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5篇
  9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明确饲草燕麦品种在不同区域的丰产性及适应性,2017—2019年进行全国饲草燕麦鉴定试验,包括国内外饲草品种20个,分布在全国22个燕麦主产区的试点,采用标准差校正的(standard deviation of means,SD)GGE双标图(SD-GGE)分析。结果显示:参试品种可分为4类,分别为籽粒高产、饲草高产和生育日数较长且株高较高的品种,其余与上述性状相关性差的品种聚为一类。穗铃数和穗粒数与饲草产量均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籽粒产量极显著正相关。G1(‘坝莜3号’)和G3 (‘坝燕6号’)为鲜草高产稳产品种,G11(‘陇燕3号’)和G16(‘草莜1号’)为干草高产稳产品种。试点E1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和E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奇台县)代表性较好。以生产鲜草为目的,试点E1(吉林省白城市)和E2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最适宜种植品种为G2(‘坝莜18号’);E17(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E18(河北省承德市)最适宜种植品种为G14(‘青引2号’);E3(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E6(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E9(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和E10(青海省海东市)最适宜品种为G11;其余试点最适宜品种均为G3。以生产干草为目的,E4(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最适宜品种为G10(‘GL381’);E3、E6、E9、E10和E20最适宜种植品种为G8 (‘远杂1号’);E18、E14(江苏省泰州市)和E15(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最适宜种植品种为G9(‘张燕4号’);E1、E2(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E13、E21和E22(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最适宜品种为G16;E5(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E8(山西省怀仁市)和E19(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没有最适宜品种,相对表现较好的品种为G8、G12(‘定燕2号’)和G16。明确20个品种在各个区域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为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为对比干发酵和湿发酵过程中产气性能的差别,对比试验研究了3 m~3恒温(37±1)℃发酵罐内单一牛粪干/湿发酵过程中日产气量、累计产气量、产气率及甲烷体积分数和pH及氨氮的变化,并最后应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分析甲烷生产的动力学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以TS(总固体浓度)为20%的干发酵系统累计产气量为51.375 m~3,最大日产气量可达2.198 m~3,分别比TS为8%的湿发酵多11.076 m~3和0.301 m~3;干发酵的池容产气率为0.558 m~3/(m~3·d),比湿发酵实验组提高了15.95%;干/湿发酵系统的日均甲烷体积分数分别为51.3%和48.6%。在试验过程中,干/湿发酵恒温沼气罐内的pH值及氨氮含量均介于正常范围之内,没有发生抑制现象使得试验可以顺利进行。通过修正的Gompertz方程对干/湿厌氧发酵的产甲烷过程进行拟合,拟合的结果R~2在均大于0.99,表明实际产甲烷潜力值和拟合的产甲烷潜力值很接近,显示出了较高的准确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农牧废弃物干发酵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3.
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又称杨干隐喙象,自1978年被农林部定为内检对象~([1])以来,始终为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Pest Rist Analysis,简称PRA),对承德市发生的杨干象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虫风险综合评价值为2.33,属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44.
榄仁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常见药用植物,目前关于榄仁内生真菌的研究较少。从榄仁体内分离出一株内生真菌JLR6,利用对峙生长法测试JLR6对香蕉炭疽菌及芒果炭疽菌的拮抗活性,通过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结合响应面的方法对菌株JLR6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菌株JLR6对香蕉炭疽菌及芒果炭疽菌有明显的拮抗活性,皿内抑制率分别为45.50%和57.90%,通过ITS序列分析,初步将JLR6鉴定为Diaporthe sp.;优化后菌株JLR6的最适发酵条件为细菌学蛋白胨10 g/L、葡萄糖20 g/L、酵母粉17.82 g/L、装液量87.59 mL、接种量9.06 %,于180 r/min、28℃条件下培养7 d,生物量达到4.79 g/L。  相似文献   
45.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可分泌植物生长激素,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是生物肥料重要的种质资源。本文从水稻根际土壤分离纯化根际促生菌,进行菌株鉴定,测定其促生能力。经过16S r DNA测序比对,筛选得到解磷菌4株(Bacillus pumilus LZP02,Bacillus aryabhattai LZP08,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LZP10,Bacillus ginsengisoli LZP05),溶磷菌3株(Bacillus megaterium LZP03,Bacillus oryzaecorticis LZP04,Bacillus ginsengisoli LZP07),解钾菌3株(Bacillus aryabhattai LZP01,Bacillus subtilis LZP06,Bacillus licheniformis LZP09)。养分转化能力测试结果表明,Bacillus aryabhattai LZP01和Bacillus subtilis LZP06解钾能力较好;Bacillus pumilus LZP02和Bacillus huizhouensis LZP05解磷能力较强;Bacillus megaterium LZP03和Bacillus ginsengisoli LZP07溶磷能力较好。对养分转化能力较强的菌株进行激素分泌能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菌株均能产生生长素、赤霉素,均具有合成铁载体的能力。综合分析菌株养分转化与激素分泌能力发现,Bacillus megaterium LZP03、Bacillus huizhouensis LZP05和Bacillus subtilis LZP06促生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开发利用潜力。研究成果为水稻微生物肥料的开发与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及间作对燕麦、向日葵生产力以及燕麦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在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区开展大田试验,设置不同施氮量处理(0、50和100kg/hm2),测定燕麦、向日葵产量、吸氮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具有产量优势及较高的氮吸收效率,土地当量比及氮素吸收当量比范围分别为1.20~1.37和1.20~1.30。施氮量为100kg/hm2时,间作燕麦、向日葵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以及地上部吸氮量均为最高,分别为4.40和6.65t/hm2,12.81和12.40t/hm2以及182.78和192.12kg/hm2,其中间作燕麦地上部生物量、吸氮量较单作燕麦显著提高17.20%~35.39%;间作向日葵籽粒产量及地上部吸氮量较单作向日葵显著提高22.78%~46.15%。间作显著降低燕麦收获后间作燕麦边行0~60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显著增加间作向日葵边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因此,100kg/hm2是该地区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的较优施氮量。  相似文献   
47.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是一类具有生物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已被中国环境监测中心和美国环保署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之一。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环境变化能够作出精准且快速的反应,并能预测土壤的污染状况。因此,研究土壤微生物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污染的响应显得十分必要。试验通过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探讨了DMP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敏感菌的丰度、多样性及信号调节途径的影响。首先,用DMP处理未污染土壤,使DMP终浓度为0、5、10、20、40 mg·kg-1,然后,暗培养20 d,进行土壤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与芳香族化合物降解相关的菌种的相对丰度受到DMP污染促进,而其余在土壤中占比例较大且变化较显著的菌种的相对丰度受到DMP的抑制,且抑制效应与污染物浓度呈正相关;DMP污染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Simpon和Shannon多样性降低;土壤微生物的ABC转运系统、双组分系统(TCS)和磷酸转移酶系统(PTS)总基因丰度及相关酶的基因丰度均受DMP污染的促进。研究表明DMP污染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敏感菌种的丰度,干扰土壤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系统,进而有可能引起土壤生态系统失衡,影响土壤健康。阐述DMP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对优化环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环境质量具有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8.
近几年来,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我们积极探索地膜 拱膜式双膜马铃薯栽培技术,2003年平均每667m2产量1800kg、收入2300元,2004年平均每667m2产量500kg、收入400元,产量及效益表现不稳定,相差悬殊,挫伤了菜农的积极性.现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9.
遮荫对温室盆栽茶梅光合特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遮荫处理(0%、25%、50%)对温室盆栽茶梅新稍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片解剖结构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光照下,茶梅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期出现在10:00和15:00,有光合“午休”现象;遮荫处理茶梅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在11:00。遮荫处理使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全光照处理。25%遮荫处理茶梅枝叶生长健壮,株形良好,叶片和栅栏组织厚度、叶比重与全光照条件下差异不显著;50%遮荫条件下,茶梅新稍徒长,单叶面积增大,叶片和栅栏组织厚度显著低于全光照处理。表明茶梅具有一定的耐荫性,25%的适度遮荫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0.
太阳能控温的厌氧发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太阳能控温湿发酵过程,尚没有太阳能控温的厌氧干发酵过程研究,为此搭建两套太阳能控温的干/湿厌氧发酵系统,在实际工况下进行批式厌氧发酵,研究太阳能控温下干/湿厌氧发酵启动情况,升温速率,温度波动性,发酵罐热负荷和典型天气下系统内各温度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为1.2~21.6 MJ/m~2,平均环境温度变化范围为15.2℃~27.5℃的情况下,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能够确保干/湿发酵罐正常启动并维持干/湿发酵料液温度37℃±1℃恒温发酵,启动阶段湿发酵罐平均温度一直比干发酵高,温差最高可达2.5℃。增温过程中湿发酵罐平均散热损失比干发酵高0.14~0.27 MJ/d;而在控温阶段当系统经历连续阴雨天时,发酵温度波动不超过1.5℃,说明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控温能力较强,可以满足发酵罐恒温发酵所需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