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精子不同处理方法对牛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精子处理方法对南阳黄牛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试验一,研究三种不同的精子洗涤方法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浮法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所得的卵裂率(58.3%,60.6%)均显著高于直接离心洗涤法(47.2%,P<0.05);上浮法所得囊胚发育率(25.9%)显著高于直接离心法(13.3%,P<0.05);上浮法和Percoll法相比,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无显著差异。试验二,研究三种受精液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结果表明:BO液组和mTyrode’s液组所得的卵裂率(60.1%,59.3%)均显著高于TCM199液组(48.5%,P<0.05);但三组囊胚率(17.8%、19.6%、14.1%)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2.
红细胞裂解法分离获得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传代纯化培养并进行生物特性的鉴定。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0、0.5%、1%、2%、4%)作用于贴壁前、贴壁后的兔BM-MSCs,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DMSO体外诱导P3代兔BM-MSCs分化为胰岛细胞,观察诱导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双硫腙染色法初步鉴定胰岛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胰岛素的表达;ELISA检测胰岛素的分泌。结果显示,原代、传代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良好。DMSO对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细胞贴壁前、后的2种处理方法相比,DMSO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P0.05)。相对而言,DMSO浓度1%对细胞的生长损害作用较小。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变圆,逐渐聚集,6d出现细胞聚集,随着诱导的继续,形成细胞团样结构,细胞团数逐渐增多;终末阶段试验组双硫腙染色呈明显的猩红色、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胰岛素表达显示阳性,ELISA检测细胞分泌胰岛素,诱导组7d和12d的胰岛素含量分别为(31.32±0.14)mU/L和(32.85±0.21)mU/L,与对照组的(25.02±0.55)mU/L和(25.06±2.46)mU/L比较,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DMSO可以用于诱导BM-MSCs分化,终末阶段形成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细胞,未来可以针对其诱导的高效性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3.
所谓同期发情,就是采用激素或类激素的药物处理,使母畜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和排卵的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使一群母畜中的大部分个体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同时发情。达到性成熟而未受孕的母牛,在正常情况下,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发情,具体表现为:鸣叫、食欲减退、阴门红肿、  相似文献   
84.
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体外培养发育阻断机理和早期胚胎的体内环境入手,阐述了胚胎体外培养各细胞阶段胚胎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寻求合理的体外培养条件和方法,以便提高体外胚胎早期的囊胚发育率.  相似文献   
85.
采用FSH共超排南阳牛60头次,共采卵258枚(头均4.87±3.69),其中可用胚153枚(头均2.89±2.58),育成牛超排反应有效率高于经产牛(86.2%︰71.0%),经产牛采卵数多于育成牛(头均5.22±4.53︰头均4.5±2.58),可用胚数也多于育成牛(头均3.07±3.06︰头均2.69±2.02),FSH的适宜剂量经产牛为340mg/头,育成牛为300mg/头。季节对南阳牛超排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6.
旨在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生长及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并鉴定兔BMSCs,用不同浓度的bFGF(5、10、20、40、80和100μg.L-1)作用于兔BMSCs,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情况。结果,经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分化反推法鉴定所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TT法结果显示,bFGF浓度为80μg.L-1时细胞的增殖能力最强(P<0.01),在培养第3天即出现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bFGF组BMSCs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bFGF有促进体外培养兔BMSCs增殖的作用,浓度为80μg.L-1时促增殖能力最强,可以作为体外扩增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87.
郏县红牛CLPG基因的SNP及对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CR-SSCP检测了113头郏县红牛CLPG基因的SNP,发现了AA、AB、AC 3种基因型,测序结果显示AA型在第150和419碱基处分别表现为C和T,为野生型;AB型在第419处发生碱基T→C突变;AC型在第150处发生碱基C→T突变。多态信息含量为0.226,属低度多态。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部分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AA、AC基因型个体在体重、体长指标上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大于AB型个体;在管围指标上,AA基因型个体优于AB基因型个体,差异显著(P〈0.05);在坐骨端宽指标上,AA与AB基因型个体之间差异显著(P〈0.05),AB与AC基因型个体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8.
牛BoLA-DRB3基因的多态性与乳房炎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PCR—RFLP技术对易感乳房炎的奶牛血样24份,不易感染乳房炎的2个黄牛品种南阳牛、秦川牛血样66份共计90个个体进行牛BoL A—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大小为252bp的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stUI酶切后表现多态,且奶牛AA型个体显著高于黄牛品种,提示BoLA等位基因A作为母牛乳房炎易感性的候选标记具有潜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动物卵母细胞受精(OocyteFertilization)包括精子获能(Capacitation)、顶体反应(AcrosomeRe-action)、卵母细胞成熟(Oocytematuration)、受精(Fertilization)及卵裂(Cleav...  相似文献   
90.
绿色肉牛是指按照我国绿色食品生产的有关条件要求,配合肉牛饲养技术生产出的优质肉牛。其技术指标为育肥绿色肉牛22月龄活重达500千克以上,屠宰率达58%,净肉率达47%以上,优质肉切块率达30%,母牛繁殖成活率达75%以上,全程死亡率3%以下。在原有中原农区肉牛规模化饲养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