、硬木松属、云杉属、扁柏属、落叶松属、水松属6个属的针叶材和龙脑香属、锥木属、板栗属3个属的阔叶材。  相似文献   
36.
以现场检测古建筑木构件的缺陷和评价残余弹性模量为目的,采用三维应力波的方法对保国寺大殿C1柱进行了现场勘查。结果表明:三维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可较好地进行现场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的检测,不仅可以现场检测同一高度截面内的缺陷状况,而且还可以现场检测不同高度的截面之间的缺陷状况;通过波速在不同截面之间的变化状况,说明柱子的缺陷主要存在于近地面区域;三维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还可较好地进行现场古建筑木构件平均残余弹性模量评价,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对柱子的平均残余弹性模量的测定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7.
巨大芽胞杆菌在3种固沙植物根部的定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200μg?mL-1的卡那霉素标记巨大芽胞杆菌菌株R,并获得抗药标记菌株,明确其在固沙植物杨柴、柠条和油蒿根上的定殖能力。将标记菌株制成菌液,浸种接种至杨柴、柠条和油蒿的种子,待种苗根系生长至约12cm后,测定R菌株在三种植物不同根段的定殖密度和根际效应。结果表明标记菌株在灭菌土壤中定殖密度比在自然土中大,根系不同部位标记菌株定殖密度表现为从上到下逐渐减小,0~3cm根段标记菌株在根际的定殖密度达到最大,9~12cm根段几乎不能分离到标记菌株。三种植物中,杨柴的根际效应最显著,标记菌株在油蒿根际的定殖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38.
施用不同改土物料后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的微生物菌肥应用于改良因长期连作、土壤过度使用等问题的云南省大理州植烟土壤,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此基础上通过选用不同改土物料(祥云管盛有机肥、弥渡国发有机肥、福建三炬固体菌肥、福建三炬液体菌肥)为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其对土壤pH及其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土物料后,植烟土壤pH值表现为先升后降的阶段性变化,至烤烟移栽30 d以后逐渐趋于稳定,而且以施用微生物菌肥的处理上升最为显著;植烟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呈递增趋势;植烟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之后趋于平稳。施用微生物菌肥的处理,pH值在移栽后15 d高于对照,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他时间段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对土壤有机质无明显影响;碱解氮在移栽后30、45 d高于对照,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在移栽30 d后施用微生物菌肥的处理碱解氮含量比对照增加了42.7%~53.1%;整个生育期速效磷含量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在移栽后45 d施用液体微生物菌肥达到最大值(22.81 mg/kg);速效钾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但后期生长缓慢,其中,在移栽后15 d施用液体微生物菌肥达到最大值(258.75 mg/kg)。不同处理以液体微生物菌肥对强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固体微生物菌肥次之。施用福建三炬液体微生物菌肥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调节土壤养分变化规律、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的养分供给,从而实现强酸性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9.
为将木材制备成具有密闭性的包装材料,以速生杨木试件为材料,探讨浸泡、喷水2种处理方式对速生杨木试件水分分布、密实化后断面密度与密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浸泡、喷水处理,试件表层含水率由5.21%分别提高到28.38%、24.08%,喷水和浸泡处理几乎可达相同的效果;无论喷水还是浸泡处理,试件的最大含水率与密实化后试件的最大密度均出现在试件表层,经浸泡、喷水处理的密实化试件表层密度分别达1.17、1.06 g/cm3;随着最大断面密度的增加,密实化试件的平均透气速率从106.08×10-7 L·mm-2·min-1降到2.76×10-7 L·mm-2·min-1,降低了97.97%,泄漏率从28.78×10-2 h-1降到0.58×10-2 h-1,降低49.62倍,密封等级提高到3级。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