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31.
大理烟区烤烟矿质元素与感官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烤烟质量,以大理烟区云烟87、K326和红花大金元3个主栽烤烟品种的上部叶、中部叶和下部叶为研究对象,对其矿质元素含量与感官质量进行测定和评价,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矿质元素与烟叶感官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烤烟品种不同部位烟叶矿质元素的含量均有较大程度差异,3个品种的上部叶钙、镁、铜、锌、铁、锰、硼等7种元素,以及中部叶钙、镁、铜、锌、铁等5种元素含量均有显著差异。(2)各品种烤烟感官质量表现为中部叶优于下部叶与上部叶,上部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劲头与烟气浓度得分明显高于下部叶,而燃烧性与灰色得分明显低于下部叶;各感官质量指标在不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3)烤烟中不同的矿质元素中锌元素与感官质量中劲头的灰色关联度达到最大值,为0.558;硼元素对多种感官质量指标均有较大程度的影响。不同品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与感官质量差异较大,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烤烟品种使用矿质元素肥料以促进烤烟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进而提高烤烟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32.
滴灌施肥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窄行栽培条件下,烤烟“一管单行”和“一管双行”滴灌结合施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烟株的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及外观质量等指标均差异不显著;在不影响烟叶生产效益的基础上,“一管双行”处理能使滴管带成本节约近50%,烟叶产量和产值比“一管单行”处理分别增加2.2%和7.2%;同时从烟叶评吸质量的结果看,“一管双行”比“一管单行”处理,上部烟叶香气质提高,杂气和刺激性减少,烟叶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因此,“一管双行”膜下滴灌结合施肥,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烤烟生产效益和烟叶质量也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小苗膜下移栽不同破膜时间对烤烟产量与产值的影响。[方法]以小苗膜下移栽后及时破膜、移栽后2 d破膜、移栽后4 d破膜3种不同破膜时间开展小区试验,并以常规栽培方式作对照。[结果]小苗膜下移栽后2 d破膜,烤烟产量产值最高,且超过了对照;移栽后及时破膜处理产量略低于对照,但产值略高于对照;移栽后4 d破膜处理的产量与产值均低于对照。[结论]移栽后2 d破膜为当地烤烟小苗膜下栽培的适宜破膜时间。  相似文献   
34.
云南烤烟多酚含量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GPS定位,在云南省主要烟区选取705个样点,2007年和2008年分别采集C3F等级烤烟样品,将各取样点两年的烤烟样品多酚含量平均值作为原始统计数据。对多酚含量的原始数据、对数转化和Box-Cox转化后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采用地统计学进行烤烟多酚含量的空间趋势和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烤烟多酚含量经对数转化后服从正态分布。在进行普通Kriging插值时,趋势效应参数宜选择0阶,理论模型宜选择高斯模型(gaussian model)。云南烤烟多酚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C0/C0+C=35.71%),没有空间趋势效应(0阶)。大部分烟区烤烟多酚含量在3.50%~4.00%之间(为背景值);多酚含量大于4.00%的板块主要分布在滇西、滇中和滇东,大于4.50%的板块零星分布于4.00%~4.50%的板块中间,且多数板块多酚含量由中心向四周呈梯度状由高到低分布;多酚含量在5.50%~6.73%的板块位于南涧县、永平县北部、龙陵县西北部和武定县西部,且位于南涧县的板块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35.
针对生产中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对黑胫病和根黑腐病(俗称“两黑病”)抗性较低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打杀菌剂条件下增加施钾量(与目前生产推荐187.5 kg K2O hm–2相比,分别增加75和150 kg K2O hm–2)对红花大金元烟株移栽后不同时间段健康烟株烟叶中的总氮、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及烤烟“两黑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施钾量增加,烟叶内总氮、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而可溶性糖、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则相反;同时“两黑病”发病情况也呈明显下降趋势。上述指标在对照与高钾处理间差异显著,且上述结果在烟株移栽后不同时间段规律一致。烤后烟叶产量、产值以中钾处理最大,高钾处理次之,对照最小。中、高钾两处理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4.49%和1.55%,产值分别增加18.27%和12.34%,中钾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明显。说明目前红花大金元烤烟生产中的推荐施钾量偏低,应适当增加施钾量以增强烟株抗性,减少“两黑病”病害的发生。就本试验而言,当地施钾量以增加75 kg K2O hm–2(即总量达262.5 kg K2O hm–2)为宜。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外源乙烯对烟叶成熟过程中生理变化的影响,为促进烟叶田间成熟及提高采收成熟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喷清水为对照(CK),于烟叶成熟期(欠熟)时分别喷施稀释2000、3000、4000、5000和6000倍的乙烯利溶液,测定喷施后0、12、24、36、48、60和72 h烟叶的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SPAD值、干物质量和淀粉含量。【结果】与CK相比,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后,烟叶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增加,SPAD值下降。喷施后72 h,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烟叶的乙烯释放量分别是CK的1.46~2.42倍,呼吸强度分别比0 h增长65.00%~88.42%,SPAD值分别比0 h时下降23.47%~46.77%;其中稀释2000~3000倍处理使烟叶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增长过快、过高,导致烟叶落黄不均匀,稀释4000~6000倍处理使烟叶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有一定增加,烟叶落黄均匀。喷施乙烯利后烟叶干物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稀释2000和3000倍处理烟叶淀粉含量比CK降低,稀释4000~6000倍处理淀粉含量则有所增加。【结论】中、上部烟叶成熟期喷施稀释4000~6000倍低浓度外源乙烯,可有效促进烟叶田间落黄和生理成熟;下部烟叶干物质含量少,不适合喷施外源乙烯。  相似文献   
37.
黑麦草是鱼饲用的主要草种之一。我国南方每年种植面积约20多万亩。为了使这一优良草种能达到高产优质,发挥它更大的效益,现将该草种在春季管理利用中需要抓好的几点事项介绍如下。一、中耕除杂追肥:黑麦草在南方丘陵、湖区主要是进行秋播。入春以后,降雨量增加,土壤大多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研究植烟土壤pH分布特征与主要养分的关系.[方法]采集大理市43套植烟土壤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大理市植烟土壤pH平均为6.52,适宜烤烟生产的土壤样品占样品总数的72.09%.在4种植烟土壤类型中,pH的高低顺序依次为新积土>水稻土>紫色土>红壤.在1 780~2 200 m海拔范围,土壤pH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较丰富的水平,能够满足优质烤烟生产;土壤碱解氮、速效磷、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的平均含量均处于中等及偏丰富的水平,但分别有6.98%、11.63%、2.33%和4.65%的土壤养分还处于偏低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的土壤比例达58.14%.[结论]土壤pH与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与其他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以烟草β-1,3-葡聚糖酶的氨基酸序列为材料,对其特性进行深度挖掘。[方法]采用NCBI-PROTEIN筛选蛋白序列,依次运用Prot Param、Signal P 4.1和TMHMM 2.0工具进行预测并分析烟草葡聚糖酶的理化特性、信号肽和跨膜结构的组成成分。[结果]NtBGl-2的分子量最大(40 390.76 Dk),NtBGl-3的分子量最小(37 722.64 Dk);NtBGl-1和NtBGl-2的等电点小于7.0,而NtBGl-3的等电点大于7.0;NtBGl-1和NtBGl-2属于不稳定蛋白,NtBGl-3属于稳定性蛋白,且耐热性大于NtBGl-1和NtBGl-2;NtBGl-1和NtBGl-2的优势氨基酸为甘氨酸和丝氨酸,NtBGl-3的为天冬酰氨和丙氨酸;NtBGl均含有信号肽,属于分泌蛋白;NtBGl-1无跨膜区,而NtBGl-2(13~35)和NtBGl-3(7~29)含有跨膜结构区域,属于跨膜蛋白。[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烟草葡聚糖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