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5篇
  9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农业部发布的《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已经于2004年9月1日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拖拉机驾驶培训方面的行政法规。对于指导全国拖拉机驾驶培训工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必须引起农机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2.
组织褐化是困扰植物组织培养的3大难题之一,有效的减少褐化是燕麦花药培养是否成功的关键,结合近几年对燕麦花药培养的研究及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燕麦花药培养中引起褐化的机理、褐变产生的影响因素和克服褐变的建议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针对燕麦花药褐化现象对其以后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希望为解决燕麦花药培养技术中的褐化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3.
为部署和运行符合桃园灌溉应用要求的无线传感网络,选取2470 MHz载波频率,以长时间监测数据包传输率为基础获得可靠通信距离为40 m,短时间内数据包传输率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无线链路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很剧烈,且链路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据应用要求和链路特点设计了无线传感网络的通信协议;为降低监听功耗,对泛洪时间同步协议进行改进,设计了更符合本应用要求的泛洪-固定根节点时间同步协议;针对短时间内链路质量变化剧烈的特点,改进采集树路由协议以提高数据包传输效率,将两种协议结合,设计了较完备的通信协议,并在TinyOS无线传感网络操作系统上用nesC的编程方法进行实现,最后在桃园中进行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全网节点时间同步的误差小于10 ms,研究的通信协议与基于MultihopLQI的通信协议相比,数据包传输率提高8%~15%,两节AA电池可供节点运行264 d,具有很低的功耗。  相似文献   
74.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荞麦品种赤峰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水平对植株生长及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的百粒重和平均结实率随种植密度增大呈递增趋势。荞麦的落粒率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荞麦的落粒率与总粒重、有效株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荞麦的结实率与荞麦各农艺指标、落粒率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从降低落粒率角度看,荞麦的适宜密度在30万株/hm2。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农牧废弃物多元混合物料协同厌氧消化对产甲烷性能的影响,文章以牛粪、蔬菜废弃物和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分别设定了单一原料、两种及3种混合原料发酵组,在中温(37℃±1℃)和固体质量分数为12%条件下进行厌氧消化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厌氧消化的协同作用贡献率为25.84%~39.83%,显著提高了产甲烷能力。三物料混合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明显优于两种混合物料,当牛粪、蔬菜废弃物和玉米秸秆VS混合比例为1∶0.4∶0.6时,累计甲烷产量达到最大值20713 m L,比其他单一物料和混合物料厌氧消化甲烷产量提高了11.86%~23.65%。修正的Gompertz方程能较好反映物料厌氧消化产甲烷过程,拟合结果的R2在0.9872~0.9986之间。该研究结果可为农牧废弃物多元混合物料厌氧消化产沼气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为了给藜麦再生组培和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技术支撑,为藜麦优质基因资源的发掘、功能验证和藜麦分子遗传育种奠定基础,以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系选品系藜麦(编号:2013-BL113)和台湾红藜为试验材料,对藜麦茎段、子叶不同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对茎段的愈伤组织增殖体系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外植体为茎段,2个品种在MS和C17培养基2,4-D浓度在0.4~2.0 mg/L中用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都为100%;MS和C17相比,MS培养基更适合藜麦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台湾红藜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6 mg/L 2,4-D,2013-BL113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2 mg/L 2,4-D。在愈伤组织增殖优化试验中,不同藜麦品种最佳增殖培养基不同。台湾红藜最优增殖组合为A1B3C1D3,增殖率为797.89%。2013-BL113最优增殖组合为A1B1C1D1,增殖率为300.00%。6-BA对藜麦愈伤组织的增殖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7.
为给东北地区西部种植模式优化提供可行的带状间作组合,于2014-2015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开展了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燕麦//玉米、燕麦//向日葵及燕麦//绿豆三种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及较高的氮素吸收效率,土地当量比(LER)及氮素吸收当量比(NER)均大于1,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的LER及NER分别为1.23~1.38、1.29~1.44,两年内均为最高。燕麦//向日葵间作中,两种作物的边行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及内行,对间作燕麦、向日葵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4.2%~45.1%、69.9%~70.8%,具有显著的边行优势。综合分析认为,燕麦//向日葵带状间作在东北地区西部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