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11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低成本番茄穴盘育苗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本地易得的麦秸、禾草(高羊茅)、棉籽壳(平菇废料)分别与牛粪或土按一定比例配成30种不同配比的基质。以番茄为试材进行穴盘育苗,通过番茄的出苗率、株高、茎粗和塞子苗形成情况来衡量这些基质是否适合穴盘育苗。  相似文献   
42.
以西瓜品种郑杂5号为试材,研究了28.O℃、26.O℃、23.2℃和20.7℃四种地温处理对西瓜育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育西瓜壮苗的适宜地温为26.O℃。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施氯对烟草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氯量对K326烟草植株光合作用及最大叶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氯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到达一定量后,效果下降。每公顷施用45kgNH4C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4.
45.
蒜黄为大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处于黑暗条件下,不能形成叶绿素而得到的一种产品。其本身软化,组织柔嫩,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等营养,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蒜黄的栽培,是以露地生产的肥大蒜头作蒜种,在冬春时节栽培于保护地环境中,借其自身的营养物质和一定的施肥技术进行生长。  相似文献   
46.
以水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油菜品种浔油9号为试验材料,进行连续4 a的油稻轮作秸秆还田试验,设置油稻两季秸秆均不还田(CK),油稻两季秸秆均还田(TA),水稻秸秆还田、油菜秸秆不还田(TS),水稻秸秆不还田、油菜秸秆还田(TY)4个不同处理,研究周年秸秆还田对两季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周年秸秆还田方式使油菜的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TA处理的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显著增加,TS处理对每果粒数的影响更显著,而TY处理的分枝部位显著提高,但TS处理对油菜的产量提升效果最佳;周年秸秆还田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水稻植株的有效穗、穗总粒数、千粒重,提高了植株结实率,进而使产量提升,其中TY处理的效果更佳。连续4 a的周年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单季作物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比双季作物秸秆还田更好,以TS处理的平均周年产量为最高,达到9 890 kg·hm-2。  相似文献   
47.
企业技术研发团队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研发团队建设是当今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剖析和归纳了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的主要职能与特点,探讨了技术团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团队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48.
黔西南州烤烟氯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了解黔西南州烤烟氯含量状况,研究了该地区烟叶氯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黔西南州烤烟氯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24%~0.43%,平均值为0.30%,含量适宜;贞丰县烤烟氯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县;烤烟氯含量空间分布有从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减的分布趋势。‘兴烟1号’品种的氯含量显著高于‘K326’;烤烟氯含量有随着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当土壤pH在5.2~6.8范围内时,随植烟土壤pH升高,烟叶氯含量有升高的趋势;土壤pH在6.8~7.5或5.2以下时,随植烟土壤pH升高,烟叶氯含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9.
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磷素特征和流失风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探索长期施肥对红壤磷素吸附固持的影响,分析不同施肥土壤磷流失风险及影响因素。在南方丘陵区红壤上开展了持续25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CK)、施氮肥(N)、施磷肥(P)、施钾肥(K)、施氮磷钾肥(NPK1)、施2倍量氮磷钾肥(NPK2)、单施有机肥(OM)和氮磷钾配施有机肥(MNPK)。研究了不同施肥下土壤全磷、Olsen-P、Mehlich1-P、CaCl2-P含量及磷吸持指数(PSI)、磷饱和度(DPS)的变化,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对磷的吸附和解吸特征,并分析了土壤磷指标与土壤有机碳、pH、CE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学磷肥有利于补充土壤磷素,特别是土壤全磷,并使Olesn-P和Mehlich 1-P有增加趋势,而对CaCl2-P影响不显著;施用化肥对DPS影响不显著,单施磷会降低PSI,低量氮磷钾提高了PSI,高量氮磷钾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长期施用有机肥(猪粪)土壤全磷增加,而Olsen-P、Mehlich 1-P和CaCl2-P则大幅累积, PSI显著降低, DPS显著增加。长期施用化肥处理土壤对新添加磷的吸附较强,长期施用有机肥降低了土壤对新添加磷的吸附;土壤全磷、Olsen-P、Mehlich1-P、CaCl2-P、PSI、DPS及最大吸附容量(Qm)与土壤pH、CEC、土壤总有机碳(TSOC)、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冷水提取水溶性有机碳(CWSOC)和热水提取水溶性有机碳(HWSOC)]间相关性较高;土壤磷指标和土壤有机碳、pH、CEC指标之间存在典型相关关系,第1对和第2对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和0.951,达显著水平。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是调节土壤磷的供给和保持的重要措施,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pH可能是反映红壤磷素供应和流失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50.
土壤有机碳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且最具有活动性的生态系统碳库之一。我国农业土壤尤其是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和大气CO2的源汇效应,对水环境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及其在人类利用和管理与生态环境演变中的动态变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讨论了稻田土壤与旱地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差异、有机碳在稻田土壤中分布、碳固定的可能机制及其施肥影响,并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