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豆抗虫性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冉  王彩洁  李伟  张礼凤  邢邯 《大豆科学》2007,26(5):771-774
虫害是影响大豆产量与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抗虫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虫害防治措施.准确的抗虫性鉴定则是抗虫育种研究的基础.本文就大豆对11种叶部害虫、籽粒害虫和茎秆害虫的抗性鉴定方法和分级标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高产抗孢囊线虫大豆齐茶豆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茶豆2号”为夏播中早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高抗孢囊线虫1、3、5号生理小种,抗病毒病,较抗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内4年试验,平均hm^2产量3360.9kg,比“鲁豆11”增产11.51%。山东省区域试验平均hm^2产量3303.0kg,比“鲁豆11”增产8%,生产试验平均hm^2产量2832.0kg,比“鲁豆11”增产7.8%。“齐茶豆2号”籽粒蛋白质含量43.98%。脂肪含量21.26%,为抗孢囊线虫脂肪、蛋白、产量三高品种。  相似文献   
33.
利用与大豆产量、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重要性状相关的125对SSR标记对中国大豆主产区东北和黄淮海地区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大面积种植的89个大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自北向南大面积种植品种SSR标记的多态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黑龙江北部、黑龙江中南部、吉林辽宁地区和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种植品种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依次为0.414、0.469、0.522和0.562。除黑龙江北部以外,其余3个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均比80年代以前种植的品种高。根据Nei和Li提出的遗传相似系数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除黄淮海北部地区的冀豆12外,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大面积种植品种各自聚成一类,而在东北地区品种中,吉林辽宁和黑龙江地区的品种归属不同亚类,表明同一区域内大面积种植品种的同质化现象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34.
以黄淮海地区87个大豆常规栽培品种为材料,对12个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品种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有效分枝数,最小的是生育期;亚有限型夏大豆底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的变异系数(18.38%~27.56%)较大;有限型夏大豆株高、底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21.02%~28.04%)较大。在亚有限型夏大豆品种中,产量与每荚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在有限型夏大豆品种中,产量与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底荚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农艺性状相关性不显著。亚有限和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性状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9.92%和79.50%。对以亚有限和有限型为主的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在进行单株选择时,应根据其不同的结荚习性而有所侧重。对于亚有限型品种,应选择株高和生育期适中,有效分枝数较少,而每荚粒数、百粒重均较大的品种。对于有限型品种,应选择茎基部较粗,株高和底荚高度较高,主茎节数较多,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35.
异丙基苹果酸合成酶(isopropylmalate synthase, IPMS)和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isopropylmalate dehydrogenase,IPMDH)是亮氨酸生物合成中的重要限速酶,但二者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鲜有报道。本研究对拟南芥AtIPMDH2基因在大豆中的同源基因GmIPMDH进行了克隆和分析。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Iso_dh亚家族保守结构域,且启动子中含有大量的光反应元件及激素应答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大豆叶片中GmIPMDH的表达量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逐渐升高。对GmIPMDH进行了烟草的异位表达和大豆的过量表达,表型分析发现GmIPMDH的过量表达显著提前了烟草和大豆的开花时间,且株高和节数均显著增加。转录组分析显示, GmIPMDH过量表达大豆叶片中的若干开花相关基因及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变化,推测GmIPMDH可能通过赤霉素合成通路参与赤霉素介导的植物开花诱导和株型调控。本研究首次阐明了GmIPMDH在开花期调控中的作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GmIPMDH调控大豆开花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6.
利用高抗烟粉虱种质滑皮豆和高感种质齐黄26,组配滑皮豆×齐黄26杂交组合,分别在山东济南、冠县构 建了F_1、F_(2:3)遗传群体,调查亲本、F_1群体和F_(2:3)群体各个家系单叶感染烟粉虱的平均数,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分析各遗传群体抗烟粉虱的遗传模式.结果表明:大豆对烟粉虱抗性的遗传符合一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式,主基冈的遗传率较高,分别为61.86%和97.43%;多基冈的遗传率较低,分别为23.76%和0.88%;而且不同地点的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差异较大.说明大豆抗烟粉虱既受主基因控制,又存在多基因效应,同时受环境因素影响.改良大豆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应重点利用主基因,同时兼顾多基因的积累.  相似文献   
37.
大豆抗烟粉虱的鉴定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和2007年分别在济南、冠县两地对419份国内外大豆品种资源进行了抗烟粉虱鉴定, 综合分析2年3点自然虫源条件下各品种的鉴定结果和各种抗性鉴定指标之间的关系, 发现大豆感染烟粉虱的数量虽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但特定品种的相对抗性表现稳定;筛选出滑皮豆等4个高抗和齐黄26等4个高感烟粉虱的标准品种, 确定了以烟粉虱若虫为调查对象, 以单叶感染烟粉虱若虫的平均数为抗性评价指标, 以标准品种该指标为参照, 当该指标<(a+d)时为高抗、≥(a+d)~<(a+3d)时为抗、≥(a+3d)~<(a+5d)时为中间、≥(a+5d)~ <(a+7d)时为感、≥(a+7d)时为高感, 其中d=(b–a)/8, a、b分别为4份高抗和4份高感标准品种单叶烟粉虱的平均数。同时确定了顶部叶片为有限结荚习性品种的有效调查叶位, 中上部叶片为亚有限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的有效调查叶位。  相似文献   
38.
山东夏大豆品种的脂肪品质及其遗传改良途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脂肪品质的优劣取决于不同脂肪酸在脂肪中所占的比例.为了解山东省夏大豆品种脂肪品质,探讨大豆脂肪品质的改良途径,本研究对727份山东省夏大豆品种的粗脂肪含量、5种脂肪酸含量及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夏大豆品种的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粗脂肪含量为13.9%~24.0%,其中硬脂酸占脂肪总量的1.6%~5.5%,平均3.3%;软脂酸为7.1%~14.5%,平均12.1%;油酸为14.2%~34.4%,平均21.6%;亚油酸为43.9%~61.4%,平均54.3%;亚麻酸为4.9%~13.6%,平均8.7%.通过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可获得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的品种.各种脂肪酸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59**~0.417**,利用其相关性可以有效改善大豆脂肪中不同脂肪酸的比例,提高大豆脂肪品质.脂肪酸与生育日数、株高、百粒重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95**~0.402**.利用这些相关性,通过农艺性状可间接选择必需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品种,改良大豆的脂肪品质.  相似文献   
39.
济谷12号(原代号济9050)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郑737青为母本,86-509为父本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2002年4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0.
大豆连作条件下土壤环境的变化及其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连作引起土壤pH值下降、水分亏缺、有益菌减少、有害微生物增加、有效养分降低及土壤物理性质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