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21.
试验建立了猪尿液中蓖麻碱的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检测方法。尿液样本经聚合物填料固相萃取小柱(反相保留机制)净化,消除了基质的离子抑制效应,达到使用外标法定量蓖麻碱的目的。蓖麻碱的检测使用阳离子方式,以m/z165为定量离子,m/z138、84和82为佐证离子,做选择离子检测。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0.005~1.00μg/ml),方法有良好的线性(R2>0.99),检出限为6pg,定量限为15pg,添加回收率96.4%~101%,相对标准偏差3.74%~5.29%。动物试验显示,猪每千克体重饲喂0.2g的蓖麻粕后,在监测的5~20h内,其尿液中蓖麻碱保持相对较高的浓度。  相似文献   
22.
滤袋技术在饲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滤袋技术(FilterBagTechnology,FBT)用于批量分析饲料中的纤维含量的推广,使ANKOMTech-nology闻名于世。早在1993年ANKOM纤维分析仪就已经被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准确测定酸性洗涤纤维(AcidDetergentFiber,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DetergentFiber,NDF)和粗纤维(CrudeFiber,CF)。基于在纤维分析方面已获得的经验,ANKOMTechnology新近又开发了一项快速批抽提脂肪技术(AcceleratedBatchExtraction,ABE)。ANKOMXT20脂肪分析仪是采用ANKOM技术开发的一项使用普通溶剂快速抽提食品和饲料脂肪…  相似文献   
23.
鱼粉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组胺的HPLC检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鱼粉和肉骨粉作为优质的动物蛋白饲料原料,被广泛应用在动物生产中。其质量的好坏通常以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钙、磷、盐分和灰分等常规指标来衡量。在卫生指标中主要强调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实际上使用不新鲜、腐败霉变的鱼或肉制品制作的鱼粉或肉骨粉产品,其生物胺含  相似文献   
24.
维生素C对早期断奶仔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研究维生素C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以及满足最大免疫应答和最佳生长性能维生素C的需要量。试验采用 96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2 0± 2日龄断奶仔猪 ,按随机区组分为 3个处理 ,日粮VC添加水平为 0 ,75和 30 0mg/kg;每个处理设 8个重复 (栏 ) ,每个重复 4头猪 ,试验期为 2 1天。结果表明 ,添加维生素C可显著增加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数 (P <0 .0 5 ) ;经植物凝集素 (PHA)诱导的皮褶厚度增加 ;但不影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噬中性细胞数 ;VC还有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 ,改善肠道铁吸收能力的趋势 ;维生素C对仔猪生产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5.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了饲料中甲硝唑(MNZ)、地美硝唑(DMZ)、洛硝唑(RNZ)、替硝唑(TNZ)、奥硝唑(ONZ)、异丙硝唑(IPZ)和塞克硝唑(SCZ)等7种硝基咪唑类药物。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磷酸溶液反萃取,MCX柱净化,以0.1%乙酸水溶液和乙腈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 mg/kg和0.1 mg/kg。添加浓度为0.1、1 mg/kg和10 mg/kg时的平均回收率为72.9%~98.8%,变异系数为4.9%~12.1%。  相似文献   
26.
依据已知目标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的母离子和子离子参数,设计了葡萄样品中512种农药和相关污染物的快速筛查分析方法。葡萄样品经打浆、乙腈提取和氨基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重反应监测方式进行筛查检测;以同一保留时间处,目标物两个子离子色谱峰同时出现,作为目标物疑似检出的依据;疑似检出目标物通过与标准物质比较进行确证和内标法定量。实际应用表明,多菌灵、腐霉利、嘧霉胺、烯酰吗啉和吡唑醚菌酯是试验葡萄样品中的主要农药污染物,含量远低于其最大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27.
试验旨在探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光谱快速检测猪预混合饲料中镉(Cd)、铅(Pb)和砷(As)元素的新方法。样品加入淀粉和水,经94℃水浴糊化后,用EDXRF光谱扫描,通过光谱识别进行定性,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各元素的EDXRF谱峰无干扰,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方法线性良好(R2>0.998);Cd、Pb和As的检出限分别为1.06、1.68、1.97 mg/kg;总体回收率为93.72%~105.10%;总体相对标准偏差为2.30%~9.40%。说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能够满足猪预混合饲料Cd、Pb和As快速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8.
内源激素及其受体在板栗雌花分化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板栗雌花分化期是花芽性别分化调控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板栗花芽性别分化的调控增加雌花数,降低雄花数是解决板栗低产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比较完全混合芽和雄花芽发育过程中重要激素含量变化及受体表达,研究重要内源激素在雌花发育时期的作用.[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花芽分化形态,采用酶联免疫法和GPC-HPLC-MS/MS法测定花芽中的内源激素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不同时期板栗内源激素受体基因TIR1、CRE1、GID1的表达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完全混合芽可划分为:休眠后花序原基分化期、休眠后花序原基分化中期、花序原基分化后期、花簇苞片原基形成期、花簇原基分化期和花簇原基形成期6个发育时期.板栗雌花发育过程中花芽中内源IAA的启动时间早于ABA,且在以后的发育时期IAA都高于ABA,混合芽与雄花芽的IAA/ABA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混合芽中IAA/ABA的峰值出现较早,所处的时期与IAA在混合芽中的启动时间一致.在雌花分化末期,IAA含量明显高于GA3和ZR,且在混合芽与雄花芽中IAA含量差异较大.板栗内源激素受体基因TIR1、CRE1、GID1在板栗雌雄花分化的前3个时期表达量变化较大,分化前期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后期,且CRE1、GID1在混合芽内的表达水平高于雄花芽.[结论]说明内源激素作用板栗雌雄花分化的关键时期可能在前三个分化时期,且IAA可能在雌花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1983年6月在我院土肥所试验地发现大豆孢囊线虫病,经过鉴定确认病原为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为了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积累数据资料,给防治提供依据,将大豆孢囊线虫发生世代的观察列为“山西省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研究”项目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30.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饲料中喹乙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建立了饲料中喹乙醇的固相萃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及质谱确证的方法。饲料经5%甲醇溶液提取,离心,过滤,移取2mL滤液注入已活化的3mLHLB固相萃取小柱,分别用3mL0.02mol/L的盐酸溶液和5%甲醇溶液淋洗,用2mL40%甲醇溶液洗脱,洗脱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后上机定量检测,同时滤液进行质谱确证。试验结果表明,喹乙醇浓度为0~100μg/m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喹乙醇回收率为86%~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