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园艺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龟兹佛教在龟兹思想领域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凸显出其巨大的社会正功能.主要表现在心理调节、社会整合、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但也显示出一定的负功能.如对个人社会化和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2.
杨植  王振磊  林敏娟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2):2320-2326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红枣水分无损检测,为红枣水分含量模型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红枣资源圃中的脆熟期馒馒枣和保德油枣的果实为试材,采用传统烘干法测定枣果实水分含量,并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进行枣水分无损检测。对2个品种样本光谱进行样本集划分并使用预处理的方法Savitzky-Golay平滑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结果 建立了含水量定量检测分析模型。共获得212个样本,馒馒枣和保德油枣分别为100和112个,2个品种随机校正模型为75和84个,验证模型分别为25和28个,用外部证实法建立样品校正模型和验证模型。建立光谱模型将试验组分别分为红枣含水量校正模型和验证模型。所建2种红枣水分检测模型中SEC(校正集标准偏差)值分别为1.01%和1.29%;SEP(预测标准偏差)值为1.65%和1.41%,2种红枣的校正集与验证集交互相关系数分别为0.878和0.883。结论 以S-G平滑法对光谱数据预处理,以偏最小二乘进行回归分析(PLS)。建立含水量定量检测分析模型对红枣进行水分检测,水分真实值和预测值的交互相关系数均高于0.850。2个品种校正模型和验证模型差异较小均在0.5%左右,建立了红枣近红外光谱和水分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3.
裂果是造成枣树产业损失的主要灾害性生理病害,而枣裂果主要是由于降雨导致的,目前从水分生理的角度阐明裂果的机制尚不明确。选择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品种之一骏枣为试材,采用了滴灌控水的方法,从白熟期到全红期分别将田间土壤含水量控制在45%±5%、60%±5%、80%±5%3个水平。结果表明:各时期土壤含水量80%均发生裂果现象。半红期土壤含水量60%时蛋白质、脯氨酸含量最佳,全红期土壤含水量45%脯氨酸含量最佳。白熟期80%土壤含水量维生素C、总酚含量最高,半红期60%土壤含水量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糖酸比均最高,全红期45%土壤含水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结合各指标及裂果率,将土壤含水量在果实白熟期及半红期控制在60%±5%,到全红期减少土壤含水量为45%±5%更适合骏枣品质的提高,从而达到节水和减少果实开裂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基于TPA法评价枣果实质地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植  王振磊 《新疆农业科学》2019,56(10):1860-1868
【目的】研究基于TPA法评价枣果质地及聚类分析,准确客观描述枣果实质地,建立标准化、统一化的鲜枣果实质地,评价方法。【方法】以56个枣品种为材料,采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试验法,对比分析果实口感评价对果实采后质地。【结果】果实硬度与果实弹性和咀嚼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咀嚼性与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弹性与凝聚性呈显著负相关。品种间果实粘附性差异不大,硬度和凝聚性差异较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指标(质构仪参数和果实口感指标)组合形成适口性、凝聚性、口感粘附、果肉紧实、果肉粗细和用途,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0.30%。供试56个品种中,赞2果实硬度最大,东陵无核小枣凝聚性最高,京枣39凝聚性最低;哈八、赞2、京枣39、晋赞大枣4个品种弹性和咀嚼性好。用聚类分析方法将56个品种分为中间类群、低弹软质群和高弹硬质群3类。【结论】枣品种间口感差异较大,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法测得的力学参数可以用于枣质地评价,聚类分析与口感评价对比发现低弹软质群的品质优于其他两个类群。  相似文献   
35.
华山梨生长期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华山梨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内N、P、Cu含量随叶龄增加而降低,Ca、Mn、Mg含量随叶龄增加而升高。果实中N、P、Ca、Mg、Mn、Cu含量随果实膨大而呈递减趋势。叶片和果实中Fe,Zn含量变化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36.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各高校的传统线下教学模式。为更好地践行“开展线上授课,停课不停学模式”,本校设施园艺学课程也采用多平台网络教学授课+线下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前期课程建设的教学基础上,提出“钉钉直播课堂理论教学+线下课程实验视频+超星学习通考试平台”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设计、网络平台选择、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调整,从而更好地搭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后疫情时代设施园艺学一流课程教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