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0篇
林业   182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105篇
  95篇
综合类   683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490篇
园艺   102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呼伦贝尔草原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该地区退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为了探究牧草补播时间及补播比例对呼伦贝尔退化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为该地区退化草地修复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 Tzvel.)和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测定幼苗数、高度、生物量等群落指标,并综合评价补播效果,结果表明:夏播羊草和黄花苜蓿幼苗数量显著高于春播和秋播(P<0.05),夏播和秋播植物群落总生物量呈增加趋势,春播则呈减少趋势;补播措施提高了退化草地植物群落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豆科和禾本科植物重要值呈增加趋势,其他科植物呈下降趋势。呼伦贝尔地区夏季补播羊草和黄花苜蓿以1∶3补播效果较好,而春播由于恢复时间短,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2.
正1前言在传统的母猪饲养管理中,采用的是定位栏单体限位人工饲养,母猪没有得到运动,增加了疾病的风险;生产中对母猪的应激大,容易导致妊娠前期的胚胎死亡;个体饲喂量不容易控制,导致群体内各母猪之间肥瘦不均,群体的一致性差;同时母猪单体限位饲养也限制了母猪活动的自由,严重影响了母猪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PRRSV N蛋白的结构、功能以及N蛋白在病毒致病中的作用,以临床分离PRRSV毒株E11105为研究对象,采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出N基因片段,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软件对N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将N基因克隆连接到pColdⅠ原核表达载体上,经PCR、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得到重组质粒pColdⅠ-N,将pColdⅠ-N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IPTG诱导表达后用SDS-PAGE蛋白电泳及Western blot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E11105N基因与北美洲型代表株VR-2332、欧洲型代表株Lelystad virus(LV)、中国2006年暴发的高致病性PRRSV代表株JXA1、中国代表株CH-1a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3%、34.7%、99.2%、95.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4%、15.3%、94.4%、99.2%;系统进化树显示,E11105株N基因与美洲型代表株VR-2332、中国高致病性JXA1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分离株E11105N基因所编码蛋白不存在跨膜区;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分别占20.33%和63.41%;预测该蛋白可能存在5个较为明显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SDS-PAGE蛋白电泳结果表明,重组N蛋白主要存在于菌体沉淀中,分子质量约为16.7ku;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带His标签的重组表达蛋白能被His单克隆抗体识别,显色后条带约为16.7ku,与SDS-PAGE蛋白电泳的条带大小一致。  相似文献   
34.
王开虎 《中国种业》2015,(11):22-25
简述了黄洋河集团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创新人才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创建精品基地、加快土地流转、健全营销网络等10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5.
从葡萄生产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现状、推广葡萄生产机械化的效益与前景,探讨了葡萄生产机械化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6.
一、政府搭台,农机唱戏,把专项整治变为政府行为 句容市的非法拼装机的营运市场,由来已久,在过去交叉管理时代,交通部门管过,公安部门管过,在场(厂)区内安全部门管过,但都未能有效地管住。非法拼装机的存在是一些职能管理部门最头疼的事,农机部门抓住大家想“管”又管不了的  相似文献   
37.
交流电量测量是水电站自动化中的基本环节。文章作者在湖南省嘉禾县调塘水电站实现微机监控系统中研制了基于8098单片机的交流采样,通过初步调试证明:用微机来直接采集交流电量可使系统结构得以简化,采集数据稳定性及精度均较高,便于现场调试,可以充分利用8098芯片的功能,满足中小型电站测量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随着农作物产量的不断提升,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作物秸秆的高效利用是农业资源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秸秆数量巨大,人工收集、运输、处理难度较大,极大地限制了农作物秸秆的循环利用,不少地区仍然采用就地焚烧或随意丢弃的处理方法,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秸秆机械化技术推广可以提高作物秸秆利用效率,主要机型包括秸秆粉碎机、秸秆收获机、秸秆打捆机,其中,秸秆打捆机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秸秆后续的储藏和运输环节,因此,提高秸秆打捆机的工作性能是实现秸秆大规模利用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秸秆打捆机存在结构复杂、工作效率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对目前国内外秸秆打捆机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目前秸秆打捆机生产及田间作业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我国秸秆打捆机的主要研究方向与重点,旨在为提升秸秆打捆机的工作效率与秸秆利用效率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9.
以提高稻谷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从栽培的角度,重点在种植制度、优良品种、培育壮秧、施肥体系、植保和灌溉等内容上,论述AA级水稻生产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0.
华北平原潮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40多年来该区农业经历了以高水肥投入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化进程,相应的氮淋失导致的面源污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加剧。本研究针对华北平原潮土为主要类型的粮田,对过去40多年间主要研究文献进行全面分析,梳理氮肥和水分投入与氮淋失之间的定量关系,比较主要农田管理措施对氮淋失的阻控效果及其机理,以期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决策支持。研究发现,氮肥和灌溉是影响华北平原潮土区粮田氮淋失的主要因素,其中氮淋失与氮盈余量之间呈指数关系,比与施氮量的指数关系更显著。基于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能够考虑包括施肥、灌溉、土壤条件和气象等多因素对氮淋失的影响,未来在定量预测中有较好前景。同等氮肥投入条件下,由于氮供应与作物吸收契合度高,有机无机配施能显著降低氮淋失。以缓控释肥、尿酶和硝化抑制剂为代表的肥料增效剂可以降低约1/3的氮淋失,值得重点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可以实现包括提高土壤有机物和微生物氮库、增加无机氮缓冲容量等综合效益,有利于降低氮淋失风险(降低比例达10%),但免耕的阻控效应较低且呈现较大不确定性。调整种植制度、休耕、间作套种和种植填闲作物等措施会影响粮食产量,推广过程中应慎重。氮淋失的阻控效果更多受到社会、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今后应采取包括生态补偿等手段发挥农民主动性,从政策和法律法规层面创造实施氮淋失阻控措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