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食品辐照技术是利用^60Co、,^137Cs等放射源产生的γ射线,或加速器产生的10MeV以下的高能电子束.对食品和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达到杀虫、抑制发芽、杀菌保鲜等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延长货架期的目的。经过全球几十年的研究,业已证明辐照技术是一种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的食品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22.
浅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土肥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需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当前,农业生态环境不良问题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子,其主要表现有:生产中滥用化肥和农药导致诸多水域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23.
通辽市玉米高产高效种植综合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辽市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水肥资源利用率低、机械化程度低、技术到住率低、生产成本高、品质差或个别地区高产不高效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市政府提出的吨粮田建设,主要采取六项有效增产技术。即:机械化宽窄行覆膜增密技术、土壤检测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氮后移增产技术、隔行去雄增产技术、深松深翻技术。通过上述六项关键技术的综合应用,大大提高玉米生产水平,真正实现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牧业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4.
2009 ~2011年,以5年生大青皮甜石榴为测定对象,研究了高干Y形树和多主干自然圆头形树的光合性能、产量、果实品质和果实病害情况.结果表明,高干Y形树3年每666.7m2产量分别为304.1kg、555.0kg和1106.5kg,极显著高于自然圆头形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高;树冠内光照强度大、C02浓度高、叶片光合速率明显高;果实干腐病害指数小.  相似文献   
25.
果实套袋技术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项果树果实管理实用技术,它顺应了当代无公害优质高效栽培的要求,几乎所有栽培的果树都在应用,技术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6.
为方便小麦模型算法比较与多算法集成模拟,本研究参考国内外主流作物模型CERES-Wheat、APSIM-Wheat、WheatSM、WOFOST、SWAT等的主要算法,集成了发育期、生物量、产量形成等模块的多种算法,构建了小麦模型算法集成平台(Wheat model algorithm integration platform, WMAIP)。发育期模块集成了小麦钟模型和热时两种算法;生物量模块集成了群体光合作用、光能利用效率和二氧化碳同化率3种算法;产量形成模块集成了籽粒灌浆、生物量转移和收获指数3种算法。基于模型平台组成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模拟模型。利用河北省吴桥县2017—2019年两年播期试验的田间观测数据结合2011—2014年3年播期耦合水分文献资料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与验证,并对特定模块的不同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均吻合良好,模拟误差在合理范围之内,其中发育期、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和土壤贮水量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在0.56%~4.00%、16.13%~18.72%、12.48%~18.95%和10.78%~11.63%之间,模型集合的模拟效果优于单一模型。通过算法比较发现,发育期模块中热时法模拟播种至拔节阶段较优,小麦钟模型模拟播种至开花阶段和播种至成熟阶段较优;生物量模块中3种算法均为模拟小麦生物量的较佳模型,但在高辐射条件下,群体光合作用法模拟的生物量较高;产量模块中3种算法模拟的产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生物量转移法效果略好。该平台集成了特定模块的多种算法,能较好地模拟土壤贮水量和冬小麦的生物学指标,在小麦模型算法比较与改进、集成模拟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7.
实现智能化是提升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作为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发展迅速。本文首先从接触式、机器视觉式和GNSS式三种免少耕播种自动导航技术入手,阐述了自动导航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对作业参数监测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地表秸秆覆盖率的快速检测技术、免少耕播种机播种参数监测技术及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面积监测技术;之后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免少耕播种机漏播补偿控制技术和作业深度控制技术。最后在总结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现有应用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保护性耕作机具自动导航技术、作业参数监测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控制技术三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8.
<正> 枣树对气候、土壤适应性较强,抗干瘠、耐涝碱,是干旱瘠薄山地及盐碱地营造经济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华北平原著名的林粮间作树种。近几年,随着枣树优良新品种的不断推出,栽培面积迅速增加,苗木需求量越来越大,为加快优良品种的繁殖,我们结合枣树冬季修剪,利用剪下的枝条,进行了硬枝扦插育苗试验,取得了扦插成活率85%以上,667 m2产苗1.8万余株的效果,并且提前1年出圃。  相似文献   
29.
在山东省枣庄市,于2008—2011年每年8月12—20日采用机械制冷技术,控制休眠期适宜温度在5~7℃,结合单氰胺破眠处理,日光温室栽培甜樱桃可于2月初上市,比简易大棚栽培提早上市2个月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