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突变品种鲁麦20早熟,矮秆,红壳等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1)其早熟性是由203对显性优势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早熟×晚熟组合的早熟性狭义遗传力较高,为45.70%-71.11%:(2)株高及穗部农艺性状中以株高狭义遗传力最大,平均78.12%,且其矮秆性状是3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目前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三明市富兴堡蔬菜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位于三明市南郊,面积约47hm^2。2004年9月下旬该基地在1~2d内突发大面积蔬菜异常事件(以下简称事件),造成严重的生产损失。为找出造成蔬菜异常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开展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24.
傲霜1号山西省农业大学用快中子辐照农大139干种子经4代选育而成。该品系于1982—1985年参加了全国小麦生态试验,分三期秋播和春播,秋播时抗寒性极强,春播又能正常结实,被称为“两性麦”。株高90厘米左右,分蘖力强,成穗率高。黄壳,白粒,顶芒,穗长6.5厘米左右。抗三锈,轻  相似文献   
25.
食用菌废菌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为广辟资源,化废为宝,化验了各种食用菌栽培料废弃物(简称废菌料)的营养元素,为废菌料的再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评价了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则是农业的基础。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为此,必须采取积极对策,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7.
<正> 为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双扩双增走一麦一棉的路子,解决麦棉争地的矛盾,武城县老城镇在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于1988年引进鲁原早小麦和鲁棉10号夏棉,进行了小麦、棉花一年两熟的配套种植,经过三年的试种示范与开发,  相似文献   
28.
诸多研究表明:(1)温度和光周期是制约小麦抽穗和成熟的重要环境因子,它们通过Vrn基因和Ppd基因起作用,影响着穗分化的进程;(2)春化是冬性小麦品种抽穗结实的必经阶段,低温和短日照都可使春化完成,小麦不同发育阶段营养和生殖器官内激素的种类和水平有差异,茎尖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达到高峰标志着春化完成;(3)小麦早熟性遗传为部分显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抽穗期的主基因;(4)小麦早熟性决定于各个生育阶段的长短,但主要是在二棱前期和后期.早熟高产育种应在最小营养生长期短及分蘖性强以保证穗数的基础上,力抓抽穗早或灌浆速度快这两条途径,以达到产量三因素乘积最大.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农村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式进行研究。[方法]以天津市典型的农业县宁河县为例,在研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农村非点源污染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于宁河县的农村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式,并对其环境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不同的农村非点源来源,将宁河县农村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式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生活3个污染防治模块。种植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块包括合理使用化学品、节水灌溉及秸秆资源多元化利用等内容;养殖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块从养殖场或养殖小区的选址、饲养方式的选择、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防治对策;农村生活非点源污染防治模块则按地理位置将村落进行划分,分别按照小城镇建设和生态村建设的思路提出污染控制措施。各模块既相互联系又具有针对性,适合不同发展情况下的村落非点源污染防治。[结论]该研究为海河流域以及其他北方地区的农村非点源污染防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0.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分析了市郊蔬菜基地土壤中有效养分、pH值及砷、汞、铅、铬含量,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值相比,结果表明菜园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增加幅度大。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砷、铅、铬,符合福建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要求,4个样点土壤中汞含量超过二级标准,污染指数Si=1.27,汞是主要的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