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地膜生态效应在“二旱一水”中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2.
33.
为筛选出适合在青浦地区蛙稻生态种养模式下推广种植的中晚熟水稻品种,于2013年开展晚粳水稻新品种适应性试验,观察其种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常规稻品种清香软粳、沪软12-12,和杂交稻品种花优14和秋优金丰产量较高、米质优良,抗病虫害较强,均适合在青浦地区蛙稻生态种养模式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光皮树等6个绿化经济树种的形态特征、生态特性、分布概况及这些树种的繁殖和栽培技术,并对其绿化效果和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5.
在浅旋耕直播的条件下,通过氮肥效应对大麦产量及有关生育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与产量呈曲线相关关系,Y=2119.05+42.31x—0.1216x ̄2(r=0.9967).其高产适宜施氮量为174kg/hm ̄2;高产值为5799kg/hm ̄2;经济施肥量为138kg/hm ̄2.同时还从每公顷苗数、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净光合生产率及干物质积累等方面,阐明了适宜施氮量获得高产的群个体协调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6.
提高根癌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5个籼、粳稻栽培品种作材料,研究了农杆菌转化水稻幼胚愈伤组织频率的一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B培养基适用于各种基因型的水稻幼胚培养,愈伤组织与农杆菌共培养时间以3d为宜,而CCS培养基则适合于水稻转化愈伤组织的筛选培养。用羧苄青霉素抑制农杆菌效果优于头孢霉素,其适宜浓度为250~400mg/L,而潮霉素的筛选压以25~50mg/L较为合适。此研究通过优化各种转化因子,已从供试的15个品种中获得了14个品种的水稻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37.
反向PCR克隆转基因水稻的外源基因旁侧序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反向PCR(IPCR)为基础建立了适合于处理大量材料的克隆转基因水稻中外源基因旁侧序称的技术体系,该方法中用小量法提取转基因水稻总DNA;总DNA用10倍过量的限制性内切酶在50μL反应体积中进行过夜酶切;酶切片段在20μL体积中进行自连接,之后进行套式PCR(nested-PCR)扩增旁侧序列。在套式PCR结合了热启动PCR和降落了PCR技术以增强PCR反应的特异性。用这种方法,本实验室在一周内克隆了35个转基因水稻株系中外源基因的旁侧序列,长度在300-750bp之,PCR产物的特异性用Southern杂交进行了证明,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方法具有快速、稳定和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38.
39.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现实背景,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评价体系提供基础准备,为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制定有关成果转化政策,引导和指导成果转化创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利用功能性分子标记检测了36份恢复系和42份不育系中Pi2、Pi5、Pi9、Pi54、Pia、Pib、Pit和Pita等8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结果发现:这8个抗性基因在检测的品系中有不同频率的分布。在这78个品系中,不育系申11A是携带抗性基因最多的品系,检测到了6个稻瘟病抗性基因;而8527A、徐1A和016A等3个品系中未检测到抗性基因的存在。根据品系间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这78个品系分为5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