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绿原酸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本文为研发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新药绿原酸注射剂,进行其在抗菌、抗炎、调节免疫力方面的实验研究.方法:采用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绿原酸对引发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二甲苯致炎模型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促进SRBC抗体的产生,与生理盐水、环磷酰胺对照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还能促进小鼠胸腺、脾脏免疫器官细胞的增殖,与环磷酰胺阴性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62.
探讨线粒体凋亡途径在硫酸黏菌素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作用。取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用含0、62.5、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DMEM培养液,作用24 h,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色素C(Cyt-C)、Bax、Bcl-2蛋白表达含量,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剂量组细胞PC12细胞Cyt-C、Bax蛋白表达量、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线粒体途径介导PC12细胞凋亡是硫酸黏菌素神经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3.
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方法的筛选及其抑菌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超声波法、索氏法、改良索氏法3种方法分别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用紫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同时用金银花乙醇提取物及纯化的绿原酸对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改良索氏法为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的最佳方法,获得绿原酸的提取率显著高于其他方法(P<0 01),提取终产物与标准品的最高吸收峰均在327nm处,终产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为64 01%。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金银花醇提物极敏感,乳房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对其高敏,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对其中敏;绿原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 58g/L、3 16g/L、3 16g/L、6 32g/L、1 58g/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 58g/L、6 32g/L、3 16g/L、6 32g/L、3 16g/L。  相似文献   
64.
为了探究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对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优选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白头翁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7,100℃提取6 h,提取6次,白头翁水溶性多糖含量为5.07%。为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探究白头翁水溶性物质的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对水溶性物质浸膏率的影响,从而优选白头翁水溶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白头翁水溶性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17,100℃提取6 h,提取6次,白头翁水溶性物质浸膏率为21.12%。本研究为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本实验旨在探索建立银翘天甘复方制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检测波长为327nm;薄层色谱法(TLC),展开剂为乙酸丁酯-甲酸-水(7.5:2.5:2.5).结果表明:绿原酸浓度为2.5~15μg/mL时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1897C-0.0033,r=0.9997(n=5),回收率为99.4%,RSD为0.2%.薄层色谱能将复方制剂中的绿原酸很好的分离出来,样品中的绿原酸比移值(Rf值)=0.28±0.01(n=5),与对照品之间的Rf值基本一致.银翘天甘复方制荆中舍有绿原酸,且UV、TLC可作为银翘天甘复方制剂中绿原酸的定性分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7.
为获得大黄芩鱼散半仿生提取物的制备工艺,本研究以均匀实验设计U5(53)安排实验,考察提取溶媒pH、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物抗鹅沙门氏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影响,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结果显示:大黄芩鱼散半仿生提取最优的工艺为pH 8.3,料液比1:40,提取时间0.5 h,对鹅沙门氏菌的MIC为(9.10±0.11)mg/mL,HPLC可以同步检测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有黄芩苷、槲皮素、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 [关键词] 大黄芩鱼散|半仿生提取|均匀实验设计  相似文献   
68.
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植是陕南山区粮食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文章通过设置两个帯型、三个密度,研究结果表明,1.67 m双套双带型中马铃薯的适宜密度为667 m 3 500株时产量最高、效益较好。1.1 m双套单带型中马铃薯的适宜密度为667 m 4 500株时,产量最高、效益较好。在帯型选择上应结合市场行情,以效益为指导,选择合适帯型,提高收入。  相似文献   
69.
为探索大黄芩鱼散清热解毒功效的药效物质基础及网络调控机制,首先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选取大黄芩鱼散中 34 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依据TCMSP、Uniprot 等数据库预测化合物作用靶点,利用 Cytoscape 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药理图。网络药理预测发现,34 个化合物可通过80 个靶点发挥作用,其中前列腺素 G/H 合酶 2(PS2)、二肽基肽酶4(DP4)、雄激素受体(ANDR)、热休克蛋白90(HSP90)、前列腺素 G/H 合酶 1(PS1)等 8 个核心靶点与抗炎、解热、免疫调节、镇痛等过程相关,推测大黄芩鱼散通过干预以上过程发挥清热解毒功效。其中主要发挥作用的单体成分有β-谷甾醇、山奈酚、汉黄芩素、芦荟大黄素、芦丁、黄芩苷、大黄酸7个,其可能为大黄芩鱼散的关键药效物质基础。 [关键词] 大黄芩鱼散|网络药理学|药效物质基础|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自制大黄芩鱼泡腾片对养虾池中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采用鉴别培养、生化反应、PCR方法鉴定菌株,并用微孔-平板法测定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具有致病性的菌株有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弗尼斯弧菌(Vibrio furnissii,V.f)和泛菌属的Pantoea eucrina(P.e)。大黄芩鱼泡腾片对V.p的MIC和MBC均为1 mg/mL|对V.f的MIC为4 mg/mL、MBC为8 mg/mL|对P.e的MIC和MBC均为4 mg/mL。由此表明,大黄芩鱼泡腾片对副溶血弧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关键词] 大黄芩鱼散|泡腾片|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