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以玉米秸秆不还田为对照(CK),设置秸秆覆盖还田、秸秆旋耕还田和深翻秸秆还田3种方式,测定不同方式对玉米田有机质、养分含量、AM真菌侵染效应及GRS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CK相比,连续2年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有利于AM真菌生长代谢及对根系侵染效应的发挥,且3种还田方式中,秸秆深翻还田效果最显著,可使AM真菌对玉米根系的侵染频度提高88.67%;侵染强度提高300.66%;孢子数增加106.67%。  相似文献   
12.
水稻旱直播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一直以来我国水稻以育秧移栽淹水种植为主,水资源不足成为限制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该问题,水稻旱直播迅速发展起来。为促进我国水稻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综述了水稻旱直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水稻旱直播是一项节水、节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栽培模式。同时也阐述了水稻旱直播关键技术,分析了水稻旱直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为今后水稻旱直播的研究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开展定位试验,设置旋耕秸秆不还田、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和深翻秸秆还田3种方式,测定玉米生育期内,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根际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苗期至吐丝期,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迅速增加,吐丝期达到最大值后逐渐降低。和旋耕秸秆不还田相比,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和深翻秸秆还田可提高玉米生育中后期菌群数量及酶活性,且深翻秸秆还田作用效果更为显著,说明深翻秸秆还田对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玉米秸秆覆盖还田(SCR)、旋耕还田(SPR)、翻埋还田(SDPR)和不还田(CK)4种方式,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玉米根系活力、株高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还田使土壤容重下降3.24%~5.76%,孔隙度增加4.08%~5.89%,土壤含水率增加6.43%~10.86%。秸秆还田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且SDPR处理效果最好。秸秆还田有利于玉米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SDPR处理产量和WUE最高,其次为SPR和SCR处理,CK最低。SDPR、SPR和SCR处理较CK增产15.14%、9.41%和5.06%,WUE提高28.62%、22.67%和18.11%。  相似文献   
15.
深松对半干旱区土壤蓄水能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深松耕作在半干旱地区效果,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秋季深松(A)、春季深松(B)、常规耕作(旋耕)(C)对耕层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25cm土层内处理A和处理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处理B和处理C土壤容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深松增加了土壤蓄水量,处理A的土壤含水量在3个土层中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处理B和处理C;处理A产量(11 274kg·hm-2)最高,处理B产量为11 018kg·hm-2,分别较处理C增产8.70%、5.86%,且处理A、处理B与处理C产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半干旱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垄作(传统)、留茬平作(留高茬30cm)、灭茬平作3种耕作处理方式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个耕层中可以看出,在玉米生长发育时期内留茬平作的土壤含水量略高于常规垄作和灭茬平作。播种、苗期到拔节时期常规垄作不同土层的温度均高于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垄作的产量明显高于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常规垄作的20m2穗重比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高13.2%和5.6%。垄作产量比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高16.1%和7.3%。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一直是玉米生产大国,玉米秸秆产量极为丰富。为充分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简要介绍了玉米秸秆在农业、畜牧业和工业中的综合利用途径,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总结出针对农村不同地区应当采取不同的玉米秸秆利用方式,加强秸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玉米地膜覆盖技术是龙江县玉米生产应用最广的农业技术之一,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巨大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污染危害。通过系统分析龙江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地膜残留污染特点,提出了解决龙江县地膜残留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耐旱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干旱胁迫灌水与浅水灌溉对照处理条件下水稻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变化,探讨了20份水稻种质资源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水稻生育期延长,农艺性状及产量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处理条件下水平。从抗旱指数与理论产量综合评价,垦01-1387、垦稻12、绥粳3、松粳4、北稻4等品种(系)的抗旱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建立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新模式,配套相应机具设备而进行本试验。研究比较了大垄垄上双行直播、小垄直播两种栽培方式。通过对土壤含水量、生物产量、籽实产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垄栽培方式比直播能显著提高玉米籽实产量与生物产量,籽实产量大垄较对照增产6.3%,保持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