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2篇
  24篇
综合类   22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63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电解质和蛋白质水平对家禽体内酸碱平衡的影响。选取5周龄金定鸭240只,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分别饲喂相同代谢能水平(11.7 MJ/kg),不同粗蛋白质水平(16%或19%)和电解质水平(-50、150、250、350和500 mmol/kg)的10种饲粮。血液生化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日粮蛋白质和电解质水平互作对pH、CO2浓度、渗透压、HCO-3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阴离子间隙的影响不显著(P>0.05)。CP为16%,日粮电解质平衡(dietary electrolyte balance,DEB)为-50 mmol/kg组血液pH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CO2、HCO-3浓度和渗透压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蛋白质和电解质水平互作对钠、钾、氯离子和肌酐的浓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钙、磷、镁离子、血清尿素氮、葡萄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代谢试验结果显示:粗蛋白质的利用率各组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质为16%、DEB为500 mmol/kg组蛋白质利用率最高;粗蛋白质为19%、DEB为250 mmol/kg组最低。钙、磷、钾、铜和锰的利用率粗蛋白质为16%、DEB为500 mmol/kg组最高。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为19%组粗蛋白质及各种矿物元素的利用率都低于粗蛋白质为16%组。日粮电解质和蛋白质水平对家禽体内酸碱平衡有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2.
摩本杂F1奶水牛泌乳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昆明小哨开展摩本杂F1水牛的泌乳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该杂交牛的泌乳期相对较长,少数个体可长达370 d以上,一般平均为292±45.5 d;一个泌乳期的正常泌乳量平均为2015.38 kg(1761.25~2299.54 kg),平均日产乳量6.39 kg。  相似文献   
33.
冯望宝  王安 《中国家禽》2007,29(11):14-17
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4周龄健康金定育成鸭120只随机平均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鸭,锌添加水平依次为0、30、60、200、1000mg/kg,试验期为8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育成蛋鸭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缺锌(第1处理组)和高锌(第5处理组)均能显著影响育成鸭体增重和免疫性能,笼养蛋鸭育成阶段在饲喂玉米-豆粕型实用日粮(含锌32.9mg/kg)时再添加锌30mg/kg可满足生长需要,适当增加日粮锌含量可提高免疫功能,建议蛋鸭在笼养条件下育成阶段饲粮锌的添加水平为30~60mg/kg。  相似文献   
34.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到来及其对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自19世纪40年代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和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创立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以来,以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主导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孕育,在生物科学和技术取得了新的重大的突破,带来了20世纪中叶农业的产业革命和农业的高速发展。农业是从事生物性生产的产业,生产的原材料即是生物本身,因而育种技术始终占有重要位置。20世纪初开始建立和当今仍起主导作用的常规育种技术,主要是利用有限的种内杂交优势,而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伟大之处在于突破了动物、植…  相似文献   
35.
冷应激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应激可导致肉鸡生长缓慢、发病及死亡率高等,制约着养鸡业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冷应激对内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家禽日粮电解质平衡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物元素在动物营养中处于重要地位。通过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人们已对多种矿物质元素,如常量元素钙、磷、钠、钾、氯等功能特性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但对日粮不同矿物质离子的互作平衡间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探索。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旨在研究温度与饲粮维生素C水平蛋鸭的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2周龄金定鸭216只,温度设低温(2±1)℃和适温(18±1)℃2个水平;饲粮中的维生素C添加水平分别为0、200和800 mg/kg.试验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验鸭.试验期为6周.试验结果表明:1)低温使血清维生素C浓度显著降低了27.78%(P<0.05),对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白介素2(IL-2)、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瘦素(Lep)、皮质醇(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含量影响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200 mg/kg维生素C时,血清维生素C、IGF-I、Lep水平显著升高(P<0.05),Cort浓度显著降低(P<0.05);3)温度和维生素C的交互作用对Cort的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IGF-I、Lep、IgG和IgA的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GH、Ins、维生素C、L3、T4及各个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没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提示,低温影响后备蛋鸭血清维生素C的浓度,但饲粮中添加200 mg/kg维生素C时,可提高在低温条件下的后备蛋鸭血液维生素C的水平、提高血液中Lep和IGF-I的浓度、增强机体抗氧化和抗寒冷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36头奶水牛在全放牧条件下,测得第一胎305 d平均泌乳量为2 015.38 kg,平均日产奶量6.39 kg;以第2~4个泌乳月达到高峰,7个月后,随着泌乳期的增加,泌乳量下降.在此基础上为云南奶水牛的发展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39.
40.
妊娠毒血症也称为母畜肥胖综合征,是妊娠末期母畜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代谢病,以低血糖、酮血症、虚弱和失明为主要特征。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母畜日粮能量水平过高,母畜变肥而引起的消化、代谢、生殖等机能失调的综合表现。临床上以食欲废绝、胃肠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