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35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蓖麻属大戟科植物,别名红麻、大麻子、蓖麻子等。我国历来就有栽培蓖麻的传统,而且南北方均适宜栽培,只是大部分都是利用房前屋后、村边地头等闲散地零星种植,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其实蓖麻确实是一种高效的旱作经济作物,就其价值而言,蓖麻油可广泛应用于航空和精密仪器的高级润滑油、刹车油和防护油。以蓖麻油为原料合成的树脂粒料尼龙11.是当前国际市场上的走俏产品,在汽车、船泊、机床、建筑、军工、医疗等行业制品中广泛应用。蓖麻油衍生物达270种,经脂化生成的甲脂、丁脂,是生产润滑剂、塑料、化妆品、洗涤剂等的主要原料。榨油的饼粕可用作肥料,经脱毒处理后可用作饲料。蓖麻叶可养蓖麻蚕、发展绢纺业。同时,蓖麻还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其种子、叶、根均可入药。  相似文献   
52.
施氮肥量对转双价基因棉田主要害虫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施氮肥量对转双价基因 ( Bt+Cp TI)棉田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低、中、高三种施氮肥水平处理条件下 ,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 ,转双价基因棉田棉铃虫落卵量和幼虫数量有增加的趋势 ,棉苗蚜、伏蚜、棉叶螨种群数量减少 ,发生危害减轻  相似文献   
53.
“两无两化”(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植棉是现代新型的棉花栽培模式,不同于以往的直播、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其棉花害虫的发生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其模式下的害虫发生规律以及其生态效应进行研究,为科研、生产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本所试验地进行;供试品种为杂交抗虫棉中棉所46;栽培模式为两无两化栽培,另设常规直播栽培为对照,面积各700m2。常规栽培棉田于5月11日开始调查,两无两化栽培棉田5月20日(5月17日移栽)开始调查,均采取5点取样,每点20株棉花(双行,每行10株),每3天调查一次。详细记载主要害…  相似文献   
54.
不同立体种植对棉花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消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种植麦套春棉、麦套春棉播种玉米诱集带、麦套春棉邻近种植玉米三种类型的棉田,以平作春棉为对照。明确了不同类型生态区的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消长动态。立体种植棉田与平作春棉相比:盛期平均百株黄地老虎为害降低87.5%;棉叶螨发生早为害重;苗蚜降低97.8%,差异极显著;伏蚜发生量上升202%,差异显著;第二代棉铃虫落卵士降低33.8%;三、四代棉铃虫落卵量差异不显著。第二代棉铃虫发生期,玉米诱集带百株累计诱集棉铃虫落卵量达1484粒,天敌数量最高达840头,明显看出种植玉米诱集带对棉铃虫有较好的诱集作用,对天敌有很好的保护和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55.
转双价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2002—2003年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双价基因(Cry1Ac+CpTI)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2、3、4代棉铃虫平均百株幼虫数量分别比常规棉减少81.4%、87.1%和87.0%,比Bt棉田减少11.1%、33.3%和57.1%,比常规棉用药田减少20.0%、66.7%和40.0%;百株棉苗蚜数量比Bt棉田减少4.0%,但分别比常规棉田和常规棉用药田增加21.6%和153.9%;百株伏蚜、棉粉虱数量分别比Bt棉田和常规棉田减少5.5%和23.3%、16.7%和13.0%,但比常规棉用药田增加61.7%和33.3%;百株棉叶螨、棉盲蝽和棉蓟马的数量比Bt棉减少34.0%、39.6%和5.9%,但分别比常规棉田和常规棉用药田增加158.3%和287.5%、20.8%和52.6%、23.1%和60.0%。百株草间小黑蛛、龟纹瓢虫和小花蝽的数量均明显高于常规棉用药田,与Bt棉和常规棉田差异不显著;百株棉蚜茧蜂和中红侧沟茧蜂数量均明显低于常规棉田,与Bt棉和常规棉用药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6.
不同类型棉田昆虫群落调查的抽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研究运用群落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通过种—面积(或样方数)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及不同抽样面积(或样方数)条件下群落特征参数的比较与分析,探讨了不同类型棉田昆虫群落的抽样方法。结果表明,在昆虫群落调查中,平作棉和麦套棉及两类棉田的不同阶段均可采用相同的抽样方法,样方面积为1m2(正方形).最小抽样面积为10m2(或10个样方),适宜抽样面积为10~20m2(或10~20个样方),棋盘式取样方法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并分析了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间格局。结果表明:4种处理棉田昆虫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常规用药田、常规棉田、B t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B t棉田、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和常规用药田,多样性指数依次为B t棉田、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和常规用药田;害虫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高低依次为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B t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B t棉田、常规用药田和常规棉田,多样性指数为双价棉田、B t棉田、常规用药田和常规棉田;天敌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依次为B t棉田、常规用药田、常规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和B t棉田,多样性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和B t棉田。可见,种植转双价基因棉不会降低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反而得到提高,害虫种群和天敌种群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8.
棉花叶片茸毛和色素腺数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网室抗性鉴定和室内观察,研究了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及棉花叶片茸毛数量和色素腺密度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为抗棉盲蝽棉花品种选育和制定棉盲蝽防治技术策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棉花品种(系)叶片茸毛、色素腺点在不同生长期均存在显著差异;棉花叶面、叶背和叶片茸毛...  相似文献   
59.
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及其优势天敌种群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比较研究了北方棉区平作和麦套春棉治虫与不治虫共四种类型棉田的棉铃虫及其优势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二代棉铃虫发生期平作春棉的始卵期较麦套春棉提早3~5d,四代棉铃虫发生期后者的终卵期较前者推迟10~15d;与常规治虫相比,平作春棉和麦套春杯不治虫的百株累计总卵量分别增加了151.4%和160.7%,百株累计总幼虫量则分别增加了205.1%和280.8%。与常规治虫相比,平作春棉不治虫二、三、四代棉铃虫卵及幼虫的平均寄生率分别增加了200.0%、110.0%和675.0%及148.0%、247.5%和8.5%,麦套春棉则增加了36,1%,38.9%和95.8%及64.4%、369.0%和31.6%;无论哪种类型的棉田,棉铃虫优势捕食性天敌的百株累计量均呈逐代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0.
新疆棉田施氮肥对棉蚜及其它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蚜是新疆植棉区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不同生态区棉花害虫发生种类和时期不同,田间栽培管理模式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新疆棉田施氮肥对棉蚜及其它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棉花生产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石河子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中心试验地进行。试验设高、中、低施氮肥量3个处理,宽膜覆盖,一膜4行,滴灌的栽培管理模式,棉花品种为中棉所42,除氮肥施量不同外,其它肥料相同。3个处理棉花底肥分别施尿素每公顷600kg、450kg、300kg;6月中旬分别追施氮肥每公顷345kg、195kg、45kg(大田用量),棉花生长后期施肥同大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