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为明确有机肥还田+保护性耕作措施下黑龙江省西部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的双提升技术效果,2021年10月,在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开展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5个处理:有机肥+深松40 cm(YS40)、秸秆留茬+深松40 cm(WS40)、有机肥+旋耕20 cm(YS20)、秸秆留茬+旋耕20 cm(WS20)、有机肥表施+免耕(YB);一个对照:秸秆留茬+免耕(CK)。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的处理能够提升深土层土壤肥力,在20~40 cm土层中YS20处理与CK处理相比有机质和全氮依次提升11.56 g·kg-1和0.57 g·kg-1;40~60 cm土层中YS40处理与CK处理相比有机质和全氮依次提升2.83 g·kg-1和0.28 g·kg-1。土壤结构方面,在0~20 cm土层中YB处理的容重较CK降低17.5%、含水量提升35.5%,40~60 cm土层中YS40处理的容重较CK处理降低5.3%、含水量提升38.4%。有机肥与保护性耕作处理提高了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第二年的YS40、YS20、YB处理较CK处理分别增产14.5%、18.5%、11.4%。收益分析表明,与CK处理相比,2021年YB处理和2022年YS20处理收益增加最多,分别增加5 770元·hm-2和5 223元·hm-2。综上所述,黑龙江省西部薄层黑土实施有机肥还田+保护性耕作是提升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储量、全氮、全氮储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2.
针对黑龙江省花生产量低、栽培方式落后等现状,进行了花生栽培模式对比试验,选出适宜花生高产的栽培模式,并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3.
耕作方式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下,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垄作、灭茬平作对耕层土壤水分状况、地温状况和玉米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垄作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苗期地温,灭茬平作土壤含水量高于常规垄作,灭茬平作处理比常规垄作处理增产3.6%。  相似文献   
84.
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旱直播的出现和发展为水稻产业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黑龙江西部地区降水少、灌溉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围绕旱直播配套品种、机械播种、除草、节水灌溉等技术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水稻旱直播轻简化栽培技术体系。与农民传统插秧淹灌栽培模式相比,轻简化栽培模式下可节水2435.0m3/hm2,节水率达19.78%。同时,它能明显减少人工操作环节,轻简省力,有利于大面积作业。该模式可节省成本3237.0元/hm2,经济效益增加3974.1元/hm2,增效33.20%。  相似文献   
85.
为解决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稻种植水分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开展节水技术研究,最终建立渠道防渗结合间歇灌溉的综合节水模式,实现水稻生产节水、节本、增效。结果表明: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可减少输水损失,应用间歇灌溉可减少田间灌水损失;集成的综合节水模式和相邻地块的常规种植相比,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均有所增加,穗粒重和产量明显提高,产量增加5.87%;WUE_(总水分)提高17.95%;节约成本投入285元·hm~(-2),经济效益增加1 842.9元·hm~(-2),增幅14.26%。  相似文献   
86.
密度和施氮量对糜子产量及综合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提高寒地半干旱地区糜子产量,采用裂区设计,密度为主区,设4个水平,45万株/hm2,52.5万株/hm2,60万株/hm2,67.5万株/hm2;施氮量(纯氮)为亚区,设5个水平,0、45 kg/hm2、60 kg/hm2、135 kg/hm2、180 kg/hm2,共20个处理,对糜子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比较产量差异及叶绿素、叶面积、土壤碱基氮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密度在60万株/hm2,施氮量在60 kg/hm2策略下,既能获得较高产量又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在低密度条件下,应适当增加施氮量,增加养分,促进分蘖,随着密度的增加,应适当减少施氮量,控制分蘖,使糜子收获时的密度达到或接近62万株/hm2~69万株/hm2这一范围内最适密度。  相似文献   
87.
寒地玉米幼苗早发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品种吉单517为试材,于2010年在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进行了玉米幼苗早发抗旱增产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生育期均较对照提前2 d,分别增产10.7%、6.7%、12.5%、4.9%、5.5%、4.5%,其中,磷酸二铵水处理、磷酸二铵+活化剂水处理与对照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8.
旱地玉米节水灌溉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进行了玉米节水灌溉方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渗灌、膜下滴灌、喷灌、隔沟灌较对照(传统沟灌)生育期提前,分别增产25.7%、28.3%、11.7%、4.2%。分别节水82.9%、78.6%、48.6%、42.8%。综合结果得出,膜下滴灌、喷灌和隔沟灌节水灌溉方式可在半干旱地区玉米栽培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谷子矮化处理对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谷子抗倒伏能力,研究矮化处理对谷子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早期喷施矮壮剂能显著降低株高、鲜重,缩短节间长度,提高茎秆抗折力、根重及茎粗等指标,从而增加倒伏指数和倒伏系数,并且产量没有明显降低。矮化处理能显著提高谷子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90.
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1份谷子种质资源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千粒重、株高和穗长的遗传力较高,受环境影响较小,可在早世代进行选择;穗重、生物产量和穗粒重的遗传变异系数大,相对遗传进度较大,直接选择效果较为理想;相关分析表明:穗粒重与穗重、生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穗重、生物产量和穗长三者之间相互呈极显著正相关且遗传力较高。因此,可以通过对穗重、生物产量和穗长的选择来间接提高穗粒重,进而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