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提壶揭盖法为通过开宣肺气而通利水道的一种治疗方法。《丹溪心法》载:“肺为上焦,而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热淋、便秘是奶牛常见的内科疾病,中医单用清热利尿、润肠通便等方法治疗,往往收效甚微,如果配合提壶揭盖法则能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2.
阿坝县云杉落针病防治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  唐金权  王敬 《四川林业科技》2012,33(4):67-68,46
通过采用百菌清烟剂(15 kg.hm-2)及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云杉落针病进行防治实验,结果表明:百菌清烟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治两次,防治效果均可达到75%以上,防治两次效果明显好于防治一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治两次效果明显好于百菌清烟剂防治两次。  相似文献   
93.
分析了夏季生猪易发的皮肤病发病原因及危害,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4.
“逆流挽舟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笔者运用该法治疗犊牛腹泻117例,治愈109例,治愈率达93.2%,现将其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5.
碧绿的稻田、悠闲的鸭子、平坦的街道、优美的环境……让人处处感受到乡村的美丽与和谐。这是黑龙江阿城金京稻米专业合作社所在的村子,阿城区城建村。城建村是民族村,水田种植面积大,且种植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96.
王敬 《北方牧业》2007,(2):15-15
<正>仔猪黄白痢是广大养殖户颇为头痛的难题,本人经过长时间在猪场管理中的实践,自创了一套用药程序,可有效防控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7.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污染范围广、危害严重令人堪忧,如何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对我国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加以阐述,结合已有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发现重金属污染的复杂性不是单一的修复技术就能解决的,当务之急需积极寻求新的复合修复技术,根治重金属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索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碳氮水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在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深耕(T1)、深耕+秸秆还田(T2)、浅耕(T3)、浅耕+秸秆还田(T4)4种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麦田碳储量、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以及作物水氮利用效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在不同时期对土壤碳储量有一定的影响,与播前土壤有机碳储量相比,0~20 cm土层各处理在越冬期有较高的有机碳储量,20~40 cm土层则于拔节期有机碳储量达到最大值,40~60 cm土层除T1处理,其他处理皆为拔节期最大。综合来看,在整个生育期有机碳储量均表现为秸秆还田处理大于秸秆不还田处理。深耕处理提高了小麦生育前期的土壤含水量,T2处理的作物耗水量比T4处理高4.2%;秸秆还田提高了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T2的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浅耕加秸秆还田高24.9%,27.6%。除开花期,T1处理的植株含氮量高于浅耕处理,T2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冬小麦氮素积累量,较不还田处理提高了44%;T1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比浅耕处理高57.2%。秸秆还田处理在生育前期抑制了小麦的生长,但后期促进了植株干物质量的积累。秸秆还田有利于穗粒数的提高,从而提高产量,T2处理较T3处理产量提高了22.1%,较T1处理增产6.7%;T1处理较T3处理增产14.4%。因此,秸秆还田和深耕有助于提高土壤碳储量,提高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99.
选用黄淮海平原典型潮土,设置只添加秸秆(CK)、秸秆还田配施纸浆(P)、秸秆还田配施樟木屑(CW)、秸秆还田配施鸡粪(CM)、秸秆还田配施木本泥炭(MT)5个试验处理,将土柱原位放于田间。180 d后,测定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碳氮磷相关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研究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激发剂对潮土有机碳含量提升的主控途径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相比,添加激发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MT处理对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提升效果最为显著,CM处理对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含量提升效果最显著。与CK相比,MT处理土壤碳氮比提高最为显著(15.6%);CW处理在所有处理中单位微生物生物量的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与β-1,4-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比值(EEA/MBCC/N)、单位微生物生物量的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比值(EEA/MBCC/P)均最高(P<0.05)。基于微生物群落特性分析发现,与CK相比,CM处理土壤中绿弯菌门...  相似文献   
100.
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特性对森林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采用相邻网格调查获取数据, 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 利用Hegyi竞争模型对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样圆半径为7 m时, 单位面积的平均竞争强度已经趋于稳定。落叶阔叶林中优势树种有12种, 包括小叶白辛树Pterostyrax corymbosus, 四照花Cornus kousa, 毛山荆子Malus baccata, 茅栗Castanea seguinii, 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 玉铃花Styrax obassia, 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ana, 黄山栎Quercus stewardii,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 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 锥栗Castanea henryi, 杜梨Pyrus betulaefolia等。各优势树种种内竞争强度不同。其中毛山荆子、小叶白辛树、四照花、米心水青冈种群等的种内竞争比其他优势种要强烈, 属于中、强度竞争。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毛山荆子、小叶白辛树、四照花、米心水青冈种群等呈现出一定的聚集分布状态。灯台树、玉铃花、华山矾和青钱柳种群等的生态位与小叶白辛树、四照花较接近, 故其受到较强的种间竞争压力, 灯台树、玉铃花、华山矾和青钱柳种群等的种内竞争小于或接近种间竞争。同时, 小叶白辛树和四照花也是其他优势树种最大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