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胍基乙酸作为一种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改善肉品质、促进能量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动物营养学家关注。为胍基乙酸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综述了胍基乙酸的代谢途径及在家禽、家畜及水产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杂交构树青贮(Broussonetia papyrifera silage)对务川白山羊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选择64只健康务川白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公母各半,分开饲养),粗饲料分别饲喂100%青贮玉米(Cs组)、20%杂交构树青贮+80%青贮玉米(LBP组)、50%杂交构树青贮+50%青贮玉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高羊茅蓝光受体家族基因(FaFKF1),分析其序列特征及亚细胞定位,并检测其在不同光照处理下的节律表达特征,为探索其在成花中的调控机制及高羊茅光周期适应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ACE方法克隆FaFKF1基因cDNA全长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pCAMBIA1300-FaFKF1-GFP融合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染烟草表皮细胞,观察荧光信号以确定蛋白亚细胞定位情况。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FKF1基因不同光照处理和不同生长阶段的节律表达特征。【结果】克隆获得FaFKF1基因cDNA全长为2266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881 bp,编码626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68.89 kD,理论等电点(pI)为5.76,脂肪系数为80.99,不稳定指数为39.81,属于较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FaFKF1蛋白的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24.92%),无规则卷曲(44.89%)、延伸链(23.16%)和β-转角(7.03%)。FaFKF1蛋白与大豆(NP_001235886.2)、大麦(KAE8795993.1)和二穗短柄草(XP_003577479.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为79.50%~87.68%,且与二穗短柄草FKF1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大麦和小麦。长日照处理下,FaFKF1基因在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的叶片中均有表达,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也较相似,均在ZT8时(即下午16:00)达最高峰,呈现出24 h的昼夜节律,但在孕穗期和抽穗期的相对表达量明显较高。在长日照和短日照基础上施加不同光照处理下,FaFKF1基因均能通过自身调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虽然表达峰出现时间不一致,但整体上能维持24 h的昼夜节律。【结论】FaFKF1基因在细胞核发挥作用,且在不同光照下均呈现节律表达,受光周期的诱导调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溶磷菌如何响应和应对缺磷,将难溶性磷转变成可溶性磷的机制。利用贵州多花木兰根际土壤分离筛选获得溶磷菌株PD19-4,设置无磷(CK)、难溶性磷(UP)和可溶性磷(SP)3种磷元素条件下培养,并采用LC-MS/MS 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其在不同磷元素条件下培养产生的差异代谢物。经形态学鉴定、理化特性比较和16S rDNA序列比对NCBI数据库,发现PD19-4与巴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aetica)最相似,且同源性达99.65%。代谢组分析发现:(1)菌株代谢物共鉴定出253个。CU(CK∶UP)、CS(CK∶SP)和US(UP∶SP)中差异显著下调的代谢物有68、101和108个。代谢物中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碳水化合物和核苷酸类差异物最多;(2)与CK相比,UP和SP中共同上调较明显的代谢物有磷酸糖类D-甘露糖6-磷酸、D-木酮糖-5-磷酸和核酮糖-5-磷酸类物质,且仅在UP中最活跃的代谢物是D-葡萄糖-6-磷酸和2-脱氧核糖1-磷酸。与UP相比,CK和SP中有机酸类精氨基琥珀酸差异倍数较大且相反,分别为17.28 log2FC和-17.28 log2FC;(3)KEGG注释和富集,与SP相比,CK和UP都共同富集在精氨酸、脯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代谢途径、碳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及ABC转运体通路。仅在US中富集的代谢通路有嘌呤代谢、氧化磷酸化、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综合以上,溶磷菌株从可溶性磷转到难溶性磷环境中,主要通过增加有机酸类和氨基酸类代谢物,同时增强嘌呤代谢、氧化磷酸化、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及磷酸戊糖途径来提高溶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