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试验选择高大平房仓东南位、东北位、中间位、西南位、西北位5个点,每个点分成距粮面0.2m、1.7m、3.7m、5.7m4个高度,研究局部粮堆的外温敏感度。结果表明:东北位粮堆的外温敏感度最高,中间位粮堆的敏感度最低;距粮面0.2m处的粮堆外温敏感度最高,距粮面3.7m处粮堆的外温敏感度最低,距粮面5.7m处粮堆的外温敏感度大于距粮面3.7m处,试验结果对高大平房仓仓房隔热改造及粮食低温度夏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型胶质水母类,尤其是钵水母纲生物在全球沿岸海域大量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和经济问题[1-6],如毁坏网具[7-8],蛰伤游泳者[9-10],在养殖池塘中泛滥成灾等[11-12]。同时,水母聚集会堵塞核电站冷源取水口,造成发电机组甚至反应堆异常停止,给核电站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风险。因此,关于致灾水母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研究重点。海月水母(Aurelia)是东亚海域常见的致灾水母种类[13-15],包含多个亚种[16]。在日本,海月水母暴发最初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此后海月水母成为东京湾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17-2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和韩国沿岸水域也相继出现海月水母大规模暴发现象[21-23]。  相似文献   
14.
浅议浙江省龙泉市油茶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龙泉市属亚热带雨林气候,有丰富的资源,土壤肥沃,是油茶生产最适宜的地带之一,本文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DNA条形码基因COI序列在根口水母科Rhizostomatidae水母物种鉴定中的有效性,分析了根口水母科3属6种水母及口冠水母科1属1种共计265条线粒体COI基因同源序列,利用MEGA 3.0计算根口水母科种内与种间的遗传距离,并基于邻接法(Neibour-Joining,NJ)、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贝叶斯法(Bayesian,BI)构建了其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4个属7种水母种类COI基因同源序列长度为482 bp,种间遗传距离为0.065~0.235,平均遗传距离为0.198,种内遗传距离为0~0.032,平均为0.006,其中种间平均遗传距离(0.198)显著大于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006),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33倍;根口水母科水母种间遗传距离均大于Hebert推荐区分物种的最小种间遗传距离(0.02);采用NJ法、ML法和BI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均能聚成独立的单系群,表明COI基因可作为根口水母科水母种类准确鉴定的有效条形码基因;系统进化树显示,海蜇属为单系群,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与形态分类学的观点并不十分一致。研究表明,COI基因序列在根口水母科不同阶元间变异较大,适合于根口水母科水母种类鉴定及群体水平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s)对水产品食用安全性的影响,于2015年6月向太湖4个控藻区(竺山湖、月亮湾、三国城、乌龟山)水体中投放规格约3 g/尾的鳙Aristichthys nobilis幼鱼,8—11月每月中旬从各控藻区固定采集鳙样本15尾,分别测定水体、鳙不同组织和器官中MCs的含量,并结合各控藻区的水质指标分析了MCs在鳙体内的累积规律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4个控藻区鳙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总MCs含量依次为肌肉肝胰脏血清,且肌肉、肝胰脏中累积的总MCs极显著高于血清(P0.01);肌肉、肝胰脏和血清中MCs的累积在不同控藻区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鳙肌肉、肝胰脏和血清中MCs的累积月份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水温和藻类胞内MCs含量对血清、肝胰脏和肌肉中MCs的累积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体长对血清、肝胰脏中的MCs累积也有极显著影响(P0.01);蓝藻爆发期间,MCs含量较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MC-LR日允许摄入量,4个湖区中每日人均可摄入鳙肉229.62~977.20 g,并不会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本研究可为微囊藻毒素在鳙体内不同组织、器官的积累效应和水产品食用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小林 《吉林农业》2010,(7):159-15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措施,为巩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细纹子鱼(Liparis tanakae)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朝鲜半岛、日本和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已成为黄渤海渔业资源的优势种类之一,并在黄渤海生态系统中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生态优势种的种群状况及遗传背景进行了解。根据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辽宁沿海不同体色花纹的细纹子鱼辽东湾群体(n=20)和黄海北部群体(n=34)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度为623 bp的COⅠ基因片段,其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3%,32.4%,26.9%,18.4%。在2个群体54 ind个体中共检测得到8个单倍型,其单倍型间遗传差异为0.2%~0.6%。两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态性指数分别在0.56±0.06和0.70±0.05、0.001 0±0.000 9和0.001 7±0.001 3之间。分子方差分析显示两群体间无遗传分化。核苷酸不配对分析表明,细纹子鱼群体在50 000~116 000年前经历了群体扩张。  相似文献   
19.
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水分条件对不同基因型和抗旱性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选用栽培二粒(原始小麦)、西农9871(敏感型现代小麦)和长武134(抗旱性现代小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栽培二粒小麦分蘖和株高受水分的影响大,拔节期灌水对西农9871和长武134株高和分蘖没有显著影响,说明了原始品种生长发育受水分制约大于现代品种。栽培二粒小麦的产量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没有显著变化,但西农9871和长武134不灌水处理的产量是充分灌水处理的50%,拔节期灌水并没有显著提高产量,说明了现代品种产量受水分影响大于原始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利用有限人工集雨进行关键生育期补灌对旱地谷子耗水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试验以‘长生07’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4个密度梯度(9万·hm~(-2)、13. 5万·hm~(-2)、18万·hm~(-2)、22. 5万株·hm~(-2)),3个灌水处理(不补灌、孕穗期补灌和开花期补灌)的交互试验,采用半膜覆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果表明:①生育期补灌显著提升4个密度下谷子单穗重(19. 6%)和穗粒重(9. 7%);孕穗期补灌显著增加谷子穗长、单穗重、穗粒重和千粒重; 4个密度下孕穗期补灌产量构成因素的增幅为11. 8%~13. 8%;②随密度的增加谷子耗水量逐渐增加;生育期补灌显著增加谷子生长发育的阶段性耗水;孕穗期补灌显著增加谷子全生育期耗水量;③谷子籽粒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孕穗期补灌4个密度水平谷子产量平均显著增加16. 8%,孕穗期补灌产量增加显著且稳定;④随着密度的增加,谷子WUE不断提升; 4个密度水平下,孕穗期补灌WUE平均显著增加15. 6%;密度为22. 5万株·hm~(-2)和孕穗期补灌下谷子产量和WUE分别较同密度不补灌提高16. 9%和16. 7%。自然降雨的有效聚集和孕穗期调配补灌显著增加谷子单穗重和穗粒重,是旱地谷子产量和WUE的显著稳定提升的生物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