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5篇
  3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晋小豆2号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小豆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小杂粮课题组从“柳林小豆”的混杂群体中选择的变异单株,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红小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稳产、抗旱耐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近年来在晋中市红小豆生产中得到大面积种植,一般产量3000 kg/hm2左右,最高达3765 kg/hm2以上。为了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我们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2.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晋麦86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晋麦86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晋麦86号适宜的播期为9月25—30日,适当的播量是基本苗375万根/hm2左右。  相似文献   
53.
<正>冬小麦新品种汾4439是以晋麦66号为母本、忻915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6月由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有关小麦专家进行了田间考察验收,同年8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54.
山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不同覆膜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秋季、顶凌、播种期三种不同时期覆膜方式,为干旱浅山区马铃薯全膜覆盖获得高产探索最佳覆膜方式,结果表明,秋季覆膜效果最好,比顶凌覆膜每公顷增产5061.8kg,商品率提高5.2%。顶凌覆膜比播种期覆膜每公顷增产4476.8kg,商品率提高1.1%。因此建议采用秋季覆膜方式,其次采用顶凌覆膜和播种期覆膜。  相似文献   
55.
汾豌豆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夏用JW-16作母本,JW-1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育于2007年F5代出圃而成的一个新品系。2008年和2009年分别参加所内品系比较试验,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参加了山西省豌豆直接生产试验。2011年8月5日山西省品审办组织杂粮专业组有关委员、专家在浑源良种场和省高寒所2个省试验点进行了田间考察,认为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熟期比对照早,综合农艺性状比较好,是适宜本省豌豆产区种植的新品种。201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晋审豌(认)2012001。  相似文献   
56.
晋绿豆6号系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9年夏用绛县绿豆作母本,汾阳当地农家种灰骨碌作父本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育而成。具有丰产性好,早熟,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7.
冬小麦新品种晋麦86号(原名汾4858)是以晋麦62号为母本、97水320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成.在2006-2008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高水肥区域试验中,2 a折合平均产量5 908.5 kg/hm2,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11.9%;在2007-2008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高水肥生产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5 911.5 kg/h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14.8%.2008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49%、湿面筋30.30%,沉降值19.00 mL,形成时间2.2 min,稳定时间1.2 min.适宜在山西省中部及我国北方冬麦区高水肥地种植.  相似文献   
58.
豇豆精量播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豇豆栽培模式进行的精量播种技术研究,这种播种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在生产实践中可节约成本,减少投入,是一种隐性增加农民收入的改良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9.
小麦新品种汾4846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4846由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有性杂交定向选育而成.2a区试平均产量5 630.0kg/hm2,比京冬8号增产11.4%,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应山西省中部及同纬度麦区中水肥地种植.  相似文献   
60.
为选育出适应性强、耐旱、耐连作的绿豆新品种,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8年以‘晋绿豆4号’作母本,‘通榆绿豆’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连作高压胁迫法”逐代定向选育,育成绿豆新品种‘汾绿豆4号’。‘汾绿豆4号’在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晋绿豆3号’增产11.1%,2021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中淀粉的营养品质特性,同时具有高功能成分(牡荆素、异牡荆素)药膳功能特性。该品种的育成为医食同源应用提供了新的食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