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林业   14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分析与楸树自交不亲和有关的特异蛋白质特性,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和SDS-PAGE技术研究了2种梓属树种(滇楸、楸树)花器官的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结果表明:楸树-1(连云港种源)的花柱、子房、花萼蛋白质含量较低,滇楸和楸树-2(老山种源)较高,而楸树-1花瓣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其他树种;同一树种不同器官蛋白质含量表现为子房>花萼>花柱>花瓣。蛋白组分分析表明,梓属各树种不同花器官内的蛋白质主要集中在12~45 ku之间,各器官共有蛋白20个左右,发现具有特异性的蛋白包括:楸树-1花柱42 ku蛋白,楸树-2花柱64和19 ku蛋白,滇楸花柱37 ku蛋白,以及楸树-2和滇楸花柱共有的58和24 ku蛋白;楸树-1子房41、38和23 ku蛋白;花萼中,88和65 ku蛋白为楸树-1所有,52、40、26 ku蛋白为楸树-2和滇楸特有。花瓣内蛋白带较少,仅发现63 ku蛋白为楸树-1特异蛋白。  相似文献   
12.
为给观赏海棠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日本海棠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对其花粉活力展开了研究,探讨并观察了观赏海棠花粉离体萌发条件和花粉萌发过程。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蔗糖、硼酸、硝酸钙的处理浓度分别为10%、0.02%(其萌发率与0.04%浓度处理的无显著差异)、0.02%(其萌发率与0.01%浓度处理的无显著差异)时,日本海棠的平均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最高值分别达到55.2%与853.11μm、54.4%与595.07μm、37.6%与713.74μm,显著高于同一试验因素下的其余各处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0%蔗糖+0.02%硼酸+0.04%硝酸钙的组合培养基为日本海棠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以此培养基培养的日本海棠其平均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分别达到70.1%和777.02μm,显著高于除以(10%蔗糖+0.01%硼酸+0.03%硝酸钙)组合培养基处理以外的其他组合培养基处理。在日本海棠花粉离体萌发过程中,培养第1个小时内花粉未萌发,培养2~4 h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速率均达到最高值,分别达23.4%/h及259.01μm/h,培养8 h后,其萌发速率趋于平稳,培养12 h后,其花粉管生长速度趋于平稳。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海棠离体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0.02%硼酸+0.04%硝酸钙)组合培养基,以此组合培养基培养2~4 h其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生长速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楸树品种的抗旱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了7个楸树Catdpn bungei品种和梓树C.ovata的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旨在研究楸树抗旱特性。供试材料为各品种的1年生扦插苗.分别在4种不同聚乙二醇(PEG)6000质量浓度0(ck),40,80和120g·L^-1下进行处理,研究与抗旱性相关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差异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楸树进行了抗旱性的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强的为光叶楸、梓树和金丝楸.其次为周楸2号和南阳楸.而楸树原种、圆基长果楸和豫楸1号的抗旱性最弱。且发现抗旱能力中等的周楸2号和南阳楸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其抗旱能力逐渐降低.但其他树种的抗旱性在不同水分强度下表现基本一致.从隶属函数以及聚类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来看.40和80g·L^-1 PEG 6000处理的结果更适合对楸树抗旱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杨树无性系根系吸收H2PO4-动力学特征与磷营养效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温室条件下,应用整株植物长期吸收的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杨树无性系根系吸收H2PO4-动力学特性及其与磷营养效率的关系,以揭示杨树不同无性系间磷营养效率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高效型无性系S17、S19和105根系对H2PO4-离子的吸收能力明显强于低效型无性系106、797、Ⅰ-69、1388和3244.与低效型无性系相比,S17、S19和105具有较小的米氏常数Km和吸收临界浓度Cmin,说明它们的根系对H2PO4-的亲合力、对低磷浓度的耐受能力较强.在缺磷胁迫条件下,S17、S19和105根系系统对H2PO4-的亲合能力可增加20%以上,其Km值分别从13.8、13.4和14.0 μmol·L-1下降到10.1、10.7和11.2 μmol·L-1,而低效型无性系的亲合力则变化很小,增加不足5%.同样,高效型无性系对低磷的耐受能力可增加85%以上,其Cmin分别从2.55、2.94和2.68 μmol·L-1下降到0.30、0.35和0.40 μmol·L-1,但低效型无性系的增加均不足15%.杨树无性系在根系吸收H2PO4-动力学特性方面的不同是其磷营养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大吸收速率Vmax,作为根系吸收动力学参数之一,对阐明杨树无性系磷营养效率的作用尚不够确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研究楸树Catalpa bungei自交不亲和特性,以楸树不同产地植株云台山楸树(CB-1),老山楸树(CB-2)和滇楸Catalpa fargesi f. duclouxii (CF)的花粉为对象,利用普通研磨法及超声波破碎法,研究了适合于花粉壁蛋白质提取的方法。同时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鄄PAGE)比较了不同树种花粉蛋白质质量分数及其主要蛋白质组分。结果表明:超声波破碎法适于花粉壁蛋白质的提取,最佳超声参数为功率400 W,超声时间 3 s次-1,间歇时间 6 s次-1,3个回合,工作120次,相隔5 min回合-1。蛋白质提取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Cl)的pH 7.8最佳。不同树种的花粉壁蛋白质质量分数表现为滇楸最高,云台山楸树和老山楸树较低。蛋白质组分研究表明:各树种花粉共有蛋白质有26个,特异蛋白质为连楸53.8 kD,35.0 kD,23.4 kD,26.5 kD;老楸53.8 kD,38.5 kD,23.4 kD;滇楸38.5 kD,26.5 kD。图6表1参18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亚热带黄棕壤上的28年生杉木林分内,设置不同季节伐木的5个处理(秋伐、冬伐、初春伐、初夏伐和夏伐),研究它们的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内源激素、休眠芽萌发数及萌条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前1年冬伐(12月8日)和当年早春伐(3月8日)是最佳伐木时间,此时杉木伐桩上的萌发势最强, 萌芽内氮素营养水平最高,生长量也最大。休眠芽的萌发数主要与细胞分裂素关联;而不同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状况的差异,主要是与氮素养分在植株内的运转(特别是还原态氮向树干基部和根系的回流作用)有关。不同季节采伐,意味着在不同时期截断植株的向上运输和回流,因而得到氮素营养水平的不同结果。环割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项推论。由此可见,伐桩萌芽内的全氮量和氨基氮浓度,可以作为论证合适伐木季节和预测萌条生长量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金叶银杏杂交育种可行性,选育出黄化特征稳定和干形优美的金叶银杏实生苗.以南京林业大学校内两株健康成熟的银杏雄株为父本,湖北安陆金叶银杏嫁接苗为母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得到杂交种实,并对种子表型性状、活力及其幼苗叶色分化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表明:金叶银杏与普通银杏的远距离杂交成功率达到90%;其后代种子属于梅核类,种粒小,杂交1号和杂交2号的单核质量分别为1.55、1.96 g;杂交种子存在生理后熟现象,其胚的速生期为9—10月份;杂交金叶银杏种子的发芽率80%以上,出苗率55%以上,黄化率达到50%以上,且前期叶片黄色特征可以维持到7月份左右;黄叶品系叶色由黄转绿的过程主要与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有关,总叶绿素比例增加是其叶色变绿的主要原因.因此,金叶银杏与普通银杏的远距离杂交完全可行,其座果率高,后代黄化率可观,叶色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5年生观赏海棠‘高原红’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扫描电镜、花粉离体培养、荧光显微技术等研究了‘高原红’花粉的形态、生活力及贮藏特性,分析了花粉离体培养基成分、离体与活体萌发的区别及花粉贮藏过程中活力的变化。探讨了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旨在为揭示花粉萌发特性、建立花粉贮藏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硼酸与蔗糖溶液均对‘高原红’花粉萌发有显著的影响,单因素最佳培养基为10%蔗糖溶液;离体与活体花粉在萌发时间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离体萌发较快于活体萌发,且活体萌发中花粉管在授粉后第8—12 h为快速伸长期;花粉贮藏过程中,室温(17—20℃)下贮藏的花粉活力急速下降,花粉管长度与4,-20℃及-70℃时差异显著,4℃下贮藏的花粉离体萌发率同样呈急速下降的趋势,与-20,-70℃时差异显著,而-20℃与-70℃下贮藏的花粉其离体萌发率之间与花粉管长度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红桤木嫩枝韧皮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年生红桤木嫩枝韧皮部为试验材料,对双向电泳各个环节条件进行比较选择。结果表明:采用改良TCA/丙酮提取法,结合使用pH 4~7的胶条,上样量1 000μg,凝胶浓度为12%时可分离101个蛋白点,初步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红桤木嫩枝韧皮部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木本植物花粉的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本植物中普遍存在着自花不育或结实率低等现象,许多树种又存在花期不遇,从而使花粉保存成为人工授粉最重要的前提.对木本植物花粉的采集与保存方法等进行了总结,详细介绍了花粉超低温保存的现状,以及保存前后的一些有效处理,并对花粉保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