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4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9篇
  54篇
综合类   271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03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土壤pH对羽扇豆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施用不同重量硫磺粉调节土壤pH,测定不同生育期多叶羽扇豆(Lupinus polyphyl-lus)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不同土壤pH对多叶羽扇豆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探索多叶羽扇豆生长的适宜土壤酸碱度。结果表明:不同土壤pH和生育期,多叶羽扇豆叶片MDA含量不同。土壤pH对2a生羽扇豆植株的影响大于1a生植株。土壤pH对羽扇豆叶片POD活性的影响总体呈上升趋势,pH值越高,羽扇豆叶内POD活性越小,低pH值的土壤可提高羽扇豆的抗病性,1a生植株的抗病性高于2a生。土壤pH对羽扇豆叶片内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1a生与2a生植株间CAT活性差异不显著。随土壤pH降低,羽扇豆叶片内SOD活性的影响呈降低—升高的趋势;2a生羽扇豆叶片内SOD活性高于1a生。  相似文献   
102.
试验结果表明,虫情测报灯对茶树鳞翅目(尺蠖蛾科、斑蛾科、鹿蛾科、卷叶蛾科、细蛾科、蓑蛾科、豹蠹蛾科、毒蛾科、剌蛾科、螟蛾科、镰蛾科等)、鞘翅目(金龟甲科、天牛科等)、直翅目(蝗虫科、蝼蛄科、蟋蟀科等)、同翅目(叶蝉科、蛾蜡蝉科)、等翅目具有良好的诱集作用,初步明确了白蚁、金龟甲、卷叶蛾类、茶银尺蠖、茶尺蠖、油桐尺蠖、茶斑蛾、茶鹿蛾、茶白纹螟、黑跗眼天牛、茶天牛、红翅天牛等害虫的灯下年消长规律,其中部分害虫的发生规律和世代数与文献记录存在差异。LED红光杀虫灯对昆虫没有诱集作用,蓝光杀虫灯诱虫能力强于紫光杀虫灯,其中,紫光杀虫灯诱集鳞翅目能力强于蓝光杀虫灯,诱集茶树鞘翅目害虫和天敌的能力也强于蓝光杀虫灯,而蓝光杀虫灯诱集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蜉蝣目昆虫的能力则比紫光杀虫灯强,频振灯除了诱集中性昆虫(蚊虫和蜉蝣)的能力比蓝光杀虫灯差外,对茶树害虫和天敌的诱集能力均大大优于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尤其对天敌有很强的杀伤力。而且,频振灯的诱虫谱比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更宽。  相似文献   
103.
我国大丽花园艺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大丽花的栽培简史,并对国内品种园艺分类、育种、栽培以及繁殖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推动大丽花在我国的研究与栽培应用。  相似文献   
104.
摘要:为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鉴定种子硬实特性上的普遍性,该文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大豆、苦豆子和决明子单粒种子硬实特性的定性分析模型,每种种子均选择120粒种子进行近红外定性分析,种子分为建模集、检验集2组,建模集80粒,检验集40粒,各组中硬实与非硬实种子的比例为1:1,比较了光谱重复次数、光谱范围以及不同建模样品的建模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平均光谱所建模型的鉴别率优于单次光谱;大豆采用4 000~5 000 cm-1光谱范围,矢量校正预处理,主成分为8时,建模集与检验集鉴别率均在85%以上;决明子采用4 000~8 000 cm-1光谱范围,一阶导数预处理,主成分为4时,模型建模集与检验集鉴别率均在90%左右;苦豆子采用4 000~8 000 cm-1光谱范围,二阶导数预处理,主成分为8时,模型的建模集与检验集鉴别率均在95%以上。以上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单粒种子硬实特性的判断,有助于硬实机理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吉林省洮南市幸福乡2001年-2004年年稻田养蟹成功经验。重点抓住养蟹田工程建设,放养前准备,水稻栽插,河蟹饲养管理,水质调控,水稻施肥,河蟹捕捞等技术措施,获得稻蟹双赢。  相似文献   
106.
丘陵区土地整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该文以莱芜市里辛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丘陵区土地整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极显著或显著;对土壤化学性状影响不显著;各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异系数,除土壤体积质量增加、土壤黏粒稍有增加外,其他均下降,整理后土壤理化性状更均匀。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原因主要是整理中注重物理措施、忽视土壤培肥,施工不规范及国家有关标准不具体等造成。今后应重视土壤培肥,规范施工,完善有关土地整理标准、明确各项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等,以确保土壤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7.
以霍林河下游洪泛区湿地为研究区,采用网格采样法研究了土壤pH值和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区湿地土壤含水量和pH值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7月份土壤含水量高于9月份土壤,但7月份土壤pH平均值则低于9月份,9月份湿地土壤,尤其是亚表层发生明显碱化。湿地土壤含水量和pH值均呈现出条带状和斑块状的空间分布格局,尤其在9月份的空间变异性较高,且土壤pH值与土壤含水量间存在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含水量高的区域对应土壤pH值较低。土壤含水量和pH值的回归分析表明当土壤pH值>8.8时,非线性回归更适宜描述研究区土壤含水量和土壤pH值的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8.
论述海南兴隆生态园区创办的基础以及创建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指标体系、任务和步骤,并提出了该园区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9.
在水产动物的研究中,作为对线粒体DNA信息的重要补充,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核DNA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作为分子标记.本文介绍了ITS的结构特征,概述了ITS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了ITS应用于水产动物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青刺尖种籽油抗缺氧生理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刺尖(Prinsepia utilis Royle)为蔷薇科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海拔2300m至3200m山区,其种籽可榨取食用油,味香,口感好,当地人自古有采种,榨油,食用和护发等的传统,研究表明,青刺尖种籽油灌胃小鼠30d,对实验小鼠的体重无显著影响。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常压抗氧试验,NaNO2中毒存活试验和急性脑缺血性氧试验中,其抗缺氧时间,存活时间有显著的差异,此表明青刺尖油具有提高小鼠缺氧耐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