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药用大蒜9月25日-10月10日播种,翌年5月中旬收获,每667米。可产鲜蒜1400千克。甜玉米5月上旬蒜垄点播,7月底-8月上旬收获,每667米。可生产鲜玉米800千克。荠菜8月10-15日播种,9月20日前后收获,每667米。可生产鲜荠菜2250千克。  相似文献   
192.
<正>1定植前的准备深翻整地,挖沟施肥芦笋宜在沙壤土生长且年限较长,定植前先要深翻整平土地。白笋按1.8米的行距,绿笋按1.3~1.4米的行距,根据地形,以南北行向或东西行向  相似文献   
193.
194.
常用玉米除草剂的种类和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应用和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化学除草剂越来越被农民接受并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近几年,我国除草剂发展迅速,尤其是玉米除草剂,品种繁多,使用技术要求高,使用不当不但起不到除草效果,还会对玉米产生药害。因此,选择对路的除草剂品种并掌握好使用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尤为关键。在此介绍几种常用玉米除草剂的种类及使用技术,以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95.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多数使用年限在3年以上的蔬菜保护地土壤表层的盐分含量均大于露地土壤表层的盐分含量,大棚土壤的含盐量在0.1%~0.38%,日光温室土壤的含盐量在0.15%~0.5%.蔬菜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分浓度为害。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后还表现为土壤结构破坏、板结,拉秧以后,在干燥的土壤表面可以看到较坚硬的盐化层,通气和透气能力降低。蔬菜缓苗慢,容易发生烂根和枯萎病等。  相似文献   
196.
1育苗1.1播种2月底至3月上、中旬播种。在已浇过水的育苗钵上,每钵放入已催出芽的种子1粒,牙尖向下平放,种子上面覆盖湿润的基质,约1cm厚。播种后育苗钵上覆盖1层地膜,再加搭1个小棚保湿增温。待有50%子叶出土后,揭开地膜。  相似文献   
197.
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河南省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郑单528、伟科702和中单909为材料,在河南省北部、东部和南部3个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进行玉米产量及适宜密度范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玉米产量及适宜密度的影响大于品种类型。4个玉米品种的产量为伟科702中单909郑单528郑单958,其中,中单909的地点间变异系数最小,产量稳定性较好。4个品种玉米产量在3个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总体表现为豫北豫南豫东。4个品种在豫北试验点的适宜密度差异较大;在豫东和豫南试验点的适宜密度差异较小。3个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生育期光照和降水量不同是产量及适宜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8.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常规翻耕、深翻、深松)和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对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相关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深翻和深松)显著增加了夏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而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夏玉米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深耕(深翻和深松)和秸秆还田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降低了土壤紧实度;深耕(深翻和深松)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而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