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40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9篇
  54篇
综合类   271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水温(21±1)℃和盐度20±1下,将体质量(95.45±5.29)g的半滑舌鳎饲养在78cm×58cm×46cm水槽中,投喂按0、5、10、15g/kg添加贯众、当归、黄芪的饲料,每箱20尾,每个水平3个重复,7d、14d和21d时尾柄采血,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4d时,贯众剂量为15g/kg组的半滑舌鳎血液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d和21d时,各剂量组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组;14d时,当归剂量为5g/kg组的半滑舌鳎血液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达到最高值;21d时,黄芪剂量为10g/kg组的丙二醛含量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d时,黄芪剂量为5g/kg组的半滑舌鳎血液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达到最高值,不同剂量的黄芪对过氧化氢酶活力有显著影响,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7d时,各组总抗氧化能力达到最高值。试验表明,单独添加贯众、当归及黄芪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半滑舌鳎血液的抗氧化指标。  相似文献   
8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芸香苷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分别研究了酶用量、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纤维素酶法提取追风伞(Lysimachia paridiformis)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设计正交试验优选最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优工艺条件为:酶用量4.0mg,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30,提取温度50℃。在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追风伞中的总黄酮提取率可达2.68%。因此,该方法可以用于追风伞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不同糖源对鲟鱼生长、饲料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共配制5种含有不同糖源(葡萄糖、蔗糖、糊精、玉米淀粉、小麦淀粉)的等氮、等脂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31.88±1.96)g的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8周。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成活率和日摄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糊精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和小麦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组的血糖、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均为最高,其中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血清甘油三酯指标则与蔗糖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5);糊精组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其余各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糊精组肝糖原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葡萄糖组和小麦淀粉组(P0.05);葡萄糖组粗脂肪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小麦淀粉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与玉米淀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更适宜作为杂交鲟幼鱼饲料糖源。  相似文献   
84.
李艳    杜勇军    刘国宇    王庆    杨群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6):255-260
为了对西安地区温室植物景观特色与品种配置相关性进行研究,在调查温室植物景观现状及类别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种植物景观(色叶、观花、藤蔓、附生、棕榈)作为评价样本,拍摄相关样本照片作为评价媒介。选择45位评判人员参与评价,运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的美景度评判法(SBE法)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19.0及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藤蔓植物景观外,园林专业学生组对其余温室植物景观的评价结果同专家组、非专业人员组之间有显著相关,专业学生可初步选作预测温室植物景观评价的评判人员。基于评价结果,对温室植物景观评价高及差别大的实例结合园林植物和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筛选出温室景观中最有特色的植物配置模式,为城市农业观光园的植物造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将从平均体质量400 g的点带石斑鱼中肾分离出的白细胞培养在添加0、0.5、1、2 mmol/L 谷氨酰胺的培养基中2、6、12、24 h后,测定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结果发现,添加谷氨酰胺后白细胞的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显著提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进一步提高,最高值均在培养12 h后的1 mmol/L组。在培养12、24 h后测定了白细胞的增殖能力,发现培养12 h后,添加谷氨酰胺的各组增殖效果明显优于未添加谷氨酰胺组(对照组)( P<0.05),但添加谷氨酰胺的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高值在1 mmol/L组;培养48 h后,除2 mmol/L组外,其他处理组的增殖效果均下降。白细胞对迟钝爱德华氏菌杀菌率变化趋势与吞噬活力相符,1、2 mmol/L 组杀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0.5 mmol/L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谷氨酰胺是石斑鱼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在培养基中添加1 mmol/L 谷氨酰胺培养12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6.
以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为研究对象进行96h的急性毒性试验,探究甲醛和硫酸铜处理后半滑舌鳎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实验结果表明,甲醛处理48h、96h后半滑舌鳎的LC50分别为375.68mg·L-1、351.74mg·L-1,SC为35.174mg·L-1;硫酸铜处理48h、96h后LC50分别为2.81mg·L-1、2.58mg·L-1,SC为0.258mg·L-1。  相似文献   
87.
RNA干扰机制及其在水产生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8.
不同维生素组合对点带石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U122(1210)均匀试验设计,通过在相同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维生素A(VA)、维生素D(VD)、维生素K(VK)、叶酸、维生素B1(VB1)、维生素B2(VB2)、维生素B6(VB6)、泛酸钙、烟酰胺和肌醇,对试验鱼进行9周的饲养试验,研究其对点带石斑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饵料系数(FC)、蛋白质效率(PER)及肌肉和肝脏中RNA/DNA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维生素组合能显著影响点带石斑鱼WGR、SGR、PER及肌肉和肝脏中RNA/DNA等指标(P<0.05);对FC影响禾显著(P>0.05).(2)肌肉及肝脏中RNA/DNA比率的大小依WGK的大小呈规律性的变化.第10组生长最快,其FC最低、PER最高,肌肉及肝脏中RNA/DNA也最高.(3)以WGR为因变量(Y),10种维生素为自变量(X1、X2……X10)建立回归方程:Y=30.62794+0.00204X1+0.00330X2+0.10748X4+0.11866X5-0.07566X7+0.11400X8+0.01335X9+0.00613X10-0.000000143915X12-0.01123X32+0.00091170X62-0.00028190082-0.00000173X102(R2=0.9982),由此可求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89.
利用测量热物性的实验装置与计算模型,对多种果蔬进行实验数据的研究比较,找出较为准确的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式(2)(6)和式(17)较好,并为今后果蔬热物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北京地区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北京山区野生大型真菌的资源现状,为有效、持续地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2004,2005年8—10月对北京延庆四海、云蒙山、大杨山、密云、房山山区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鉴定出北京地区的野生大型真菌31种隶属12科22属,其中食用、药用菌22种,有毒真菌9种;小蜜环菌、灰树花、短柄粘盖牛肝菌、美味牛肝菌、点柄乳牛肝菌、血红铆钉菇等6种是北京地区野生食用菌中的珍品。本次调查结果仅反映了北京大型真菌的一小部分。北京周边地区的大型真菌作为可研究利用的生物资源,应值得进一步重视和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