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辣椒是我国华南地区南菜北运最重要的种类。30 多年来,华南地区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和育种公司共同努力,选育了许多具有华南特色的优异品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概述了华南地区辣椒新品种选育及主要育种技术研究进展:(1)辣椒新品种选育方面,华南地区已选育出青皮椒、黄皮椒、指天椒、线椒等各类型品种,其中粤椒一号、辣优 4 号、茂椒 4 号、东方神剑、汇丰二号等在当时辣椒种子市场占有较大份额。(2)辣椒抗青枯病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菌肽 B、D 基因导入辣椒,获得抗菌肽 B、D 基因转化辣椒抗青枯病工程株系,并获农业农村部批准进行田间试验。(3)辣椒耐高温、湿涝机理研究方面,通过高温高湿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转录本衍生片段、DNA 甲基化、表达谱和 miRNA 等多组学数据,揭示了辣椒耐高温高湿机制,阐明了辣椒杂交种基因均呈非加性的表达模式。(4)辣椒疫病特异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方面,利用辣椒抗疫病材料 CM334 和感病材料 10399 为亲本构建遗传分离群体并对辣椒根腐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表明在广东辣椒疫霉菌优势生理小种 Race 3 侵染下,辣椒根腐疫病抗性性状为显性单基因控制,并将抗性基因 PhR10 定位在约 2.6 Mb 范围内。(5)辣椒雄性不育研究方面,利用回交或逆向回交系统选育技术,选育出辣椒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辣椒三系配套并应用,同时对辣椒雄性不育机理进行了研究。针对华南地区气候特点及消费习惯,提出对未来华南地区辣椒育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优良的种质资源是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茄子创新资源的抗性水平,培育适应华南地区高温和青枯病易发特点的新品种。本研究利用茄子苗期耐热快速鉴定和浸根接种青枯菌鉴定方法,对12份茄子创新自交系开展耐热性和抗青枯病鉴定。获得处理4天的细胞膜相对电导率和热害指数。发现8份紫红长茄中有3份为耐热(13009-4-4-3、3309-5-4-1-2和5-1-1-2-1)和2份中等耐热(3-1-2和10009-3-2-1);3份白茄中有1份耐热(10009-5-3-1-1)和1份中等耐热(10015-5-3-4-1);苗期接种6周鉴定筛选获得1份高抗(3309-5-4-1-2)、2份抗病(10009-3-2-1和3410-14-1-4-2)和1份中抗(3-1-2)青枯病材料。根据耐热和抗病鉴定结果共获得1份(3309-5-4-1-2)耐热高抗青枯病自交系,1份(10009-3-2-1)中等耐热抗青枯病,1份(3-1-2)耐热和抗青枯病均表现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以一个单交组合的F2世代为材料,研究了与辣椒高产、优质育种目标相关的4个性状的分离及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果长的分离中出现超(大)亲分离的现象,而果宽、坐果数/株的分离中呈现超(小)亲分离的现象;果重、果长、果宽的表现型为正态分布,而坐果数/株的分布具有极显著的偏畸(P<0.01).F2世代分离出的植株类型较为丰富,在这4个性状的表现上,有些植株和一代杂种F1类似,有些植株的比F,优良,还有植株的表现比母本优良.  相似文献   
14.
彩色甜椒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色甜椒由于其色泽亮丽、果形美观、观赏和食用价值高,正逐渐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特色蔬菜.随着彩色甜椒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用种量也在不断增加,现将其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选用10个具有代表性辣椒品种(系),于人工气候室内分别在正常和高温高湿条件下,研究了现蕾期辣椒抗氧化系统生理生化性状的变化以及不同品种(系)的抗氧化性差异。结果表明:10个辣椒品种(系)抗坏血酸(AsA)、花青素含量下降,而谷胱甘肽(GSH)、花色苷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个酶活性一致增强。根据8个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对值,通过坐标综合评定法对活性氧的抑制和清除进行分析,抗氧化剂类的贡献大于抗氧化酶类;系统聚类法将10个辣椒品种(系)的抗氧化性强弱分为3类:06591、115-5-5-12-9-1-2、B04-99-5-1-1-2、06597、06590为强抗氧化性品种(系);B04-51-4-2-1-2-1和43-5-1-1-1为中等抗氧化性品种(系);06592、B04-114-1-1-1-1-1、B04-512-4-1(系)为弱抗氧化性品种。  相似文献   
16.
5个从台湾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引进的常规甜椒品种在2009年秋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这5个引进品种的前期产量、总产量均未超过对照,说明这5个引进品种暂时不宜作为商品品种来利用;单从这5个引进品种来看,表现最好的是ISPN8-5,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最高,商品性状较好,果实绿色,灯笼形,且果实硬度很好,该品种作为甜椒的育种材料,有很好的利用价值;从甜椒育种材料来看,ISPN8-4果色淡黄,粗牛角形,前期产量和总产量也较高,这种甜椒材料在本地较少,可以作为甜椒的储备材料,待以后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辣椒产业已成为推动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该文介绍了中国辣椒工业的现状,分析了中国辣椒工业的发展趋势,阐明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浸种时间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保加利亚尖椒、粤椒三号 (新种 )、粤椒三号 (旧种 ,干燥器内保存 1年 )。1.2 试验时间  2 0 0 0年 9月 2 9日浸种 ,10月 3日开始每日统计发芽粒数 ,10月 13日结束。1.3 试验方法  ( 1)浸种时间 共有 11个处理 ,分别为 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10小时、12小时、16小时、2 0小时、2 4小时。( 2 ) 3次重复。 ( 3)各处理分别取 10 0粒种子。 ( 4 )各处理分别用纱布将种子包好并做好标记 ,浸泡在常温水中 ,到处理时间后取出用棉布包好 ,保持湿润 ,使之处于常温催芽状态 ,每天洗种 1次 ,4天…  相似文献   
19.
广东辣椒种植业调查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省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光、热、水资源十分丰富。农民利用冬、春季温暖气候资源,发展辣椒生产,南椒北运,形成了重要的北运辣椒生产基地,每年辣椒种植面积已达到100万亩左右,成为广东省许多地市如湛江、茂名、韶关特色农业、三高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随着广东省经济的发展,周边地区大量食辣人口来粤工作,使得广东省本地  相似文献   
20.
抗疫病辣椒新品种‘福康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得元  李颖  王恒明 《园艺学报》2006,33(3):691-691
 利用蔬菜育种的三向选择策略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出‘福康2号’辣椒。该品种为早中熟一代杂种, 果实羊角形, 绿色, 味辣, 品种优良, 商品性好, 产量37 500~45 000 kg/hm2 , 抗疫病, 耐青枯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